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闹“蛋荒”,台湾爆骂战

“你买不买得到鸡蛋?”——这自年初起就是台湾人的民生话题,受禽流感及气候低温等影响,鸡蛋产量锐减、蛋价飙涨,民众买到就上载至社交媒体炫耀自己是“鸡蛋富翁”。各大连锁超市都实施鸡蛋限购令,每人每次限购两盒,并呼吁消费者不要囤蛋。日前有网民拍到龙头超市全联福利中心的收银员,在背上贴着公告指“今天鸡蛋已售完,只剩健达奇趣蛋”。

缺蛋议题也成为蓝绿口水战,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上月发长文批评全台缺蛋、蛋价平历史新高是政府的“蛋蛋危机”,在野国民党指责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简称农委会)“摆烂”,要求农委会主委陈吉仲下台,绿营支持者和民意代表则指“不是买不到蛋,而是买不到便宜的蛋”。鸡蛋问题甚至牵扯到两岸关系,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月在例行记者会上谈到台湾蛋价涨幅,被台湾官方反驳所引述的价格不实,“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邹振球3月在北京两会期间则称台湾缺蛋危机“都可以依靠大陆得到很好解决”,引起一些台湾网民调侃“蛋中有弹”。

到底台湾有多缺蛋?
据官方统计,台湾每年每人要吃355颗蛋,每日鸡蛋需求量为12万箱(每箱200颗),但去年底至今产蛋母鸡减少400万只,目前鸡蛋每日产量降至11.2万箱,每日鸡蛋缺口约在50万至80万颗。有业内人士估计,实际缺蛋量比官方估算的还要多,料每天缺少百万颗鸡蛋以上。

农委会主委陈吉仲2月21日曾在脸书发文,“我要先对于消费者近日未能即时买到鸡蛋,表达深深的歉意”。他预计,国内鸡蛋产量还要再2、3个月才能慢慢提升。国产鸡蛋有一半销售到市场、杂货店、餐饮和烘焙业等“业务通路”,只有两成多销往超市和卖场等“零售通路”,蛋商往往优先供应给前者,变相令一般消费者更难买到鸡蛋,当中又以产量最少、需求量最大的北部地区最为严重。

至于台湾鸡蛋定价,是由蛋商、蛋农与工商部门等循“中华民国养鸡协会台湾蛋鸡事业产销督导委员会”协商后,决定收蛋的“产地价”和售出的“批发价”。在缺蛋危机下,蛋价过去三周已调涨二次,2月中旬产地价从调涨2元至42.5元新台币、批发价为52元,3月初产地价再涨到45.5元、批发价上调至55元,均创下历史新高。餐饮业首当其冲,南投日月潭知名茶叶蛋店限购两颗,台北辽宁夜市老字号摊位“胜利号蚵仔煎”宣布停售蛋煎、卤蛋及蛋花汤,蚵仔煎恐无蛋可加,台南“名东现烤蛋糕”因鸡蛋供应不足,当天蛋糕卖完即提早打烊,新竹“老五咸粥”也因缺蛋被迫停业十天。

为何不大批进口鸡蛋?
鸡蛋过去台湾大多自给自足,进口鸡蛋相对较少,但由于台湾鸡蛋持续短缺,农委会启动“短期专案进口”计划,预计进口澳洲500万颗鸡蛋和种鸡30万只,首批36万颗澳洲鸡蛋已在2月28日空运抵台。不过澳洲鸡蛋价格高昂,加上运输成本,进口鸡蛋的价差要由农委会倒贴3000万元新台币。此举遭到外界质疑,国民党台北市议员徐巧芯公开批评,“蔡政府号称新南向政策,可是在东南亚却一颗蛋都买不到,必须要跟这麽遥远的澳洲买”。

农委会主委陈吉仲解释,根据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的禽流感防疫规范,目前台湾只能进口美国、日本、澳洲三国的鸡蛋,美日目前都缺蛋,而像越南、中国、印尼等地因蛋鸡产育过程有使用疫苗,因此不纳入考虑。他3月7日在立法院进一步透露,未来不排除从其他国家进口。根据立法院经济委员会审查报告,台湾在2020年进口鸡蛋999公吨,2021年进口483公吨,2022年1到9月就超出历年达到1379公吨。鸡农都关注日后当局会否增加进口比例,陈吉仲强调未来10年、20年台湾人所需鸡蛋主要来自国产供应,这个结构性改变不可能发生。

