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熊猫人”向祖国汇报(7)


第一只野放熊猫“祥祥”的不幸死亡,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泥石流”。各种污言秽语,过激言辞,铺天盖地而来,足足可以将张和民给“活埋”了。

张和民擦干眼泪,和战友们认真听取意见,总结经验,正准备着下一步的野放实验, 更大的泥石流从天而降–“5·12”大地震爆发了!

在天摇地动的那一刻,皮条河两岸的高山在巨烈摇晃中轰然垮下。顿时,巨石被疯狂的碎石流簇拥着,像一辆辆重型坦克冲下山,把核桃坪的大熊猫饲养场的32套圈舍全辗烂,14套圈舍彻底捣毁。大门和通道全被堵死。强大的气流推人欲倒,到处弥漫着呛鼻的土腥味和烟尘黑雾。熊猫们发出阵阵惊恐的叫声。

黄炎、韩洪应等人立即磋商,成立抢救组,分4个小组在昏天黑地中分头寻找分散在园区内的35名外宾。黄炎用英语拼命喊:“别怕,我们会找到一条路,把你们送到安全的地方!”
周世强、张亚辉等人,把一批外国游客全部召集到大熊猫厨房前的小块空地上。紧接着,李伟拉着两个惊慌失措的小女孩从大熊猫医院跑出来。

第一波强震刚过,熟悉地形的饲养员高强已砍掉了密集的灌丛和横生的树枝,找到一条逃生的路。中心的职工将饱受惊吓的外国游客背的背,扶的扶,牵的牵,穿过竹子仓库,爬上熊猫笼子,踏上围墙的墙头。走到桥下,有一张临时搭起的3米多高的金属梯,下有二人托举,上有二个拖拽,吊车一样把一个个外国游客从地狱边缘“吊”上了桥面。桥的另一头,是停车场和通向管理局沙湾的公路。

35名外国游客坐在车上,有了安全感。 令他们惊讶的是,刚才把他们救出险境的男子汉们全都不见了。他们的目光聚焦在桥头,一只又一只去年出生的熊猫宝宝,经过逃生线路,从围墙上的梯子抱上来,个个变成了“灰猫”。桥头上,接应的饲养员抱着惊恐万状的宝宝,朝临时安置点–售货亭奔跑。熊猫宝宝足有30公斤,一路乱抓乱咬,几趟跑下来,一位女饲养员竟然晕倒在地。

下午4时50分,王鹏彦副局长带着“机械化部队”–推土机和铲车,排障前行,打通了核桃坪通往管理局所在地沙湾的道路。汽车载着外国游客,避开巨石阵,辗过泥石流,在“地狱边上”足足折腾了30分钟才到沙湾。

卧龙,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三天后,一架直升机轰鸣着,将35名外国游客,一个不少,从震中安全撤离,举世为之赞叹。

再说,王鹏彦、汤纯香与黄炎的队伍在饲养场会师后,黄炎让13名女同志撤离,到比较安全的桥头做接应,男子汉去抢救大熊猫。

谭成彬搜索到1岁多的“晴晴”住的小木屋前。屋外的玻璃钢围墙完全破碎,木屋被掀翻,还被一块巨石压塌了半间。谭成彬不由倒抽一口凉气。他搬石头砸开了围栏,用双手扒开泥石,钻进了随时可能被埋的小木屋,天哪,小“晴晴”还在!它躲在屋顶横梁上,吓得直哆嗦。谭成彬刚伸出手来,才发现自己的手指头在滴血。

14只8个月大的熊猫幼崽,完全是一团可爱的绒球。它们在余震的轰鸣声中挤成一团,显然是吓坏了。“乖乖,小宝宝,别害怕,马上转移你们到安全地方。”老饲养员周命华把14只中的最后一只小宝宝抱上车后,又返回研究中心去忙活。他的妻子站在桥边跺脚大哭:“老周,你回来,你不能去呵!”

