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卫星墨子号

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这颗卫星将用于试验彻底杜绝间谍窃听、破解的保密通信技术。搭载墨子号卫星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8月16日01:40(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星期一17:40)从内蒙古额济纳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负责此项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说,量子通信“原理上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密以及数字签名等的无条件安全”。

cn1-1

cn1-2

美国学者认为,中国争取走在世界量子通信前列,其动机之一是要抗衡美国的网络攻击与防御能力。《华尔街日报》引述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基金会研究员约翰·科斯特洛说:“中国政府意识到他们越来越容易受到电子间谍活动影响。”科斯特洛还指出,美国也在加紧研究如何建设功能强大的量子电脑,这样的计算机理论上能取代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密码学(算术加密)办法。墨子号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是量子卫星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官方新华社指出,量子卫星发射入轨后将进行三个月左右的在轨测试,然后转入在轨运行阶段。配合墨子号卫星运作,研发团队在中国全国建设了乌鲁木齐南山、北京兴隆、青海德令哈与云南丽江四个量子通信地面站,以及西藏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站。其中一项实验是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cn1-3

cn1-6

潘建伟对中国中央电视台说:“其实所有的卫星主要就在天上工作就完了,地面来接收数据就可以了。但我们这个卫星……我们这个实验室是很大。”“地面的轨道(卫星到地面跨度)要是500公里左右,这两个点上(接收点之间距离)大概是1,200公里,所以我们的实验室的大小是500乘以1,200,是60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一个实验室。”新华社引述潘建伟说,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窃听和不可破解。

《华尔街日报》引述瑞士日内瓦量子加密企业ID Quantique创办人格雷瓜尔·瑞波迪博士说,这就好像是在肥皂泡上写字一样。“要是谁想在传输时拦截它(肥皂泡),碰它一下,就会弄破它。”瑞波迪博士曾于1990年代作为日内瓦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员,在日内瓦湖湖底试验量子密钥分发。新华社英文电讯引述美国学者称,这引发了此后20多年的量子通信竞赛。

cn1-4

cn1-5

中国的这次量子通信试验将要面对不少困难。国际期刊《自然》杂志7月份报道潘建伟的项目时就指出,当前成功的量子通信项目中,其极限距离只有300公里。“光子通过光纤缆线或空气时会变得零散或被吸收,在保存光子脆弱的量子态之余要放大信号是极其困难。”墨子号常务副总师兼卫星总指挥王建宇接受中国科学技术部机关报《科技日报》采访时也承认:“卫星上发出一对纠缠光子,要两个站同时收到,国际上从未做过。”

《自然》杂志指出,中科院与奥地利科学院合作开发墨子号项目,涉及资金1亿美元。但与此同时,新加坡国立大学凌旭金团队(Alexander Ling Euk Jin;音译)与苏格兰思克莱德大学正合作开发更低成本的量子通信项目。凌旭金博士对《华尔街日报》说,量子通信也非如此不可破解,黑客瞄准量子接收器发射密集镭射光束就有可能骗到信息接收者。不过,潘建伟的恩师,奥地利科学院院长安东·蔡林格教授对《华尔街日报》指出,墨子号卫星使中国以至于量子力学有望实现重大突破。潘建伟院士对《科技日报》说:“如果进展顺利,国家也支持发射多颗量子通信卫星,那么有希望到2030年左右,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