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长期以来一直对发达国家央行实施的购债计划持批评态度。如今,它正在考虑推出中国版购债计划,从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可以看出央行有购债的空间。
知情人士称,中国央行正在考虑的一项提案可能允许商业银行将手中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成现金,以便提高流动性并促进放贷。
截至去年底,政府债券在中国央行持有的规模人民币33.8万亿元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仅有4.5%。相比之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持有的资产中有55%为政府债券。
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绝大部分资产由外汇储备构成,截至2014年底外汇储备占比为80%。多年来中国央行通过从出口商手中购买美元、同时卖出人民币累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国央行阻止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途径。
分析师和经济学家们表示,中国央行资产中政府债券比例之低也反映出中国国债市场规模的相对有限。到目前为止,中国央行仅在公开市场小规模的买入及卖出政府债券,主要目的是调节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状况。
现在,随着地方政府开始债务置换计划,中国央行也在考虑通过怎样的方式避免金融系统陷入流动性紧张之中,一些经济学家称央行应增持政府证券,在发行时就直接买入这些地方政府债券。
他们称,如果中国央行采取这样的行动,就可以算得上中国版的量化宽松措施,也就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央行为压低利率并刺激经济增长而实施的非常规债券购买计划。但另一些人称,即便中国央行推出了自己版本的债券购买计划,也不会与美联储为推动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摆脱最近一次衰退而采取的措施有同等规模。
他们称,中国如果推出任何债券购买计划,其目的是协助中央减轻地方政府偿债负担的努力,因为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就能够把存量债务(大多为短期银行贷款)转换为利率相对较低的长期债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首席经济学家梁红称,如果是这样,那么严格说来,这与量化宽松措施并不相同。
到目前为止,中国央行还没有表示会通过直接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来参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计划。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已多次批评其他央行采取的量化宽松措施。最近,周小川在3月份警告称,一些央行持续采取的量化宽松措施可能会使美元“过强”,从而导致资本流入美国市场。
据报道,另一方面,中国央行正在考虑采取一项更加间接的刺激措施。这项措施的内容可能是允许商业银行把购得的地方政府债券作为抵押品从央行借款。此举与欧洲央行在过去几年里实施的一项举措相似。这一举措旨在确保银行体系中有充裕的流动性,因为中国央行不能再依赖大量资本流入来维持其货币基础。
新加坡经纪行大华继显(UOB Kay Hian Holdings Ltd.)经济学家朱超平说,中国央行可能会利用这一机会向商业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并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其结果就是,中国央行得以间接购入国债,这将产生与美联储宽松量化措施类似的效果。(来源: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