在傍晚的搜救中,找回了在泥石流中寻觅出路的“帼帼”和“团团”。4天后的黄昏,“圆圆”、“妃妃”被找回来了。与“圆圆”朝夕相处的饲养员徐娅琳竟喜极而泣,大哭一场。

5月24日,有武警战士发现大熊猫“茜茜”公主在河边喝水。

5月26日,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组织了搜救队,在上百名森林武警、13军官兵和交通直属部队的支援下,冒着余震的威胁,从陡峭的崖边将失踪了一周的“茜茜”抬了回来。那一天,大雨倾盆,在无路可走的山林中,硬是用斧砍刀劈,砍出一条通道。李德生、魏荣平、李伟、黄炎、黄治和周命华等,早已是满脸污黑,一身泥水,更可怕的是人人身上都叮了不少旱蚂蟥,可恨的吸血鬼在趁他们全力搜救“茜茜”时,钻进他们的身体,形成大大小小的血豆。一天累下来,李德生将外套一脱,哗,一件血衣!

一件,又一件血衣,无言地记录着抢救“茜茜”的艰辛。

“跳呀,跳!”李德生一声喊,他们卟咚卟咚,立即跳进冰冷刺骨的溪流,浇水洗澡,趁机扒出一条条吸血鬼。血,从手臂上腿上胸背上,曲曲弯弯流下来。

6月10日,张和民、李德生和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人们,为地震中遇难的“毛毛”举行了葬礼。至此,可以确认,研究中心饲养场的63只熊猫,1只遇难,1只失踪,其余的全都健康活泼。
再说,地震爆发之时,张和民正在成都出差,他立即返回卧龙,车到彩虹桥就开不动了。人们满身灰土,惊慌失措,朝着都江堰方向逃难。张和民逆着人流朝映秀方向走。像是奔走在美国灾难大片的现场中。第二天凌晨,张和民独自走到了震中映秀–看到昔日绿溶溶的山体被扒了皮,高峻的峰峦崩溃,散架子成了碎石坡。映秀离卧龙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卧龙怎么样了?一想到卧龙,心如刀绞!

回不到卧龙,又想返回,两天两夜,与死神对面撞过,绕了一百多里路,一点睡意也没有。直到5月16日,在省政府关照下,张和民乘直升飞机才回到“孤岛”卧龙。在中层干部会上,他说:“在最危险的时候,我在心中发誓:跟卧龙,生生死死在一起!”

2008年,是中国的大悲之年,又是大喜之年。2008年3月,上百万熊猫粉丝们通过网上投票,从2006年出生的16只熊猫中选出了“翠翠”、“朵朵”、“美欣”、“凤仪”、“淘淘”、“朗朗”、“欢欢”、“福娃”8只“奥运熊猫”。按震前的计划,5月下旬,它们将乘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赴京。

大地震,会不会将计划化为泡影?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是全球华人的百年梦。“啦啦队”怎能少了国宝大熊猫?

大震后,卧龙至映秀的路完全被泥石流堵死。从卧龙经映秀到成都,原本只有156公里,3小时的车程,一下子拉长到560公里。这刚刚抢修后勉强能通车的560公里路,要翻过海拔4532米的巴朗山口,绕过四姑娘山,再翻过红军走过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不仅坑洼难走,还有埋伏路旁一触即发的塌方、滑坡和飞石。高山缺氧也是一大威胁。真是一次充满风险的“长征”!

这一回,真是好运气,趁雷公雨伯打瞌睡,穿过了最危险地段。经14个小时的大转移,5月19日凌晨3时,车队驶入竹海中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大地震之后,一连数日,清晨听不到一声鸟鸣。昔日清波畅流,雪浪翻滚的皮条河,淌着发黑发臭的浊水和泥浆。

研究中心的大熊猫饲养场完全被毁。所幸,雅安碧峰峡基地灾情很轻,经紧急扩建,收容了卧龙来的几十个“熊猫灾民”。

记者写道:灾后重建,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好有诗意的描绘!

张和民对于困难有充分估计,平平静静地说–准备好,蜕几层皮吧!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难道是“天降大任”给第二代“熊猫人”,所以要让他们经历了“5· 12”大地震,以及灾后重建的严峻考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