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Hz,I love you

周末,在小城市中心的Princess Twin Cinema看了一部歌舞片,想想还真是“怀旧”,现场欢乐的气氛依然还能回味到。

hz-s

然而,这是一部全球首映的新片,公映日期尚在2017年,导演更不来自好莱坞和宝莱坞,而是宝岛台湾。与我,华语歌舞片还真是第一次看。

从上世纪20-30年代开始发展,50-60年代全盛的歌舞片,曾是大萧条时期安慰人心的一剂良药。在大众印象中多为两个“坞”出产,雨中曲、音乐之声、妈妈咪呀、大篷车……载歌载舞的形式对于外在含蓄拘谨的国人略显尴尬,有些难以应对自如;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更何况在如今长相和身材引导消费的商业市场,拍一部歌舞片?!我只能说,导演真的有够胆。

也许,正如魏德圣导演自己说这是–赌博,拿命赌。与其说,拿命赌,准确讲是“才华”,除去市场因素,要想驾驭一部歌舞片自然比其他片种更为复杂,因为制作过程要同时把握好两到三种艺术形式,对导演,对演员,都是挑战。如果没有横溢的“才华”、真心的“热爱”,哪敢有命赌。

回到影片“52Hz,I love you”,第一次看到宣传单页,蓝色、鲸鱼、猫的背影……冷静、感伤和孤独是第一感受,更以为是海洋主题,摒弃任何提前输入,空杯到了现场,谁想一开场被“吓”到了,扑面而来的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伴随着欢快的歌声、热闹的节日场面,色彩的饱和度、对比度、色温……都和预想完全不一样,一时差点被晃了眼。

现在定睛一看,“孤单,只是故事的开始”,这个被印在海报上的句子,感觉是玩心重的魏导在电影之前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留条小线索,一切在开影时让你打开神秘包装“Making fun and surprise”。是的,这是一部温暖和快乐的片子,一如导演在开场前很温柔地说了一个小愿望,希望借北美巡展能募集一些款项,在台湾正式公映时可以邀请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让他们可以在春节走进影院,和家人一起笑,在心里一起唱,过一个温暖而彩色的节日;也一如竭力促成这次活动的台湾同乡会,从前期宣传、售票到现场活动,都能看到照在她们每个人身上的阳光。朋友说,来看一次“I Love you”觉得自己年轻十岁,确实电影里歌声不断,现场笑声阵阵;你看,散场时,大家都是喜气洋洋出来的。

但,对于一个挑剔的观众,我还是有小小的不满足,对于太阳和雨完全不同的爱情和生活观,难道矛盾到了高潮,一切就都化解在一首“芭乐歌”和一个吻里面了吗?

也许,正因为这样的设定,才让我一次次又想起它–“52Hz,I love you”。

1条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