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渴望知道艺术家的生活,这渇望本身蕴藏着她原本可能就是艺术家的素质,只是错过了栽培的最佳期,被扔在沙漠任其自身自灭。这个林妖虽然营养不全,却生命力顽强。她需要融入一些艺术家的生活习惯,情感色彩,激情的澎湃与欲火的燃烧,熄灭。这些都会验证她对自己整体素质的判断。影响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及对艺术家的价值和艰辛之间不被常人理解的内心那份关注的欲望。
这就会有人觉得奇怪,判断自己与融入艺术家的什么有联系吗?对别人也许没关系,不屑。对她却太重要了。她需要明白自己的喜好为什么总与周围常人不一样?总有些另类,已到享受悠闲的岁月,为什么还如此不安份?总是活在精神世界?幻想着,激情着,甚至意淫着。她究竟在寻找什么?……她为找不到自己的脉络而困惑着。
在这里她好像找到了。(好的艺术家不是教育的结果,好的艺术家就像好的野兽,他们知道该躲藏在树林的哪个角落,才能捕捉到好的猎物,并且不让猎物察觉)他们的形为常常不被常人理解。一个好的艺术家也不是你愿意或者努力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你不想要就可以轻易摆脱的。有些条件是与身俱来的,要不要好像由不得你。从这个角度看,艺术家又是苦逼的,孤独的,无法与尘世中人融入的,他们需要将大把的精力,不由自主地投入到与创作灵感,神的交流中去获取激情。(艺术跟语言的关系,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什么都说不清楚,都说了,却又像什么都沒说。)艺术家其实是极为痛苦的,无论是形为艺术,还是画家、作家、诗人,他们的喜悦只在创造出令自己兴奋的作品时的瞬间,之后又将陷入为这种瞬间去付出的创作艰辛。
(激情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没有梦中情人的艺术家很难有动人的作品。所以艺术家在常人中,在正统人的环境中就特别痛苦。常人只能看到艺术家与异性情人的缠绵说长道短,却不知艺术家的梦中情人不仅仅是泛指的异性情。也许是对大自然的惊异,是对佛教的探索,对太空的痴迷,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对国家命运的先天下之忧,对美的追求……。艺术家生来就必须多情。
(作家为人和人类记忆而活着)……生存的劫难和精神的沉沦是艺术家最大的危害,艺术家虽然是能与神对话的人,但肉身也需要常人的生存方式。特别是还不被认可之前的艺术家。他们的艰辛是常人难已理解的。找不到感觉时的茫然远比找不到爱人还痛苦,所以艺术家总期待一份能让他们灵感博发的动因。于是他们成了文人骚客的代名词。他们也就在不经意中真显得骚了。不骚就有违文人骚客的称号了。也就骚得心安理得了。当人们朗颂着诗人的诗而陶醉不已时,当被一本书,一部电影启迪着心智时,当被一幅画感慨万千时……请给艺术家多一些理解,关注,少一些责难吧!
当我与艺术家的少数深层接触了解后,我收回了原来准备的:可不可以不艺术,这句话。因为那是不可能的,真正的艺术家可以不要一切,只要一只笔,已放弃的,或者部分放弃的,已经不算是真正的艺术家了。看看贝多芬,想想达芬奇……她算彻底理解和爱上了艺术家的情怀,就像爱上了她自己。成不了艺术家,就成个艺术家的崇拜者吧,她的脉络渐渐清晰。(悟道方知天命,皆有因缘注定。)(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