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同事一同围坐在会议桌周围,思考着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各种各样的想法在房间里飞来飞去,但却没有一个方案能戳中要害。你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这个了不起的想法让你振奋不已。大家停顿了许久,脸上却都表现出轻蔑的表情。之后,房间里又恢复了吵闹。一个星期后,你的老板展示了与你完全相同的创意。当人们赞扬她的神来之笔时,她似乎也欣然接受,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但你却在接下来的会议中满腔怒火,想出了无数种揭露她欺骗行径的方法。
对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情形都是再熟悉不过了。2015年,在一份针对1,000名受访者展开的调查中,有五分之一的老板承认他们会经常剽窃员工的创意。更糟糕的是,每个老板都至少做过一次这样的事情。总体而言,约有半数员工感觉自己的创意被剽窃,用以提升他人的形象。但研究却给出了令人惊讶的结论:在很多情况下,你的同事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在剽窃。
你可以查询一下“潜隐记忆”(Cryptomnesia)这个词,这是一种鲜为人知的记忆差错,指的是人们在记忆中搞错了某个想法的真正出处。从字面上理解,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隐藏记忆。事实上,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与之有关的著名抄袭案件。例如,曾经有一首传奇摇滚歌曲使用了与一首老歌相似的旋律;还有一位外科医生号称开创了一种新技术,但实际上,这种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
对于被别人剽窃了想法的人来说,这种解释似乎过于大度,但请考虑一个问题:你能想起自己是在哪里获悉大卫·鲍威(David Bowie)死讯的吗?或者,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表情符号是什么东西的?
记忆模式
当你开始思考此事时,就会惊讶地发现,很难确定这些记忆的来源。这是因为人类可以有意识地回忆两种长期记忆。以开会为例。参加会议时,你的大脑会不停地更新你对自己生活的自传式记录–你什么时候,在哪里,与什么人说了什么,当时是否在下雨–这其实是一份个人体验的时间线,类似的内容会一条接一条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的情景记忆。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实际谈话内容的记忆。虽然这些信息最初存储在相同的位置,但最终,多数通用知识–事实、概念和含义–都会被提取出来,并与语义记忆中与之相似的知识关联起来,其中包括某国首都和数学公式等内容。
这样一套双重系统大幅提升了记忆的效率(例如,通过这种方式,你就不必每次都要记住是哪个老师告诉你巴黎是法国的首都)。但剔除了原始的背景信息后,你记忆中的想法或许就会产生错误的新鲜感。即便你认识到自己是通过上一次的会议获得了建议,也不太可能记住这条建议的提出者是谁。
一旦你了解这种情况,就会发现这种无心之过的出现频率出奇得高。也正因如此,才出现了许多尴尬的情况。例如,你会把一个笑话重新讲给一个当初给你讲这个笑话的人;或者,你会发现自己满怀激情写下的论点竟然与你当天早晨看过的一篇文章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我们的记忆多数时候都会充斥一些虚构的内容,但我们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伊利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说。但说回到职场,毫无疑问,并非所有的剽窃行为都是无心之过。那么,这种情况有多么普遍?你又该如何对其加以判断?
无心之过
在早先的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轮流列举同一类四足动物的名字。之后再向每位志愿者询问哪些动物是他们提出的–狗、羊、大象–然后让他们再想几个。结果显示,志愿者无意间将其他人想出的动物据为己有的比例最高达到9.8%。虽然无法确定,但某些情况的确比其他情况更有可能发生潜隐记忆。首先,最明显的一点是:优秀的想法比糟糕的想法更有可能被剽窃。如果你经常成为他人剽窃的目标,也不要灰心,请鼓起勇气。
研究显示,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创意的质量,还包括创意提出者的信誉。当然,在精心策划的知识产权剽窃案中,这两个因素都会得到同样的重视。还有其他一些线索可寻。剽窃行为在相同性别的同事之间发生的概率更高。另外,在嘈杂的环境中,由于难以记录某个想法究竟是谁率先提出的,所以自己的想法也更容易被人剽窃。
留意“依次失真效应”(next-in-line effect)。接下来说话的那个人更有可能将前面那个人的想法据为己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当时正迫不及待地想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就连相互合作也不安全,因为发展或思考一个想法会让人误以为这个想法是他们率先提出的。
创意融合
在广告行业,将创意暴露给他人是工作的一部分,所以高管们每天都要应对潜隐记忆引发的问题。广告公司 Happiness Brussels 创始人凯伦·考利根(Karen Korrigan)对此非常熟悉。“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她说,“创意人士一直都在研究以前的广告,他们会不知不觉记住其中的一些内容,然后把同样的创意当成自己的创意提出来。”被发现后作何反应是评价一个员工的关键。原创性关系到创意人士的荣誉–多数时候,这都是无心之过。“优秀的人会说,‘哦,原来已经有了。’于是,事情到此为止。他们希望使用真正属于自己的创意。”
但这也并非全是坏事。有证据表明,我们在获得真正的创造力前,可能必须要犯一些比较严重的归属性错误。毕竟,老话说的好:“没有什么是真正的原创。”在一个有趣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向人们展示了太空生物的想象图,然后让他们绘制自己想象的太空生物。尽管他们的创作各有不同,但志愿者的确从之前看过的图片中借鉴了很多相同的特征。同样的行为,在某种情况下属于潜隐记忆,但在其他情况下却可能变成学习借鉴。
Don’t Panic London 创意总监理查德·比尔(Richard Beer)对此深有体会。“当你们都看过相同的简报后,你们的思维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即便你把头脑风暴的过程录制下来,然后重新播放,也很难搞清楚究竟是谁率先想出了某个创意。”由于不可能知道剽窃创意的人是否有意为之,洛夫特斯建议以预防为主,包括保持会议的条理性、记录笔记以及主动关注每个人表达的内容–研究显示,这种方法可以降低人们受到潜隐记忆影响的概率。
如果你比不上他们: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亨利·福特(Henry Ford)……数不清的行业先驱都曾经“无耻地”抄袭过竞争对手。或许真正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得到了创意,而是你如何对待这些创意。如果搞砸了,你也可以找到一个完美的借口。(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