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阅读Karen Lin在Huffington Post上发表的文章, 或是收听她接受CBC采访,讨论特鲁多总理G20峰会的收效, 有一种非常奇特的感受。你能感受到她正在试图展开一种多维度的对话可能:在语言与语言之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在不同时间轴上,在不同的政体影响下等等。
不同于加拿大其他主流记者的报道,Karen从小跟随父母移民到加拿大,一切移民所拥有的身份混淆,文化碰撞,祖籍国的影响与立场确实还还或多或少存在于她的字里行间。但无论如何,这是一次值得骄傲并庆贺的开端,因为这是第一代移民华人在北美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媒体:Huffington Post发表此类文章,并引发极大反响的有力佐证。
正如标题When It Comes to China, We All Suffer From Myopia所显示的,Karen是以华裔身份开始了这场讨论。 因为事情已经过去快俩月了,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事件:
5月底,中国外长王毅到访加拿大。6月1日与加拿大外交部长狄安会面。iPolitics记者阿曼达•康诺利在记者会上问加拿大外交部部长狄安关于中国的可怕人权记录,中国在南中国海的领土野心,以及最近香港书店老板的奇怪逮捕的问题时,被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打断并指责康诺利对中国及其政策一无所知,并且充满傲慢和偏见。
随后,安大略省国际贸易厅长,陈国治,为中国的人权纪录和王毅做了辩护。陈国治厅长和跟他观点类似的华人朋友们认为,王毅对阿曼达•康诺利所问“不当的挑衅性”问题的指责是正确。他们觉得不仅王毅向康诺利表达他的想法是正确的,他“打断”狄安并重申中国政府的谈话要点、恢复中国民族自豪感的行为也是富有“荣誉”感的。
事隔一个多月后,当网络激战稍稍平复了一些以后,Karen Lin写了这篇文章。了不得的是,它被刊登在了Huffington Post。是的,他们试图弄明白,为什么一个外国记者在对着自己的部长提了一个也许是具有普遍意义和类尊严的问题后,遭到了这样的反应?明明有这种恐慌和无助,当外人提的时候,人们竟然能用科技发展了,经济发展了,能吃饱饭了来弥补甚至制止人们继续追问人权问题,并想当然地归结为狼子野心?
Karen说,“人权问题,在中国很复杂”。这话本来就很复杂。西方人虽然也会佯装点头说,“嗯,很复杂”,但是他们确实很不能理解,同是人类,为什么人类的基本权利还能不一样到“很复杂”的地步,尤其是我们掩掩藏藏从来不说为什么“很复杂”,一副“我们家事,你们就别管了”的样子。但是,很遗憾,人家认为全球化了,那不光是你们的家事,因为这个问题是现时世界的基础,所以要有统一认识。因此,Karen很巧妙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将记者招待会事件与陈国治部长的言论结合,张开了一种探讨语体的可能。她说:当人权问题与中国放置在一起的时候,很不幸,大家都容易患上近视。或者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 “When it comes to China, unfortunately, all of us suffer from myopia”.
Karen提出这个想法的原因是:西方记者想从预设的、符合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心态叙述故事,并且这种立场在过去20年中并无多少没有变化。“From time to time, our journalists want to tell stories from a pre-defined narrative that suits the neo-liberal mindset of the West. That position has not evolved very much over the past 20 years”. 换言之,西方记者的预判没有变化,而中国本身已经在这20年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中国许多知识分子,意见领袖,专业人士,或是很多中国普通民众自己的争取下,人权状况确实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这就成了一个最大的可能性窗口,让我们有一种可能性,重新打开东西方政治文化交流或是交锋时候的新视角。
在9月4日接受CBC采访有关G20峰会和中国人权的问题上,Karen Lin则又用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先肯定了特鲁多总理表面的成就, 接着话锋一转,马上阐述了就业困难,财富分配不均,将会给联邦自由党带来的执政压力。而且总理形式化,空洞化的谈人权,没有任何意义。可以看出Karen Lin作为一个政治新星对政治的敏感度。她非常清楚,什么该说,该怎么说,能说多少。但是这也反应了另外华人,作为少数族裔,弱势群体,想在主流政坛有一席之位,多么的困难。
我同时也乐观的觉得,Karen刻意把有些东西模糊化,反而给所有的人,无论左派、右派,创造了一个更大的讨论空间。这种可能性有了一个很好的反响。文章登出后,西人网友反响十分强烈。几乎清一色认为,我们是时候重新调整视角来看待中国问题了。对于中国人常说的“内政”,加拿大读者们也普遍认为:改变必须来自中国人民的内部力量,而非外在力量的“干涉”。一位名叫Dave Villeneuve的读者说:Karen的文章特有启发意义,依赖外部力量的影响改变恐怕是困难的,希望中国能从内部理顺。Very informative article. It’s difficult to see external admonishments effecting any change in China. Hopefully it will come from within. 当然,有一个情形值得反思,不管是能写英文的华裔移民,还是不能的,一写到这个问题,都下意识仍旧把自己归为中方阵营,我们更注重站队,而不在乎对错。先站队,再辩是非,在海外跟苏武牧羊一样,依旧在自我认同的道路上挣扎着。比如一些看起来是东方面孔的移民也纷纷留言参与了讨论,基本认为西方狼子野心,要求西方管好自己,不要站在高地评价中国。
