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如何摆脱“囚徒困境”?

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的开打,人们很快会将视线转几位总统候选人的外交政策与他们的世界观。从伊拉克到菲律宾,美国媒体和候选人针对外交政策的讨论将更加广泛,反映出美国与当代国际事务的相关性。

在未来一年半,中国也必将成为候选人间争锋相对的话题。自1972年尼克松悄悄访华以来,无论是此前的中华民国,还是之后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就在每四年一次的大选中成为话题。每隔四年,一些外交事务专家会将候选人对中国的谈论称为“China bashing”。

“修昔底德陷阱”还是“囚徒困境”?
然而,近些年来的“China Bashing”与过往大不相同。美国和中国的交往内容与方式早已从人权和经贸扩大至地区安全与国际事务合作。中国再也无法偏执地认为,美国只是一个霸权国家;而美国也无法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可以将中国纳入美国的那套话语体系中。

悲观人士认为,这种互相冲撞的价值观最终将会导致守成大国美国与新型大国中国的冲突。旧有势力和新型势力的冲撞在近代历史上并不鲜见。国际关系学者将此种可能性称为“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一些学者预言,中美间必将有一场你死我亡的较量,而近期的东海南海争端,正可能是开始。

不过,双方也都知道,冲突对彼此都无益处,最终只会两败具伤。但现实情况是,中美两国在具体问题的处理时仍未超脱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比如美国在近期试图劝阻英国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及中国官员评价美国在香港占中事件时所作出的回应。这些例子不胜枚举。

“你能列出一个长单子,我也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近期在华盛顿对BBC中文网记者表示,“但(中美两国)需要做的是承认双方分歧所在,并且在每个议题上建立处理协定。”陆克文呼吁中美两国发展“建设性的现实主义”。

“建设性的现实主义”

当然,这不意味美国就应对中国在诸如人权等事务上听之任之,也不意味着中国要因美国的反对而放弃敦促国际机构(诸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包括台湾问题、东海南海主权争议、美国亚洲军事同盟、美国对中国政治体制合法性的质疑等将在未来很长继续困扰中美关系。

相反,双方应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寻找最大公约数。毕竟,不论是亚洲还是非洲,人们已经很难忽视美国与中国这两个大国的存在,其最终目标是避免看似不可避免的冲突与战争,不再让亚太地区的安全充满不确定性。

那么,在具体实施层面,中国与美国可以进行哪些“建设性的现实主义”的工作?陆克文在近期一份名为《习近平治下的中美关系》的报告中谈到以下几个方面:中美双边关系、地区事务、亚太共同体与全球合作。

在双边关系方面,陆克文建议中美两国成立联合情报工作组,打击阿富汗和新疆等地区的恐怖主义,美国也应承认以平民为目标的恐怖主义袭击是世界范围内都无法接受的。同时,双方应制定和签署双边网络协议,规定有关民用和非民用通道的规则。另外,双方也应在去年11月达成协议的基础上,制定一整套军事透明化措施和协议,用来处理意外军事事件。

在地区问题上,陆克文认为,中美两国应当就朝鲜核问题与伊朗核问题上制定联合战略,确保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与和平统一。不过或许当前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防止亚洲地区被划分为不同的贸易集团。

陆克文对BBC中文网记者说,他担心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和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将“撕扯亚洲”。“我认为一个重大的政策挑战是,最终如何将TPP现象纳入一个亚太地区更广的自由贸易区。这其中包括中国和地区内的其他经济体。”(来源: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