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东寨十八罗汉
东寨村的十八罗汉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该村在四川等地经商的周金城归来,见村民们修建的城墙、城楼将要竣工,准备举行庆典仪式,见多识广的周金城想到民间相传十八罗汉能够驱邪扶正,镇惊除魔,祈福吉祥,平安生财,便和兄弟周金武等人组织本家族人,用佛教故事人物始创十八罗汉这一民间社火,献艺助兴,赢得一片好评。从此,这一独特的民间社火,心交口授,代代相传。至今已经传承第四代,有150多年历史。
民国时期,东寨的十八罗汉,深受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和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等人的喜爱。1935年正月,东寨的十八罗汉曾赴东里堡杨虎城将军府邸表演。杨将军夫人对表演赞不绝口,还特意赏给9个小罗汉一人一块大洋。
建国后,在五十年代初期,由第三代传承人周志英、周志义弟兄筹措经费,组织排练,坚持表演。而今,已经传承到第四代周福乐,使这一民间社火得以流传至今。
2007年已申报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寨十八罗汉,表演时十分令人震撼。在一面鼓、两面锣、十四副铙的铿铿蹡蹡声中,头罗汉手持上缠红绸的八尺仙杖,引出九个肩立小罗汉的大罗汉,小罗汉十岁左右,眉清目秀,头戴插着仙人黄标的红包巾,身穿镶墨绿边的黄色袈裟;大罗汉魁梧英武、身强力壮,头戴红包巾,上穿镶黄边的蓝色袈裟,下着红裤,腰扎白丝带。大小罗汉均双手合十,一脸虔诚。走圆场拓宽场地后,开始正式表演:大罗汉把小罗汉斜跨肩背绕场,称“罗汉挎娃”;小罗汉站立大罗汉肩头,分为两队圆场,再合为一队,称 “白马分鬃”;四个小罗汉站立大罗汉肩上在场中站成四个柱子,其余五组大罗汉肩负小罗汉绕四个柱子转行,称“四柱擎天”;四小罗汉站在腿和手撑地仰卧的四大罗汉肚子上,其余小罗汉站立大罗汉肩头双手合十绕行,称“拜四门”;两个大罗汉仰卧,双脚朝天、手紧扣,一小罗汉站立脚上,另一小罗汉紧抱大罗汉双腿,称“登坛拜将”;九个小罗汉倒地仰卧,脚朝中心,连续鼓掌三次,称“八吉祥轮”;九个小罗汉前一个后躺倒后一个半身上,最后从第一个开始,慢慢起来,分腿从还躺在地的小罗汉身上走过,称“金蛇脱壳”;一个小罗汉站在大罗汉肩头,立于场子中央,其余八个小罗汉骑在大罗汉双肩,围绕一圈,按照锣鼓点,八个小罗汉同时猛然后仰,又猛然还原,连续三次,称“莲里生子”;九个小罗汉仰面朝天相连,双手和双脚触地,弓起腰,成桥状,两边大罗汉护持,一个小罗汉上去,踏着八个小罗汉身子缓缓走过,称 “童子过桥”; 一个小罗汉站在大罗汉肩头,立于场子中央,扮作观音菩萨,另外两个壮实的大罗汉,每人脖子上各骑一个小罗汉、双手各挎一个小罗汉,绕场,对中间的“观音菩萨”连拜三次,称“敬拜观音”;一个小罗汉骑在大罗汉肩上,另一个骑在大罗汉肩上的小罗汉前倾,双手趴在前面大罗汉肩头,另外一个小罗汉骑在前倾的小罗汉背上,缓缓行走,称“老子骑牛”;九个小罗汉骑在九个大罗汉脖子上,绕场时,小罗汉不时地猛然后仰,头贴大罗汉下腰,又猛然复原,称“巧打飞脚”;一个大罗汉脖子上架一个小罗汉,双手再各挎一个小罗汉,与另外一组同样的罗汉造型相对,连晃三下 ,绕场两圈,称“玉蛾展翅”;三个大罗汉并肩,肩头站立两个小罗汉,最后一个小罗汉手扶仙杖登上,站在那两个小罗汉的肩头,称“三阳开泰”……还有单牌坊,双牌坊,四柱,编蒜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表演动作,不少带有杂技色彩,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充分体现出力与美的巧妙结合。观众在欣赏中,常常会因震撼和担心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呼、感叹,拍手叫绝。
由于这种原生态的民间社火节目保留完整,地域特色鲜明,套路复杂多变,造型俊美大方,动作惊险舒展,审美情趣高雅,艺术效果强烈,所以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被选拔参加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和咸阳市艺术节等多项重大活动,斩获特等奖、一等奖等多次奖项。2017年央视7套 “过年了”栏目和11套戏曲节目到三原县海选春节社火,都一眼就看中十八罗汉……(文/吴树民,2016年12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