为何今年特别缺蛋?
台湾并非特例,全球多国也闹蛋荒,英国鸡蛋产量创9年新低,美国鸡蛋在过去一年涨价六成,是50年来的最大涨幅,日本鸡蛋批发价也较去年同期飙升1.86倍,价格同时创下1993年有纪录以来新高。这是因为2022年全球多国爆发禽流感,迫使鸡农大规模扑杀鸡只。美国因为禽流感扑杀包括鸡只在内的5800万家禽,欧洲扑杀5,000万只,日本也杀了1249万只。禽流感可经由候鸟传播,有专家指出,候鸟因气候变迁改变栖息地和迁徙路线,导致病毒在国际间大规模爆发。另一方面,俄乌战争也导致国际原物料上涨,鸡饲料价格攀升,农民生产成本提高。

为何产蛋效率不佳?
回到台湾,蛋荒并非今年独有的问题,农委会三年前拍宣传片指成立“鸡蛋国家队”,让民众“鸡蛋不用抢,天天买得到”,但缺蛋问题年年上演,分析认为根源是产业结构性问题。据统计,台湾鸡蛋年产量超过80亿颗,当中85%母鸡仍是以传统的开放式“格子笼”(battery cage)饲养,即一张A4纸大小的笼子内关了2到4只鸡,牠们吃喝拉撒都在笼内解决,多数鸡只毕生不曾踏上地面,更无法张开翅膀,如此密集的环境容易传播病毒,禽流感肆虐期间更是不堪一击。相较之下,瑞士、法国、纽西兰等西方国家已陆续淘汰格子笼,台湾动物保护团体也呼吁跟上国际潮流,要求官方制定产业转型政策,但农委会态度被指被动,一直未给出具体承诺。

另一方面,鸡只产蛋的最佳温度为摄氏14至至25度,开放式蛋鸡场无法应对天气变化,一遇到温差变化大产蛋率就下降。对比美国、日本产蛋率高达八九成,台湾只有六七成,在国际上实属偏低。农委会畜牧处长张经纬归咎于鸡农老龄化,转型意愿不高,禽舍老旧导致蛋鸡生产率差。当局近日提出投入10.5亿台币,在未来3年协助登记5万只以下规模的传统开放式禽舍,改建为非开放式、密闭水帘禽舍,并导入智慧省工设备,鸡粪处理资源化等。

应否淘汰包销制?
即使禽舍全面升级,也未必能解决缺蛋问题,有蛋农把矛头指向有40多年历史的“统一包销制度”。台湾鸡蛋约八成走包销制,不管蛋农产出的鸡蛋大小、品质,都会由固定合作的蛋商以重量计价全收,再由“中华民国养鸡协会台湾蛋鸡事业产销督导委员会”定价。委员会原则上由养鸡协会丶蛋商公会和政府三方组成,但蛋农最多只占四成,比例上长期处于弱势,换言之蛋价长期掌握在大型蛋商手中,而蛋农经常被蛋商要求补贴运费,拿到的价格往往也低於公告价。农委会去年曾承诺增加蛋农参与,提高蛋价透明度,但成效不彰。

台湾媒体《报导者》引述台湾大学经济学系荣誉教授吴聪敏指,包销制本意是保护农民,却可能伤害到市场机制。他解释,当鸡蛋过剩时,让没有竞争力的蛋农存活下来,因此缺乏改善生产设备的诱因,令台湾鸡蛋产业停留在落后的生产模式;当鸡蛋产量不足时,僵固的定价机制和被政府干预冻涨的价格,无法反映市场行情,农民缺乏增产诱因而令缺蛋恶化。有资深养鸡产业者表示,政府与其给予补助,不如改善产销、阻止大型蛋商压价,蛋农看到有钱可赚,自然会去改进饲养环境,长远会让产量更稳定。

台湾农业新闻网站《上下游新闻》在去年初的报道已指出,台湾鸡蛋产业难以进步的原因是整體蛋價過低,自2008年到2021年台湾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长11%,但鸡蛋价格十多年来只有微升幅,产地价从每公斤43.89到46.22新台币,零售价从56.32元到 56.97新台币。这是因为台湾政府为平抑物价,过去都会下令“冻涨”鸡蛋价格,有蛋农直言鸡蛋产地价根本无法反映成本。《上下游新闻》引述中兴大学动物科学系名誉教授许振忠表示,鸡蛋价格应回归市场机制,减少人为干涉,才能维持产业体质健康。(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