华为在中国和美国的企业形象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简称:华为)在全球的成功令其在美国成为被怀疑的对象,但事实证明,这种成功在中国国内是一项巨大的营销优势。在中国试图从低成本制造国向全球创新领导者转变之际,华为与国际巨头相抗衡的能力提升了该公司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推动其智能手机业务迅速增长,并对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005930.SE, SSNHZ)和苹果公司(Apple Inc., AAPL)形成挑战。

上海的手机应用开发者田一言说,华为有一种特质,敢于在主流高科技行业挑战并战胜西方巨头。他表示相信华为能够实现五年时间内超越苹果和三星、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的目标,并认为这提升了华为的吸引力。对国家的忠诚并不总是能转化成对中国品牌的追捧。从高级女装到婴幼儿配方奶粉等诸多领域,中国消费者出于对声誉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往往更青睐外国品牌。

即便是在中国国内取得成功的国产品牌中,华为的发展轨迹也是不同寻常的。华为于1987年在深圳创立,多年来,这家网络设备供应商一直高度专注于海外业务发展,并且不愿接受媒体采访。该公司的客户是电信运营商,而非普通消费者。在电信设备行业之外,很少有中国人会有机会和华为打交道,直到该公司五年前对其智能手机业务进行改造并开始急剧加大营销力度。

在美国,华为一直被当做一个模仿者,而且随着其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占有率上升,华为越发被视为一种威胁。华为在美国市场一直没有太大进展,2012年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堵住了华为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报告担心华为的网络设备可能被中国政府用来监视美国人。华为曾多次否认这种指控,并称该公司是员工持股,独立于中国政府运营。

这与华为在中国的形象大相径庭。在中国,华为被普遍视为一个创新者,与因循守旧的国有企业截然不同。在中国,就连华为的研发预算都是一个卖点。很多中国媒体提到,华为公布的2015年研发支出为92亿美元,高于苹果最近财年的81亿美元研发支出。今年6月华为曾引起了轰动,原因是华为起诉三星电子侵犯其移动专利,这对中国制造企业来说是一种逆袭,过去很长时间中国企业总是充当专利纠纷案中的被告方。三星电子表示将进行抗辩。

商业评论员姜伯静在门户网站新浪网(sina.com)的专栏中写道,华为是让国人骄傲,让中国企业自豪的名字。国内外对华为截然不同的看法体现在该公司现年71岁的创始人任正非身上。美国国会在2012年的报告中着重指出,怀疑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工程师的任正非仍和政府有关系往来,但华为否认了这一点。

而在中国,任正非经常被描述为一位朴实又富有远见的企业家。他在今年5月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批评一路高涨的深圳房价。这为他赢得了喝彩。和国内多数竞争对手不同,华为在发展智能手机业务时更加强调质量而不是成本。虽然华为手机没有苹果的iPhone贵,但比国内许多竞争对手的价格要高,其中包括2015年中国发货量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商小米(Xiaomi Corp.)。举例来说,华为的P9 Plus手机的价格是人民币4,388元,而苹果iPhone 7 Plus的售价是人民币7,188元。这两款手机都配有5.5英寸的屏幕以及至少128GB的存储空间。小米5的售价为人民币2,399元,存储空间和前两款手机一样,屏幕为5.15英寸。

华为在国内也受到一些批评。有些人认为,不管宣传得如何,华为智能手机的质量还达不到苹果手机的水平。华为紧张的工作氛围被形容为“狼性文化”,有时被批评是一种压榨员工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去年购买了约6,000万部华为智能手机。据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简称IDC)称,按发货量计算,华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位列第二,排在小米之后,但市场份额的增幅最大。

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三,仅次于三星电子和苹果。华为曾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在五年内成为全球第一。华为的智能手机销量在西欧等主要市场增长迅速。IDC的数据显示,去年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发货量增长44%,至1.06亿部,其中约40%销往中国以外地区。

华为手机在美国的销量还很小,不过该公司重新启动了进军美国的计划,于上个月在美国推出了一款智能手机。2014年华为手机在美国的销量仅有94.6万部,2015年为260万部。IDC的数据显示,相比之下,华为的竞争对手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ZTE Corp., 0763.HK)去年在美国的智能手机销量达到1,500万部,占据8%的市场份额。

不过,即便是华为在美国的艰难处境也成为针对部分中国消费者的一个卖点。购买了三部华为手机的北京地质工程师葛传峰称,这代表了西方世界对中国发展和崛起的限制。他在社交媒体上呼吁:买华为、挺国货、弃苹果。(转载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