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会看什么?

中国在春天到来之际都会举行两会。两会的功能比较单一,就是聚焦经济和发展议题。虽然西方一向批评两会是橡皮图章,但由于中国在全球的重要地位以及两会独特的作用,仍然年年吸引着世界极为关注的目光。

两会从政治形态上讲,它是向外界展现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一个机会。所以它全程对外开放,透明度也高,并会举行比较少见的领导人中外记者会。这也是西方记者能够直接接触并向中国领导人发问的机会。其次,两会是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意志的法制化。从中可以看出中共对国内问题、国际局势的判断和反应。

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2017年两会之所以格外令世界瞩目,是因为国际、国内形势有了巨大的变化。国际上,这是自英国退欧、美国特朗普成为总统之后中国第一个两会。面对民粹主义席卷欧美的全新挑战,面对全球化、自由贸易、气候变化停滞的现状,中国如何应对?是否会再一次发出”达沃斯”之音,以安顿世界忐忑的心?全球不仅要看中国即将推出的经济政策,更会借总理记者招待会之际”逼”中国再一次表态。

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几年前提出的、西方一直颇有猜忌的”一带一路”战略将首度被全球真的发自内心的重视起来。既有地缘政治也有经济转型需要的”一带一路”本是一个长期战略,并非一年一度常规两会的重点。但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今年5月中旬北京举行首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峰会(这个时间点选择的非常高明,既错开扣人心弦的法国大选,避免媒体报道的撞车,也能在无论极右是否上台,选举结果都自然化为”一带一路”最好的助推剂),这必然在两会上突出出来。只不过大家更关注的是”一带一路”如何发挥捍卫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作用,中国又有什么具体的大手笔来推动它的实施,至于其地缘政治色彩则由于主张全面收缩的特朗普上台而大打折扣。

其次,特朗普上台之后,中美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虽然习特通话解决了”一个中国”的风险,但美国派航母卡尔文森号到南海、”萨德”部署继续推进、朝鲜试射导弹、金正南遇刺,都令中美两国仍然处于不可测的未知状态。中美两国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它们的不确定也就是世界的不确定。虽然外界无法知晓两国幕后的交易和博弈,但从中国军费是否再度出现两位数增长能够推演出执政党对中美关系的判断。

从国内角度讲,今年最重要的事件是十九大。对于十九大之前的这届两会,自然是万人瞩目,试图从蛛线马迹中寻找到各界极盼得到答案的人事变化。按照过去的惯例,十九大将有五位常委卸任,这包括两会的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有可能入常的候选人在两会中的表现,自然是被视为某种可能性。比如哪位候选人”非正常”出席了人大的某个层级的会,都可被视为某种信号。

特别是长期被视为下一代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更是被外界放大镜般的审视。因为随着十九大的临近,西方早就把下一代领导人作为衡量中国体制是否变化的标竿:如果没有下一代领导人入常,说明任期制会被打破。如果仍然是长期以来所认知的候选人成为下一代领导人,说明执政党仍然是没有人能够指定接班人,仍然是集体共识在起作用。如果是新人,则说明相反。

以我个人的观点,任期制解决了中共的权力制度化交接难题,提高了中共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合法化,更是中国1989年以后政局稳定的最重要原因。所以,任期制根本没有改变的可能。至于是谁成为下一代领导人并不重要。我反到认为,两会是中国体制的主要特色表现,但来自两会的领导人成为中央委员会成员的比例长期偏低。比如十八大中央委员会,来自国务院的有51人,地方政府57人,军方是41人。但人大政协仅有4人,甚至少于社会组织的6人和国企的7人。

其次,自十八大以来,中共的主要精力是反腐救党,挽人心。从这近五年的实践来看,确实出乎外界意料地实现了预期目的。这一仗,不仅展现了中共强大的执政能力,也增强了各界的信心。但另一方面,同样是中国制度模式重要合法性来源的经济发展却一直处于下行状态。

这既有反腐的副作用–地方政府和官僚阶层的非正常激励机制消失,新的激励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过去政府庞大的消费也暂时无法被填补,也有经济周期的自然原因,更有国际形势动荡和恶化的原因。但由于反腐的合法性不能代替经济增长的合法性,更由于中国经济对全球的重大影响,也由于党代会前经济往往会较高速增长的”政治现象”(如同西方大选年往往会刺激经济增长一样),所以本次人大会全球都会关注中国的经济举措。比如总理政府报告提出的增长指标以及各方的用词。

第三,从台湾的角度讲,这也是民进党执政后大陆第一个两会。处于僵局的两岸关系如何破题,特别是统一的紧迫性比过去大大增强,习近平又是一个强势有为的领导人,大陆会否有新的提法,都非常值的期待。更何况台湾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中美关系的稳定,中共在此议题的任何做法都有向美国”表意”的味道。最后则是,2016年10月六中全会首度提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但之后并没有过多的使用。这自然也引起了外界的猜测。有人认为是主政者的自我约束,避”个人崇拜”之嫌。也有人认为说明习近平仍然面对太多的阻力。哪么在这次两会,自然也会关注这一提法的应用度。

应该说,考虑到中国的政治体制特点以及真正”政治经济学”的特色,本次两会确实不可能无视十九大的因素,也是解读十九大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也由于中国已是全球化的一部分,中国的内部事务既受外部影响,也有强大的外溢效应。这两方面的变化都一起构成今年两会的特殊之处。(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