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2015年岁尾,至2016年岁尾,对于“熊猫人”来说是大事之年,既有大喜也有疼痛。
2015年岁尾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升级为国家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由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兼任中心主任;张志忠任书记,张和民任常务副主任。卧龙自然保护区,作为汶川县的特别行政区,与研究中心剥离。这是国家对以大熊猫为代表的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视和高举生态文明建设旗帜、推动自然保护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祝贺声中,张和民感觉到轻松,因为不再担任“卧龙的父母官”,可以集中精力于科研。同时,张和民又感到压力。因为研究中心不能再偏安一隅,它要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级濒危野生动物科研保护机构,引领全国的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向更高层次推进。
2016年5月23日,在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访问卧龙后,致信张和民 :“当时,凭借的是一份热情和对受难同胞的关心,未料到援建工作是如此困难和艰巨,耗时八年才完成。”
这一段话,让张和民感到强烈的共鸣,眼里禁不住泛起了泪光。
香港援建卧龙,与中国内地省份对口援建重灾县不同,就在于卧龙次生灾难频频发生,一次次功败垂成,真是一波三折!
尽管困难重重,援建如动力十足的推土机,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2011年,具有一流的教学和生活设施的卧龙镇中心小学和耿达一贯制学校的重建完成和投入使用。新校区修建好了,在外地借读的孩子们,全都回来了!对于卧龙村民来说,这是一生难忘的开心事。
2012年10月30日, 18只圈养大熊猫从雅安回到了位于卧龙耿达镇神树坪全新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这是全球最大的大熊猫饲养、繁育、研究基地和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
2015年3月,随着崭新的卧龙特区福利院开院,卧龙区内的孤寡老人住进了福利院。这一年,办公与职工用房、“数字卧龙”系统、博物馆、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乡土文化标桩标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等剩余项目全部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2016年,卧龙的灾后重建终于全部完成。
林郑月娥的亲身感受到,每一位居民,脸上都流露着喜悦之情;每个小朋友,都对香港特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无论老百姓还是职工,都异口同声说:香港好!
张和民不时回想起大震后,那痛苦与疲惫,怎么也难想到,卧龙从泥石流和废墟中迅速崛起,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综合发展能力已超过震前水平。特别是大熊猫的野放项目,能够在严峻的环境中隐步推进,真是不容易!
谈到香港的援建,吴代福感慨万端:“从映秀到卧龙,山都震成了桃酥,一下雨就滚石头雨,不下雨也经常滚石头下来。这条路,被称为‘地质灾害博物馆’。震后两年通车,一场暴雨下来就被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摧毁,好多个亿泡了汤。香港特区政府顶着极大的压力,请专家重新设计路线,将盘山路改为打隧道。这条高水准的公路,是2016年10月通的车。从卧龙到都江堰,只要40分钟车程。没想到,12月17日,韦华受重伤,被抢救下山,25分钟就开到了都江堰。若是在烂路上颠簸几个小时,失血太多的韦华,很难闯过鬼门关。我们‘熊猫人’特别感谢香港!给我们修了一条生命通道。”
12月17日,韦华在天台山被野放熊猫咬伤,成为所有“熊猫人”之痛。
野放项目组的张大磊护理了韦华40天。
韦华在受伤后三天才完全恢复知觉,他看到自己手腕上腿上露出的白骨,神经与筋腱,模糊的血肉,如同“刮骨疗伤”的关羽一样镇定。为了防止感染,每天用碘沸消毒,直接将强刺激性的药水抹在没有皮肤的鲜肉上,那疼痛,会让一般的患者惨叫。更恐怖的是棉纱包上了鲜肉之后,第二天要撕下来,那渗透鲜血的纱布,每撕一下都是锥心之疼。这让人想起《红岩》作者罗广斌描绘的最残虐的酷刑“披麻戴孝”。每天换药,韦华咬紧牙关,任大颗汗珠落下来,换一次药浑身冒一次大汗,却没有听到他嚎叫一声。
张大磊看得心惊肉跳,恳求医生:“能不能打麻药嘛?这太残忍了。”
医生摇摇头:“骨头都在露在外面了,从哪里下手打针?”
张大磊说:“这是我从未见识过的真正的硬汉子。受伤醒来,他没有掉泪;疼痛难忍,他没有掉泪;兄弟们来看望他时都流泪了,他没有掉泪;一家人团聚时,他只是笑,没有掉泪。经过这样的人生大难,没有看见他掉一滴泪,我太佩服他了!”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韦华?他的眼睛盯着天花板,在想什么?
输液瓶一滴滴,一滴滴,终于滴穿了2016年。
2017年1月27日,旧历大年三十之夜。
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全都围坐在韦华的病床边上,说说笑笑,一家人其乐融融。妈妈听力差一些,不时靠近韦华的枕边,侧耳细听小儿子絮语。在老家,妈妈曾为小儿子的意外受伤痛哭流涕;见了面反而踏实了,放心了。她对韦华说:“妈妈知道你在想什么,好好养伤吧,伤养好了才能上山。”
妈妈说到“上山”,韦华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
这一夜,胡锦矗教授的手机快要被打爆了。从四川的卧龙,到陕西佛坪,各个“熊猫山头”的问候电话不断。他的遍布全国的105个研究生,全都从事野生动物的研究。学生们带来了大熊猫、藏羚羊、雪豹、海洋生物的祝福。他跟一位远在美国的学生,说起了韦华。
这一夜,在天台山监察站。杨长江收听着“喜妹”和“八喜”发来的信号,认真做完纪录,冯高志正准备开一瓶酒,祝福一番。忽见手机上,有许多留言。野放项目的战友转发了全国各地熊猫粉丝对韦华,对所有“熊猫人”的关爱。读一条微信,喝一口酒,一股热腾腾的气息,回荡在胸臆之间。
这一夜,张志忠书记,作为保护研究中心的主要领导,满怀深情地给员工发了多条祝福的微信,他希望坚持理想的老职工“不忘初心”,作好表率,继续“传帮带”;祝福年轻一代“熊猫人”,后浪推前浪,为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做出新的成绩。
张和民想到了拜年–给全国各地关心和支持研究中心的同行拜年……对了,还要给韦华的父母亲拜年。想起韦华,他心头一热。在大熊猫科研领域,打拼了33年。哎,大熊猫,要说爱你不容易!“奔六”的人了,许多朋友催促他,把33年的丰富经历与感受写下来。于是,他接通了志忠书记的电话。志忠书记鼓励他,一定要挤时间写,题目就是–
“熊猫人”向祖国汇报。(文/谭楷,2017年2月17日星期五温哥华时间凌晨3:37,4月3日再改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