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高净值”人士(即达到真正富有的境界)到底意义何在?随着财富增加,其带来的好处似乎越来越少,有时甚至会带来大问题。
有足够的钱来购置一两处不错的房产,支付私人教育和医疗保险,买最好的食物、昂贵的汽车,而不用担心自己的开销;这些好处很容易理解。但你不需要数千万或数亿的资产就足够为这些买单。让我们假设,资本和财产总计2,000万英镑、收入约50万英镑,就能达到这个境界。
一个简单的游戏可以表明为什么想要拥有更多是无意义的,除非你有一个不寻常的理由想要更多(例如对某项慈善事业的热衷或者渴望登月)。假设你拥有英国的全国平均工资收入,近2.8万英镑。现在,在不增加工作时间和不改变工作岗位的情况下,把这个收入翻一番。没错,短期内你感觉很棒。但在仅仅6个月后,你的标杆就会开始改变,开销增加,消费范围扩大,达到与5.6万英镑收入相称的水平。
6个月后我们重复以上操作–把收入再翻一番。有11.2万英镑让你支配,你感到一阵兴奋。但是同样,这种兴奋又会在多长时间内消失殆尽,被再度上调的欲望标杆吞噬?6个月后我们再来翻一番,以此类推。在哪一个点上,收入的翻倍会开始显得毫无意义?5734.4万英镑、1.14688亿英镑、2.29376亿英镑,还是更多?一个人能够买下并享用的船、飞机或房子终究是有限的。
当你的收入在百万英镑的级别加速增长时,各种新的问题将会显现。我见过我的富人朋友在高档餐厅吹毛求疵,只是因为餐具不闪闪发亮;500英镑一瓶的葡萄酒不太对味儿。我曾见证他们为自己梦想的豪宅竣工而等待数年。但最糟糕的是,我见识过继承得来财富的后果。
对后代的影响通常是可怕的。我熟识大约50个继承了足够财富、以至于永远无需工作的人。就我记忆所及,其中只有一个人(顺便提一句,这是一名治疗师)没有被其财富严重“致残”。
其余大多数人从未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过什么–如果他们曾经尝试的话。少数几个人成为不要命的工作狂,寻求超越他们的祖辈,过着乖戾和疯狂的生活。最糟糕的是,他们几乎全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和药物滥用,过着悲伤和情感不健康的生活。
我绝不会说绝对贫穷是通往智慧和情感健康的途径,尽管事实是很多穷国的精神疾病发病率远低于富国。例如,在过去12个月中,只有4%的尼日利亚人患上精神疾病,相比之下美国人的精神疾病发病率高达26%–在各类调查中始终是精神疾病比例最高的国家,尽管美国是最富有的国家之一。问题在于相对(而非绝对)贫穷:我们拥有的越多,跟别人攀比的欲望就越强烈,更容易投入恶性的社会攀比和炫耀性消费。
巨额财富似乎会剥夺所有者及其后代的人生意义。至于这笔资本原本可以服务于整体社会是一个次要的政治课题。我的主要观点是,高净值似乎会带来较低的自我价值感,并且更容易患上精神疾病。(转载自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