在Karen的文章中,很显然,她认为“中国政府文革后正式结束“孤立主义的做法”,对西方打开大门。数百万中国人因为邓小平的激烈并积极的“开放”政策在国外旅游、学习。其“意外”的效果是人们目睹了民主治理和公民抗议的模式。从那时起,他们便带着这些“宝贵的学习经验”一起返回中国”。由此中国也想当然地在人权上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但也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是,在此事件中所预设的过去20年中,出国留学或移民移居,对于中国中国大陆本身的含义的是复杂的,除了以学习本身之外,很多是怀揣着权利与金钱,或多或少都有点“特权”的因素在里头。因此,虽然会潜移默化地促进中国人权状况的改进,但由于“海龟”自身携带的特殊阶层印记,在海外“积累宝贵经验”后回国报效的正面因素和平等因素会因此削弱,而往往期待着更大的特殊礼遇。
另外,Karen还提到了在维权道路上走得及其艰辛的“公共知识分子”。她说:
中国的崛起及其糟糕的人权记录吸引着全球的兴趣,却没有人注意到中国实际上的反对派:公共知识分子。中国有着惊人活跃的知识阶层,他们的思想可以对执政的共产党构成严峻挑战。公共知识分子是由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组成:教授,教师,经济学家,律师,电视人物等。
Paradoxically, the power of the Chinese Public Intelligentsia is amplified by China’s repressive political system, where there are no opposition parties, no independent trade unions, no public disagreements between politicians, and a media that exists to underpin social control rather than promote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Intellectual debate in that world can become a surrogate for politics. On a daily basis,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goes on to Weibo (Chinese version of Twitter) to openly discuss the concepts of civic discourse, accountability, democracy and free elections.
无可否认,公共知识分子在互联网传播越来越主流化以来,迅速成为了在新闻相对不够自由时代和地区的意见引导者。这也基本符合在信息不畅大环境下,人们更容易接受来自私下传播消息的特征。但互联网的“匿名”特征,虽然赋予了一部分自由,但也同时带来了密密麻麻的匿名管制。微博,中国Facebook,也由此逐渐淡出重要舆论传播领域。比如,Karen 所说的这些”公共知识分子”,在近些年不断被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官方论调妖魔化。他们基本被塑造成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中有嫖娼的,有造谣的,有真的,有假的,有为了利益向国外势力低头的,有猥琐狼狈在国家电视台公开认错的,有忽然消失的。这些人,要么接受“浮士德”的合约,成为传授“宝贵经验”的人,要么几乎被描述为社会良心和道德的最低洼地区。而正因为这样的混淆是非,道德绑架,也在某种意义上削弱并伤害了社会良知与公共区间的公平正义,容易颠倒大众社会道德判断,引导民众彼此互害,往腹黑,厚黑及利己主义发展。
你其实可以通过Karen Lin写的这些文章,看到她的企图心。她似乎要走一条以前华人不太敢走,而且也没有走过的路 :她要用自己的论述,逐渐的来改变主流社会对华人社区的看法。她,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重新塑造一个对我们华人有益的,平等的对话环境。在社区里, 你不太看的到Karen Lin 和政要吃饭合影的照片。 但是你却可以常常看到她和政要交谈,辩论的场合,你还可以看到她频频在基层认真的办了一场又一场的社区活动、慈善活动,和她的选民,而且是不同肤色,不同族裔的选民,近距离的接触。是的,华人,插花式的从政方式, 基本上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 我本人在国内媒体多年,来加拿大也不短,我的观察就是华人政,商,媒不断的近亲繁殖。不仅没有达到反哺海外华人的作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观察Karen Lin的言行,你似乎可以隐约的看到她背后的团队。这个团队,对主流媒体的游戏规则似乎了如指掌, 他们似乎更懂, 在我们华人没强大之前, 怎么让这个社会的其他人,更愿意接受华人。我相信, 我们不太可能看到Karen Lin 哪天在一个活动上高喊 “祖国万岁”或者“中国最好向加拿大输送一亿移民”。但是, 我坚信,我们一定会看到Karen和她的团队,认真地,默默地培养,辅导新一代有意愿从事公共事务, 政治的华裔青年,乃至其他族裔的青年。在这点上,Karen的确是华裔社区不可多得的青壮世代的代表之一。
确实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确实还需要很多声音被大声说出口。在此之前,希望“南方周末”的雅典,不只是一个心理治疗室里的假人而已。(文/刀尖上行走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