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自行车大国”的说法,近十年来,在有点阅历的外国游客眼中,已逐渐被“汽车大国”的印象盖过。倒是北欧小国丹麦,以2011年气候大会的一记有力推广,并逐年通过旅行杂志在人们心目中巩固了“绿色国度”的印象。这种印象还与某个联合国带头评选的“全世界最有幸福感城市”桂冠哥本哈根交错互动,而“幸福感”的影像又时时与报刊上大幅的街头骑行所重叠。
光这一年里,我去过四次哥本哈根,每回都待一周以上。从几年前初访丹麦落下的印象使然,我到达的第一件事总是租下一辆自行车,出门时车不离手。如果问路,当地人一般都会告诉你,最好的出行工具是自行车。
眼见为实:马路上,机动车道与自行车道并驾齐驱,光是自行车道本身就分为两道:一般速度的建议靠右行驶,留出左边的车道让给有需要加速的后来者。自行车道上的规矩仔细而分明,左转、右转、直行道划分清楚,俨然自成一个小宇宙。除了人行与机动车的红绿灯指示之外,自行车独立享有一套红绿灯装置。规则订立得如此仔细,还需要骑车人的自觉自律。初次租车时,哥本哈根人提醒我骑行人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除了靠着右车道走,临时需要停车,得举起左手,微微握拳,好让后面的人不至于冲撞上来。要拐弯时,需要扬起同方向的手示意。看到前面有公共汽车也要靠站了,骑车人自觉减慢速度或者停下来,等乘客上下车完毕,再继续上路。
如此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乍看哥本哈根的马路上,自行车群总是熙熙攘攘地扎堆前行,可在你追我赶之间,彼此依然相敬如宾,路上纹丝不乱。要说真正意义上的“自行车大国”,哥本哈根当之无愧。
这些年自由行的人多了起来,近年来中国几个几乎每家拥有小汽车的大城市,却都在加紧自行车“绿道”建设。这当中的决策者,不知道有没有多少受到像哥本哈根或者阿姆斯特丹这种“文明骑行城市”的耳濡目染。很稀奇的是,这两年还同时有一股“复古骑行”风尚在中国京、沪逆流刮起。另一个“新鲜事”是:成功带领自己创业多年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成功、成为“中国第一”后,“久邦数码”总裁张向东忽然宣布辞职、转投“城市自行车”行业,宣布要“推动骑行文化”。
种种迹象表明,相比5年前,中国城市居民毫无疑问都对自行车提高了关注。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因为工作关系在北京生活了不下10年,不断往返两地时发现,广州绿道明显数量更多、进展更快,目前对于骑行的生活方式来得更为友善。自行车与汽车,井水不犯河水,在路上各自为政。
近两年到了英国,到过剑桥三四回,最近一年里又频繁往返于牛津和伦敦之间,骑着自行车被迫在马路上与汽车抢道、抢红绿灯时,觉得在广州骑行的安全感来得更实在。英国的城市自行车、复古单车设计等,看上去是比国内走得更靠前。但能设计出漂亮的自行车、有忠实的骑行“粉丝”,却不等于这个地方适宜骑行,也不等于这个地方的骑行文化有多“文明”。
英国骑行者与驾车人士之间的势不两立,是日夜在马路上上演的普遍事实。最近两周,伦敦各大报纸的头版都给了一起上班高峰期发生的交通意外:一位骑行者被车撞死。骑行上路丢了性命,这已是三个月内在伦敦市区发生的第二起事故。事故原因除了因为肇事者超速驾驶以外,缺乏安全的骑行“绿道”看来更是关键因素。
在伦敦,我有时是骑行者,有时坐在同伴车里的副驾驶座上。出入伦敦市区,印象中这个城市确实缺乏一道鼓励自行车、机动车和平共处的分界线。经常看着单薄的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狂奔,骑行者不顾红绿灯横冲直撞,通常这时一旁的机动车司机见状,脏话就差不多冒出来了。周末夜里,伦敦塔大桥等地车流拥挤的路段,两方剑拔弩张的气氛,分分钟风雨欲来。
相比起诺大的伦敦城,小城剑桥、牛津在路上的骑行者,看上去更有安全感一些。但在骑行者、汽车司机甚至行人之间近乎暴戾的张力,却毫不逊色。自行车道依然匮缺,怨声同样载道,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进行:剑桥、牛津是大学城,穿梭来往的骑行者多是读书郎。屡次感受到骑行行为在本地的不讨好,本地人对自行车有着令我至今不解的厌恶,体现在随处可见、口气凛然的“此处不准/严禁停放单车”告示牌上;也体现在与人聊天时,提起骑行时某种默认的抗拒感。因而,在牛津、剑桥骑车真有点诚惶诚恐,路人躲闪不及会骂骂咧咧,骑车人倒也已习惯了,厚着脸皮继续狂奔、冲红灯更加肆无忌惮。相比之下,我无限想念哥本哈根:几乎每个酒店都安排有自行车出租;每家店门前都有特地给自行车留好的“停车位”。就算没空位了,随处停下来,靠墙锁车,也无需担心有人会来指指点点。这大概是城市里的骑行人能享受到的最大限度的自由了吧。(来源: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