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秦岭南麓的大山深处,山里人纯朴厚道,历史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相互往来不易,养成了好客的传统,至今人们仍然传承这一习俗。家里来了客人,无论亲疏、熟悉还是初次见面,主人都会热情相待,让客人感觉宾至如归。这是一种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情感。

客人来了,宾主喧寒过后,奉茶敬烟,不同的季节,上一些山上产的干果(核桃、板栗)、鲜果(五味子、弥猴桃、野梨子、耙柿子……)、煮苞谷、烧苞谷……招待客人。男主人放下手里的活,陪着客人打聊天,了解一些外面世界的信息,交流生产经验。女主人则下厨,一会儿功夫就给客人端出鸡蛋醪糟或一碗荷包蛋,先作为主餐前的垫底。 家乡的农户都有立春前杀年猪,除了留下过年吃的肉以外,剩下的猪肉全熏成腊肉的习俗。熏好的腊肉悬挂在那儿,长年不坏。来了客人,取下一块腊肉,用炭火将腊肉皮烧焦,温水中浸泡,用刀刮去烧焦的皮后洗净,放入锅中煮熟。腊肉以肥为主,切成筷头厚的薄片,这种三四指厚的肥膘肉,用筷子夹着闪摇摇不弯折,侧面观看透光,吃在嘴里脆脆的不油腻,满口的腊香味。通常用腊肉炒鸡蛋粉皮、腊肉蒸红豆腐、腊肉蒸盐菜、腊肉炒豆食。一会儿功夫,女主人准备出一桌晕素搭配,既有干腌菜又有时令野菜、木耳、香菇和野菌子的一大桌美味。如果有贵客上门,主人家必杀一只鸡,还要炖熏好的腊猪腿(当地叫猪脚棒。因杀猪肘,猪腿上端一尺多长的腿骨连同瘦肉一并带上,近三尺长有肥有瘦,熏制好后,形如树棒而得名)。

客人和家里的长者坐上席位,有客必上酒。过去家家户户种许多苞谷,冬天要自酿一两百斤苞谷酒,就用这上好的酒来招待客人。若遇冬天,先用酒壶把酒煨热。客人、主人、陪客都坐好后,主人要提议先喝三杯,然后所有人按顺时针方向,一人打一个通倌,猜拳行酒令,每人见面,凭拳好坏,共饮半打子酒(一打为十二杯)。这酒已喝得七二八分了,男主人唤出女主人以及家里其他人员,来给客人敬酒。给客人敬酒还有讲究,第一杯让客人喝了算“门杯”,第二杯喝了算“敬酒”,第三怀与客人碰杯共饮。酒量好的客人也架不住多人敬酒,不把客人喝醉,这宴席就散不了,家乡的男人个个都是好酒量,有时喝一场酒从中午开始到子夜还结束不了。 来家乡做客,为了以示主人对客人的盛情,须想方设法挽留客人住一宿,言辞之恳切、态度之坚决,容不的客人不留下。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至深夜。女主人把床上的床单、被子全换为洗干净的床上用品,让客人晚上睡个好觉。

家乡人对客人的热情善始善终的,无论你住多久,离别时主人还要挽留,当然这个时候就是一种礼节。主人全家出动来送行,还要送很远,或过一道山梁或过一条河流,客人一再劝阻,反复说着:“送客千里,终有一别。”这才驻足挥手相送,直到客人隐于山中林间看不见人影了才转头回家。 现在虽说交通方便、资讯发达,家乡好客的传统习俗依然留存着,自家不酿苞谷酒了,可家家都备有一箱一箱的美酒,自产蔬菜不丰,就开车进城购买,做出的农家菜比过去更丰盛了。

有朋来之远方,不亦乐乎。好客的家乡等你来。(2016年9月19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