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侃:不服输的理科男

个人档案
童小侃:“哪上班”联合创始人、COO。

斯坦福iCME12同学:罗毅(PHD)、杨昆(PHD)、周伟康(PHD)、丁弋(美国咨询)、Hsin-yiLin(Yahoo工程师)、Jason Lee(PHD)、秦俊杰(PHD)、Sun Yuekai(PHD)

创业项目:哪上班。一个基于数据精准匹配的在线招聘网站。

从金华到斯坦福:上学时从来没当过班干部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误打误撞。

童小侃出生于浙江金华的浦江县,这是一个30多万人的小县城。父亲经商,做着房地产生意,童小侃也就过着85后男孩那种上学、玩电脑、打游戏的生活。“我从来都不是班干部,我也知道自己不合适。”童小侃说,但他的成绩总是保持在前十名,直到高考的失利。

2005年,那可能是他人生经历的第一次失败。一个浙江人没有考上本应该考上的浙江大学。”当时觉得自己好渺小,想走出去多看看这个世界,把自己找回来,”童小侃说。他默默地在老家准备了一年,出国了。

美国:听扎克伯格讲课,看乔布斯在星巴克排队
冥冥之中,还是有幸运之神的眷顾。

犹他大学的数学系在全美名列前20,而他的老师Davar Khoshnevisan是数学随机过程领域TOP3排前三位的大人物。老师有着独特的生活态度,办公室们门前摆着两台老虎机,晚上准时下班陪伴家人,绝不加班。

大学毕业时,老师给他保底了研究生。于是,GRE考分不高的他大胆地报了美国十所最顶尖的大学。但冒险就要有代价。他清楚的记得那是2010年3月,从1号到7号,每天一封大学的拒信,这种不断被否定的感觉,让他沮丧至极。”“这是继高考之后,再次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3月8日,他终于等到了斯坦福发来的第一个入学通知书。无论后面还有什么,他坚定的地选择了斯坦福。

接下来,就进入了斯坦福传统的“创业洗脑”过程。身在工程学院,这种感觉会比MBA更甚,因为似乎你随时都可以改变世界,只需要敲上几行代码。

上午,听着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彼得·蒂尔(PayPal创始人)面对面讲怎么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中午休息时,就可能在星巴克里遇到正在排队买咖啡的乔布斯(生病之后);下午上课时,创业导师SteveBlank会用最经典的案例帮助我们避开创业的陷阱。

斯坦福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

他印象很深的是,他的同学在学校的创业角遇到过一群举着牌子招人的学生,说是正在做一个阅后即焚的软件。这个软件就是后来大名鼎鼎,价值十10亿美金的Snapchat。“它让你感觉到,这一切真真实实地发生在你眼前,你不仅能看得见,而且还能够得着。”童小侃说。

2011年,他进入了美国著名的投资公司Fenox Venture Capital实习,毕业后加入由苹果前首席布道师CMO盖伊·川崎(GuyKawasaki)创办的Garage(车库)风险投资公司。

如果真的可以改变世界,为什么要留在美国?学习数学的童小侃需要更理性地规划心中所想。2012年,在国内社交媒体火热之时,他加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新浪微博。

北京:最感激的两个前辈
在创业前,童小侃感激自己遇到了影响自己职业生涯中的2两位前辈:新浪微博的副总裁王雅娟、京东的前副董事长赵国庆。

童小侃加入新浪时,主要工作是新浪的商业化运营。“现在新浪上面的所有广告位和现在被骂的得特别凶的微博粉丝通商业化都是我们团队当时做的。”,童小侃笑着说。这将他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了解了整个公司的运作,并开始从一个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随着他的进步,王雅娟也开始放权给他,让他可以做很多尝试。现在很多微博的商业化的方案都是他那时设计的,比如公司收入结构的管理等等。但2013年阿里的强势介入和紧接着的上市,让他觉得是时候离开了。

2013年年中,他来到了京东,遇到了第二个前辈——前京东商城副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赵国庆。赵国庆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少壮派,强势而且十分接地气。现在,北京华贸中心等地产都是他从无到有一手做起来的,刘强东留学的那一年,京东更是赵国庆一手操盘。作为“老赵”的助理,童小侃就跟着他对京东进行各种国际化的尝试,此外还有京东的战略投资和政府关系。

