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让我们抑郁?

尽管有所有这些让我们相互连通的技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本应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更美好,但人们从未比现在更抑郁。

一个例证: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最近公布,去年英格兰医生在处方中开出了创纪录数量的抗抑郁药。从世界范围来看,数据也不容乐观。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全世界有3.22亿人受抑郁症的困扰,约占全球人口的4.4%。同样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数字还在持续增长。过去10年,这些数字增长了18.4%,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影响。

心理疾病在全球范围肆虐的状态,与一个理念相悖–更强的数字连通性、更快获取商品和服务、通过零摩擦系统实现的即时满足是通往普世幸福的道路。高科技系统的兜售者痴迷于为了自身利益满足我们的短期欲望,他们是否在不经意间成了问题(而不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具有神经科学背景的儿科内分泌学家罗伯特•勒斯蒂格(Robert Lustig)即将出版的书《入侵美国人的大脑》(The Hacking of the American Mind),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主张–情况的确如此。

勒斯蒂格医生说,问题的一部分在于,当代人已经把愉悦和幸福混为一谈。他指出,愉悦是一种只与“奖励”有关的现象。从冲动地疯狂购物到物质滥用,很多事情都能带给我们愉悦。另一方面,幸福则是一种总体上的满足状态,几乎不需要触发因素。这其中的区别很重要,因为长期的过量奖励最终将导致上瘾和抑郁,这恰好是幸福的反面。此外,这往往还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受害者试图通过进一步沉溺于最初的行为来应对这种行为导致的抑郁。勒斯蒂格在该领域最出名的著作,就聚焦于嗜糖成瘾在肥胖症中的作用。
2017全球展望

然而,大公司在利用人们对愉悦的追逐来促使人们对其产品上瘾方面已经炉火纯青,它们的营销战略–往往利用数字广告和“点击诱饵”来执行–几乎没有考虑这些致人抑郁的后果。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变得对这些公司释放的巧妙构建的短期奖励上瘾–想想那些忍不住地查看手机、邮件和社交媒体,甚至点击诱饵、游戏和数字化“轻推”。我们没有预料到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是,这些无法控制的行为与传统的物质滥用没什么关系,即使前者可能最终会导致后者。在很大程度上,这些行为给人带来的多巴胺愉悦,与极限运动或赌博给人的感觉更相近。

然而,我们的心理状态所受的影响可能是一样的。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大脑会变得习惯于希望每一次点击都能带来比上一次更大更强的冲击,或者希望下一个社交媒体上的回应会比上一个更加迎合我们的虚荣心。不过,与之伴随的感觉很少能带来幸福或者成就感。相反,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寻求持续认可和关注,可能会使我们在面对不想看到的回应时十分脆弱。从这个角度来说,更多的连通性、更多的社交媒体和更多的即时获得愉悦正导致普遍的抑郁,这一点还会让人惊讶吗?不信?问问自己上次手机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如果答案是焦躁不安、心烦意乱,那么你已经养成的习惯可能超过自己的想象。(转载自FT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