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奔母亲

一块当年最时尚的大方巾,将自己的衣物用具包起来踏上了投靠母亲的路。

命运多舛的少女,就这样走出一段恶梦般的陷阱。以对前程一无所知的姿态,进入人生另一“毁灭学业”的苦难。

如果宿命已定,逃避不一定躲得过。

这个曾被全校教师看好并认定的未来高材生,人才,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对她来说,最基础的"初中"都成了海市蜃楼……

从一个虽不算大,但起码有城市风范的个旧市,到一个四面被庄稼覆盖的,一望无边的农场。那是稻花香的季节,从未闻过的稻花香扑鼻而来,沁心入肺。她被新奇吸引着,崭新的世界有些奇怪,等着她去探索。

当她找到母亲家时,一贫如洗的穷,让她震惊得微微发抖:土基砌的床,就是一家大小,父母和两个弟弟的栖息地。床上最下面垫的是稻草,稻草上面是几张破蓑衣,再上面是一条继父曾经部队上用的军用毯,但毯子上已经没有象征毯子的绒毛,仅剩看得见#字编织的网。继亲曾是跟着刘伯承,邓小平刘邓大军从北打到南的老八路,军功章都一盒子的老八路?穷到如此寒酸,实在有为上天之意!被子也是打过补丁的。

一张破旧桌子和一些陈旧破烂的用具,甚至没有枕头,旧衣服堆积而成。简直都没我的栖息地。还好,学校有些远,就住了学校宿舍。

我很想知道单是我家这么穷,还是都穷。我试着用礼貌交际敲开我想了解的住家户门,还有右派宿舍,最后结论当然都是穷。只是穷的程度轻与重而已。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这里的右派,多数都是高知,有曾经的省高级政府部门精英,高校教授,小有名气演艺人……成家结婚的占一半,没成家的都住集体宿舍。阴阳潮湿,也不知这些曾经的精英,心理会不会也如此般潮湿阴暗。

鲁迅怎么总结悲剧的?什么是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看着这些正值大好年华,可发挥价值的人材置于这种阴暗的,仼人摆佈的潮地,发霉腐烂无人怜惜。那时我不知道自己命运比他们还惨,他们起码还进过高等院校,而我连形成价值的机会都不曾有⋯⋯

不知父母去哪给我弄了简单的行李,也没枕头。晚上蚊子太多,家里太穷,买不起蚊帐,我就钻到了被套里去睡。有一次连人带被摔地上,半天没办法钻出来,找不到出口,这次难堪的囧况,让我从此睡觉收敛得跟个死尸一般。

从此改了睡觉从床头睡到床尾的坏习惯。难不成现在链接中常出现的"感恩灾难"的造句者也经历过什么无奈的囧途。

父母在我印象中沒笑脸,没表情,已经完全形同于一架农用工具。弟弟在生产队托儿所圈养着。小弟弟因营养不足,三岁还不会走路。那时沒兴计划生育,已经很难的父母又生个妹妹。现代人怎么给他想像也想不出那时的人是怎么撑过来的。

晚上没文化娱乐活动,右派必尽有些品味,有的拉拉二胡,有的看书,有的下下棋,有的吹吹口琴。所有人都在充满宿命的安宁中消耗着生命。文化程度高的,还有一种内敛的力量蕴含其中,预备着期望和也许能兑现的光明时刻。具备这种自信的右派总将空余时光用在学习上。我现在就十分欣赏这种,面对深谙生死也不放弃得到哲学和生命启迪的精神,可惜太晚。

那么一群人,没有长期失眠,精神不分裂,身体未崩溃,精神不颓废,不潦倒,不正说明他们毅力顽强,心理素质稳定,是可堪造的人才吗?此时,当年这些可造之人,右派中的精英让我眼眶湿润了。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看到了。于是,我的心路历程中灰色调比一般人重,就如同一座楼,开始定的色彩已经是灰色了,要加上红色,怎么都不协调,除非完全删除重新规划。或者经历一番大彻大悟大感动的人生体验,才会懂得,世界需要同情,需要爱,需要认可点赞,才会从中看到蓬勃的力量,继而去寻找盛开的希望。好在我已经开始在寻找盛开希望的路上。

投奔母亲后的命运,只有天知道。如果知道投奔母亲带来的灾难是连初中门都进不了,当初该不该来?但不来我又该去何处?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就面临无路可寻的悲剧。我庆幸自己如今仍走在康庄大道上,也该算毅力顽强的人了吧?其实人生命运比我惨的孩子多了去了。无意识的人和总爱有意识思考的人,前者苦但未必痛,后者的痛是思考带来的。但我乐意这样痛并快乐着,思考着,感悟着。宿命这么安排:天生我才必有用。那时还小,只有自我蹉跎了。

用余身为自己写剧本,宿命中剧本早已成型,是否精彩全靠天意和体温。真正好的剧本不留点伤疤就不算完美。

夜是我忠实的听众,每天如时相拥。一切都已过去,正在过去,或将要过去。夜是白天纷挠的赎罪,只有夜里适合以泪洗面。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当周围都是一样苦时,渐渐也就觉不苦了。特别是有了同样右派子女的建和敏后,物与类聚,童年的本性,,让三个十二岁的孩子不知什么叫命运。仍生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中国云南 林荫 投稿)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