童小侃说,这两个前辈让我在短短的2年里,从产品、运营到战略投资学会了很多。

但年轻的他,明显想要的更多。

望京:加入“哪上转战招聘市场班”
童小侃现在的工作地点是融科望京中心,对面就是望京SOHO。楼道里很多装修的板子没有拆开,很明显,童小侃他们是这个写字楼最早的一批入驻者。

上午9点半,公司的程序员们陆续到位。进门时,他们都会经过地上一个带有领带标志的门牌,这里就是“哪上班”。“望京这里会成为下一个创业公司的乐园吧!”,童小侃指着窗外的大厦说,“看,那就是未来阿里巴巴的北京总部。”

“哪上班”当初创始人&CEO韩冰从华盛顿大学毕业后,在给真格基金的创始人徐小平当个人助理。每天有很多创业者来找徐小平,但钱可以给帮,资源可以找帮,唯独招人是帮不了的。

于是,韩冰和另一个华盛顿大学回来的小伙伴创办了“哪上班”。

2014年,每月只领2000元的工资,童小侃正式加入这个团队,作为担任COO,主要负责产品和市场。但免不了的是,三个此前没有任何HR经验的年轻人,还是在创业初期走了一些弯路。

他们特别理想化的地将重点放在了算法的自动匹配上。也就是说,只要你在线填写了简历,网站会根据你的简历自动为你打分,然后和相应分数的公司进行“配对”。但只有在大量的企业和用户的基础上,这套算法才能真正的活跃起来。对于刚刚创立的公司来说,这明显有点难。

“年轻不会花钱也是问题!中国还是一个以市场与销售为主导的创业环境。”童小侃说,他们当几个年轻的海龟却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产品和技术上时,。眼睁睁地看着拉勾比他们晚上线一个月的拉勾网,却依靠传统的打法和大量的市场投入,迅速获取到了流量。

拉勾比哪上班提早9个月拿到了A轮融资,第一局已赢!拿到钱之后,拉勾在短短的4、5个月的时间内,把数百万美元金全部投向在了市场,然后迅速融到了B轮,一跃成为行业老大,第二局再赢!

但“哪上班”的棘手问题却接踪而来接踵而来。本以为顺利的A轮融资,却遭遇被对方“放鸽子”(放弃投资),理由则是这个市场做不大,而且拉勾网已经成了有了老大拉勾。

那些日子,童小侃一夜一夜的睡不着觉经常整夜失眠。他想着,怎么办,因为他们的第一笔钱马上就快花完。团队会有争吵,三个人角色也会互换,但这几个男孩子还是决定要咬着牙往前走。

好在各种灵魂关照天无绝人之路。
2014年,他们获得了杭州几家基金公司2500万元的A轮融资。这个高大上的“海龟”理科男团队迎来了第二次翻身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接地气了!。他们在杭州设立分公司,将市场转移,开始做地推,也将战略对准可以很好变现的中高端猎头领域。所有小的创业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都是因为相关相对于对传统行业来说,大大提高了效率。

那招聘领域是不是也会进行同样的颠覆呢?去年八8月,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问童小侃,“我面试了一个人花了2个小时,怎么才能让一切更有效率?”

这是很多公司面对的问题。童小侃说,“简历、面试都是现在的商业形态,这不代表未来。,也许未来你根本不需要一份简历,也不需要一个冗长的面试,就可以招聘到更合适的人。

童小侃和“哪上班”会在招聘大战中胜出吗?既然选对了战场,就已经胜利了一半,还有什么理由不面向未来?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不太张扬,但目标坚定,有自己的想法,喜欢默默地把很多事情给干了。也许,童小侃就是这种人。

不过不管怎样,请记住,1988年出生的他今年年仅27岁,对于这个年龄来说,创业就是一场极好的修炼。当今年同届继续读博的斯坦福同学陆续晒出通过论文答辩的好消息时,像童小侃这些回国创业的,能否在2015年迎来他们的某种形式上的“毕业”呢?我们拭目以待。(来源:i黑马)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