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您是50后、60后,甚至70后的话,估计读者还有一丝印象。在当年过节的时候,大家可能要买上许多明信片,写上节日的问候,邮寄给远方的朋友,无论在同一个城市,还是不在同一个朋友。在那个年代,寄信还是最为主要的交流方式。
不过,那个时候生活在中国的人们,可能还没有过感恩节、圣诞节之类,当然中国也有十分丰富的节日可过的。也记得,在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活,大家愿意攀比的,就是谁能够收到更多的信,因为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统一信箱,谁的信多大家一目了然的。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用信纸,用明信片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节日的问候是那个年代的印记。尽管那个时候也有电话,但是当年的花费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因此私人问候通过电话,也是罕见之罕见。只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电话使用频率才逐步提高。
但是,今天呢?过节打电话似乎也成为历史,因为更为快捷和便利的社交媒体已经出现。就拿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吧!笔者收到的卡片主要是从政治人物的办公室寄过来,其次就是西人朋友Jack给我的卡片。给笔者写节日问候邮件的是意大利的朋友。其他的呢,无论在加拿大的,还是中国的朋友,统统都是通过微信问候!
在微信问候中,超过一半的一人都是转发一个图片型的节日问候,而真正自己写几个字的人是少数中的少数。对于大家的问候,笔者的回复全部是文字,当然是比较简洁的那种:一般都是表示感谢,并祝福节日快乐。根据对方的情况,回复有的用中文,有的用英文。
对于网络流行的图片,笔者基本不使用!笔者认为,无论是敲下一个字,还是一个句子,都比Copy和Paste的图片来得真实,感情更为真切!还有一点考量是,这都是别人的产品,理应有版权考量,笔者不远侵权。不过,这些可能仅是笔者自己的感受,估计没有很多人会赞同的!
假若笔者的朋友能够看到这段文字,希望您们能够理解!尽管没有漂亮的图片,或者美妙的音乐,但笔者对您们的关心和关注之情,依然如旧的。在变化的今天,传统的节日可能会逐步逝去,而节日的现代化倒是与时俱进。笔者唯一担忧的是,当一切现代化时,传统可能就消失了,那我们该如何传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