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款善心獻真情

KWC中華婦女聯合會為House of Friendship(友誼之家)籌款一事,已告結束,共募得款$3,210。婦女會會長羅文玓和執行委員蕭秀慧、周從容、吳美慧、王耀輝等五人於十一月十一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到807 Guelph Street, Kitchener面交善款到该机构执行长John Neufeld先生手中。同時參觀正在改建擴大的城中區食物分配中心。目前“友誼之家”有數個食物分配中心,分散滑鐵盧各地區,该地这為其中之一。同時,吳美慧也轉交滑鐵盧地區台灣同鄉會所捐贈的$600給“友誼之家”,以共襄盛舉。

SONY DSC

遞交善款一行與John Neufeld先生合影

早在今年九月十八日下午,天氣溫暖晴朗。滑鐵盧地區中華婦女聯合會會員一行二十人去到了“友誼之家”參觀。執行長John Neufeld溫和親切地在門口迎接她們。Mr. Neufeld首先對”友誼之家”的歷史和這七十年來所做的慈善活動及對這個社區的供獻,做了一個四十分鐘的介紹,然後再帶領婦女會的會員們參觀幾所他們所管理的大樓及設備。

“友誼之家”是個只存在於滑鐵盧地區專有的慈善機構,在別的城市或國家並無分所。它成立於一九三零年北美大飢荒年代,是由一群在滑鐵盧地區的婦女共同成立了“友誼之家”這一組織,在Kitchener市中心一家店裡,開始時每日供應食物給兩桌人吃。一九五零年時它開始提供住所;一九八二年成立了Waterloo Food Bank,並開始向餐廳、菜場(如Sorbey、Zehrs等)、公司行號、機關學校及個人收集食物,再分裝發送給需要的家庭;一九七零年時開始照顧問題家庭的小孩,在King Street上成立禁毒、戒毒中心;一九八零年時提供游民修理家用電器之一技之長,以期彼等能夠自力更生;一九八一年成立難民臨時庇護所,但只收單身男子;一九八五年建立Community Centre及Homeless Place公寓住宅,以收容低收入之男女游民,並提供他們一個安全、被尊敬及和平的生活。

SONY DSC

吳美慧轉交滑鐵盧地區台灣同鄉會所捐贈

“友誼之家”的哲學是“與君共走,但不下令,或給任何指示”。一九九零年成立婦女戒毒中心,並對她們提供教育、英文及烹飪訓練;二零零零年將各組織聯合統一辦公,以增加效率;二零一二年又成立一個婦女戒毒中心,並加強Food Bank分發站。至今有130個家庭依靠所發食物過活,聖誕節時發送4,000份食物給無家游民。Mr. Neufeld說,住進”友誼之家”的人,在和他們有一樣遭遇的人相處後,會讓他們產生一些歸屬。友誼之家的哲學是–與君共走,保有尊嚴。

最後參觀的是臨時庇護所。現在住有五十一人,每間房間可住四人,屋內除了四張單人床和四個小桌台外,別無他物,真不敢想像他們來到庇護所之前,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和處境?是誰把他們送進來的?為什麼會被送進來?但是一轉念,覺得他們還算幸運,至少在徬徨無助之時, 還有個暫時棲身之地。在樓下正有五位義工為他們准備晚餐,所有的食物都是本地餐館或居民所贈與。她們所見的每棟大樓,內外都整理得非常干淨,井井有條,和一般人想像中的避難所有天壤之別。

不知為甚麼,這人想起兒時所住的眷村。那是個一九四九年軍人從大陸撤退後,政府為軍人眷屬所建的村落。當時每家都舉目無親,無依無靠,生活困難,但大家互助合作,相依相持,反而形成了一個親近快樂的大家庭。所以住在“友誼之家”的人,雖然自己遭遇不幸,但是同是天涯淪落人,大家互相憐惜,互相幫助,無形中帶給大家對生命的勇氣和希望。

“友誼之家”這個機構扮演著“救生”的角色,目前它們有一百五十位職員和一千位義工。每年在滑鐵盧地區有四萬兩千人因家暴、無業、吸毒、貧窮、殘疾、精神失常和其他原因而流落街頭,受到照顧和接濟。有 130 個家庭每天依靠所發食物過活。每年聖誕節發送4,000份食物給無家游民。這就是“禮運大同篇”裡所說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世界。我們何其有幸,能生活在這樣的國家和這樣的社區。

“友誼之家” 在政府有限的經費外,仍需要社會上人士的大力支助和幫忙。會長羅文玓懇請會友或其朋友們在能力許可下,能伸出善心的援手,或以您自己的募款方法籌款,幫助那些不幸的人。她希望能在今年十月二十五日將募款收集起來,在十月底前一起送到“有誼之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