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黄埔军校(上)

–成都北较场的历史记忆

说起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我的故乡成都,人们会自然地联想起那里的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楼,浣花溪,锦官少城,满城,都江堰的古代水利工程,以及晚近发掘出土的三星堆,金沙遗址等闻名遐迩的古迹。然而,在这些风花靡丽,极尽撩人的自然与历史美学意象之外,自古以来她还有尚武的习练之处,三国时期的兵家曾在此安营扎寨,明清教头们在此擂台比武,北洋的督军们在此阅兵,抗战时期在此培训出无数具有男儿血性的忠勇军官,饮完壮行酒,便带兵出川,抗战杀敌,如今这些历史场景早已退出人们的视线,这就是地处成都老北门的北较场,黄埔军校在中国大陆的最后大本营。

s1-1

成都北较场黄埔军校正门,现成都军区大门所在地

上世纪的1937年-1949年,从抗战之初到内战结束,黄埔军校搬迁到大后方的成都,前后延续了整整12年的时间,其作为民国政府的“西点军校”,承载着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见证了太多的历史风云,记载了太多的热血青年从此校门迈出,走向抗战烽火前线,血战沙场,以身殉国的悲壮凄美故事。如今,历史硝烟早已渐次散去,国共两党的情仇恩怨开始重新被审视与评价,如果以史为鉴,以民族抗战为主题,放下政治偏见,还原真相,在现代中国史册里,成都北较场本应该有着历史绕不过去的一页篇章。

s1-2

成都北较场黄埔军校西侧门

回望历史,抗战初期的1937年底,日军进犯,南京失守,民国政府被迫西迁,经三峡夔门入蜀,黄埔军校也随之由下江南京迁往成都。当年的成都华西坝,还汇聚了南京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与本土的华西协和大学同舟共济,联合办学,汇聚了众多海内外著名学者与教育家,为民族复兴,培养出了无数的国家栋梁之材,其间的悲壮故事可歌可泣,与内迁重庆的三十九所高等院校,另文详述。谨此单表,黄埔军校官兵甫抵不久,即将始建于1935年的陆军成都分校并入,改称黄埔军校成都本部。到1949年止,其间共有10期学员毕业,每期约2-3千余人、总计约近3万人,是黄埔军校历史上培训军事干才最多,在同一校址办学最长的一个时期。在黄埔军校1924-1949年的25年办学岁月里,成都本部占了整个校史一半的光阴,经历了她从广州初创,南京中兴,到成都发展壮大的历程。

s1-3

那座城池,那段古墙
在老成都的城区内,御河隍城之北,北较场大门坐北朝南,面积约有六个现代足球场大小,东西相距约三里,南北约二里,呈横向长方形,倘若从空中俯瞰,宛如一块硕大的豆腐干,位于老北门万福桥一隅,近旁有府河水缓缓流过,华西坝就在她的正南方向,占尽风水,自古乃是一处绝佳的练兵比武之地。1937年初,黄埔军校从南京辗转迁至成都,北较场被选作本部校址,直至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凤山,在大陆办学画上了一个句号,从此拉上了历史的帷幕。

s1-4

如今,人们从成都北较场附近街区残留的城墙,虽然重新修葺一新,尚可依稀辨认出其当年巍峨的雄姿。《华阳新志》称成都古城墙“楼观壮丽,城郭完固”,“冠于西南”,“不亚于京师”。但岁月沧桑,而今遗存的古城墙只有北较场、中同仁路、成都制药品一厂、西较场、滨江东路北侧等处,总长度不足千米。其中,尤以北较场的古城墙保护较完好,长度最长,规模最大,说来很无奈,老成都就只留下了这段古城墙的历史实景。

s1-5

成都北较场古城墙与其它几处残存的古城墙一样,都属明清时期的建筑。唐宋以前的古城墙,由于年代久远和历代战争,已不复存在,偶尔在施工中发现地下遗迹。明清时期,为了加强防卫,进行了大规模筑城。但明朝末年,战乱频仍,成都城几乎夷为废城荒野,城墙多被毁坏。清康熙、雍正年间曾加以修葺。乾隆48年(1783年),清政府花费巨资对成都城进行了整修。当时重修的成都城墙,据史料记载,“高二丈九尺四寸,宽五丈五尺,厚一丈八尺,上置垛口八千一百二十二个,八角楼四个,炮楼四个,城楼顶高五丈,分四门,门外建有方形瓮城,周长二十二厘八分,东西距九里三分,南北距七里七分(旧制一百八十丈为一里)”。关于成都城墙的描述,读者还可在现代作家李劼人先生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里得到“东西长约九里三”的佐证。

岁月流逝,明清古城墙在风雨侵蚀下部分坍塌,但主要在1949年底新政权入城初期、1958年和“文革”三个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拆除,“大跃进”前拆毁了成都“大城”,“文革”中拆毁了皇城。现存的几处古城墙是在历史的多次劫难中遗留下来的,实属十分珍贵,从中可以窥见成都城的历史风貌和形制,也为研究明清时期城防建设和与各朝代城墙的比较,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现北较场古城墙只剩下两段:一段在西面,长300余米,高约 9米,保存下来的墙体为黄土筑成。据附近居住的一位老者说,当年墙的外层包砖在1958年被拆去修西北桥。土墙上长满杂树,远望像一山丘丛林。墙西为饮马河,是古代护城河。东城根街北延线修通后,这段古城墙正在作保护处理,外城砌上了从东门一带运来的青砖,据说准备砌筑12米高,并修复城垛、射孔、敌楼等,以展现古代城墙的风貌。届时,这里将成为王爷桥旁的古迹风景点。另一段位于北较场的子后街中段,长30余米,高约8米,且有一城门洞。据笔者近年来多次实地考察,城墙外侧建有垛口25个,内侧为水泥栏杆。城门洞为三层砖石拱券,下部为红砂条石,洞门外侧高约5米,内侧高约6米,宽约5米,深约12米,有两扇厚约10厘米的楠木大门,古老的成都竟有如此厚重的城门,观之令人心生敬畏。

s1-6

城门洞与桥,成都黄埔军校的地标
如今老城墙已在成都基本消失,只有四段遗迹分布在四个地方。第一段位于城西,位于下同仁路的成都水表厂附近,是一面布满青苔的青砖老墙。城墙高约6米,长约50米。第二段位于成都华兴路8号,远处看去,有一处高约十五六米的土垒,依稀可以辨出古城墙的影子。第三段城墙遗迹位于城东北跑马道街居民院墙中,这里依稀可辨认出城墙最高的地方有几丈高。第四段是位于老成都北门的北较场城墙,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城墙长约15米,宽约15米,高约10多米。最底部3层用红石条砖砌成,近20厘米厚,上面81层是青色城墙砖,最上面用镂空砖砌成。也是保存完整的古城墙遗址。

s1-7

记得听祖父讲过,上世纪50年代初,成都发生过一场浩浩荡荡的“毁城运动”,四川大学、成都工学院、四川医学院的师生们被号召,去协助城里居民拆除古城墙。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大家一道撬砖,取土、或在未拆毁的城墙上开荒种地,青色的城墙砖被人们纷纷搬回家,用作砌院墙的材料,或用作垒灶头,码放厨房案板的材料,以至于后来在老成都居民屋中,家家都找得到许多颇有历史的青色城墙砖。老成都的城墙和城门在他们的心目中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因为城墙与城门作为历史,是老成都人抹不去的民间记忆。

s1-8

据史料记载,1935年,蒋公介石经西安入川后,在成都北较场开办“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都分校”,即后来的黄埔军校成都本部。录取的学员多是当时川军整编后的下级军官,少数来自下江诸省,约有近二千人。为了便于训练及野外演习,同时也为了防日本飞机空袭,向城外的府河疏散,就在北门及老西门之间的城墙上开了这一个专用的城门。原成都分校副主任彭武扬独出心裁,命名此门为“存正门”。据彭武扬解释,是取正气长存之意,同时也寓意蒋介石的名号:“中正”。彭武扬还写过一篇《存正门命名记》的文章。分校主任李明灏也题了字,还有一个中校秘书贺鹏武也题了一首诗。他们三人的作品,都用石刻镶嵌在城门洞内。现今城门洞上还存刻字匾石,但字迹早已风化,斑驳不堪,难以卒读。

当年,城门外护城河上还建有一座石拱桥,以黄埔军校教育长张治中(字文白)之字命名“文白桥”。现今桥已不存。但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常骑自行车穿过这个城门洞,去城隍庙电器市场淘无线电零件,业余安装半导体收音机的逸事。当年的东西走向有古朴的墙围,如今都不见了影子,保存下来的城门洞墙,乃是用拆下的旧砖进行了包砌,以期尽量修旧如旧,恢复古墙的原貌。1985年7月,该段古城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石立在城墙之上,默默地述说着这座现代中国军事院校的历史沧桑。

s1-9

成都北较场黄埔军校黄埔楼旧址

墙在述说,黄埔楼旧址
民国时期,成都北较场黄埔军校校区曾有不少建筑,主要建筑有中正堂、黄埔楼、图书馆、军医院、三民台、武民堂、新生社楼、浴室、水塔、灯塔等。常驻单位有校本部所属各处、各机关和三个步兵总队、勤务团团部及警卫连队、军医院等。值得一提的是黄埔楼,位于中正堂西面偏北80余米处,是一栋德式三层别墅,轿车可直接驶到楼梯处。建于军校后期,是校负责人办公和休息的地方。蒋介石每次来成都,常住在此楼的二楼。这座楼又称军校官邸或西楼、洋楼,军校师生习惯称作“黄埔楼”。

在中正堂正东,原建有办公楼宿舍等建筑。军校学生宿舍集中在校区东南和西南两个角上。军械库设在校区西北角上。与中正堂前二校门平行成直线,正东方向约300米处是军校东门。这个便门靠近东院家属区,门外即是菜市场,因此由这道门出入的多是教职员工和家属。中正堂之后不远处便是北城墙。

s1-10

紧邻“存正门”外,当年有一座横跨府河的木质桥,名称“万福桥”,是成都老北门与老西门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成都通往天回镇及新都县城的必经之地,桥头两端有一些小店,其中有一家就是后来店名大震的“陈麻婆豆腐”。这饭馆的出名,还得感谢近在咫尺的黄埔军校学生。因为“存正门”开通后,给陈麻婆豆腐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军校学生成了这里的主要食客,不但把“陈麻婆豆腐”(Mapo Bean Curd) 吃出了名,并且将其名声通过同乡同学先由北较场传到西较场,再传遍成都市。抗战胜利后,又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在北美尚有“李鸿章杂碎”(Lee’s Chop Suey)老字号的名头可以与之媲美。

s1-11

据史料记载,当年紧靠中正堂广场东边还有第1总队步兵大队驻地,以东为训导地、督练区办公楼、部分机关、电影教室、劈刺教练场、医院、浴室等。中正堂广场以西为黄埔楼校长办公厅、教育处等机关、图书馆、特种教室及陈列室大楼、总理纪念室及校史陈列室、新生俱乐部、武民堂等和第23期第2总队步兵第2大队第5、第6、第7中队学生的驻地,有时也住短期训练班。第6中队的宿舍楼后窗正对黄埔楼。大操场东南的武担山下,住的第2总队步兵第3大队第8、第9、第11中队学生驻地。勤务团的警卫部队营房在正门两侧及东门、存正门附近。

s1-12

军校的西较场位于成都市城区西部,清代之后,西较场南部历来为驻军之所。1935年蒋介石来成都时,将“军事委员会特务团”设立于此地,后为黄埔军校校区之一。军校第23期时为第1总队驻地。西较场的大门较为简陋,门左有一大墙壁,在军校后期用油漆写有“明耻”两个特大的字。西较场有一“介寿堂”,是住在这里的学生总队集会的地方。

s1-13

s1-14

西较场南面和西面是城墙,城墙拐角处有个便门,可通青羊宫军械库、工兵器材库和工兵科架桥训练场、爆破实验场。大营门开在校区北侧,常称为北门。骑兵大队马厩的东面是东营门,门外是重机枪实弹射击场,射击场南边是借倒塌的城墙改建的辎重科汽车驾驶训练场的盘道,再向东是军官宿舍。紧靠便门的西南城角处的“心理试验场”,是一片碉堡群。试验时,碉堡中轻重机枪一齐射击,学生必须从战壕中向阵地上爬去,体验在敌人火网下的心理状态。西较场附近的一些特殊训练场地,给驻训于这里的学生提供了很多方便。军校培训兵种,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共六个科。步兵科总队因人数众多单独划分步兵大队,特科总队则是按科建立大队,统归特科总队领导和训练。

s1-15

美军教官在成都授课

s1-16

在成都市西南,军校还修建了双流华阳和新都两个营地,通常各派驻校警卫团的一个连守卫。各期入伍生在这两个营地受训。第23期时,在新都营地接受入伍生训练的是第一总队学生,在双流营地接受入伍生训练的是第三总队学生。当时,军校里还聘请了美军教官担任师资,在中方翻译的协助下,履行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成为了那年那月的一道人文风景。

s1-17

当年,黄埔军校成都本部还统辖一些分校,如成都空军军士学校,于1938年10月1日在成都附近的广汉县正式开学,蒋介石亲自兼任校长,张有谷任教育长,1939年1月晏玉琮任教育长。 空军军士学校学制4年,分初级、中级、高级飞行训练。因体格、技术、政治(共产党嫌疑)等因素,淘汰率很高,第一期1937年入伍,1941年10月毕业,改为中央航校第十二期特别班,第二期1938年入伍,1942年毕业,改为中央航校第十三期特别班,第三期1939年入伍,1943年毕业,此为中央航校第十四期特别班,第四期1940年入伍,1944年毕业,改为中央航校第十五期特别班,第五期1941年入伍,第六期1942年入伍,第七期1943年入伍,以上3期尚未毕业,后直接去美国训练,空军军士学校即停办。这所民国时期的空军学校如今已成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笔者的二位大学同学吴土星教授和陈艾莎教授便在此教书育人一生,似水流年,光阴似箭,如今已到了退休年龄,见证了这所民国空军航校的发展沿革史。

除此而外,当年南京军事委员会派参谋团入川,整理四川军事,将四川军队统一于中央之下,在峨眉山下创办军官训练团,于1935年8月4日开学,以蒋介石为团长,刘湘为副团长,陈诚为教育长,邓锡侯、刘文辉为团附,下辖教育处、总务处、军事训练处和政治部等机构,团部下设3个营12个连,每连3个排,排分3个班,排约40人、营长以军长充任,连长以师长充任,每连3个排长中有1名中央军团长充任排长,学员为四川军队团、营以上校官。由此可见,成都北较场陆军本校的办学已伸展到了周边县镇,规模不可谓不大。

s1-18

当年,紧邻西较场的青羊宫内,还有较大规模的军械库、工兵爆破实验场以及架桥训练场等。南较场是军校眷属区,军校教官及员工宿舍也多在此地。军校的教室,一般分为大小两种教室。第23期时,全校共有大教室10多个,小教室共有40多个。黑板上边是名誉校长蒋介石像,像上边是“尊师重道”四个大字,后面墙上的四个大字是“良心责任”,这是对学生和教官分别提出的严格要求。一般说来,在教室内上课属“学科”,在野外和操场训练为“术科”。军校通常保持两期学生3个总队约4,000人,加上警卫团1,200人和校部的官兵,全校共有师生、官兵约6,000人,相当于一个加强旅,这是国民党中央系统在川西地区唯一的主力部队。黄埔第23期时,军校的总人数也大致如此。

当年,在原成都陆军分校的基础上,南京迁来的人马,扩编政治部,增设军官教育队,恢复原高等教育班,加设了战术研究班、校尉官研究班、射击训练班、技术训练班、特务长训练班等,军事教育趋于完善。并将原北较场旧址改为校本部,学员总队则分驻西较场、南较场、皇城遗址及市西郊草堂寺、青羊宫等地。军校自迁成都后,先后也进行了一些较大的行政机构和人事调整。校务委员除原有人选外,又增加了唐生智、程潜、白崇禧、邓锡侯、龙云、余汉谋、陈诚、张治中等八人。个个皆是著名国军将领,文韬武略,洋洋大观。由此可见,黄埔军校在成都本部办学期间,已经从早期的广州黄埔,南京黄埔逐渐发展成为一所正规化办学,课程设置比较齐备,管理与师资水平一流的军校,可与当时的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法国圣西尔军校等媲美,也是现代中国军事院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