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教具之六:铃

过去中小学无论学校规模大小,必有一个或铁或钢或铜的铃,它是对全校师生发出行动指令的工具。教师教育学生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打什么铃,办什么事嘛!”通常,放学、上操站队集合铃声为:“铛铛铛……”打得急促而连续,视学生到场情况而定打多少下;上课预备铃声为:“铛,铛铛,铛,铛铛,……”一长两短三或五个周期就行了;一分钟后教师进教室的铃声为“铛铛,铛铛,铛铛”两短声连在一起,只敲三个周期;下课铃声则为“铛,铛,铛”三个长音。

我上小学时,校园正中为会议室,在砖木结构的房檐下,用铁丝吊着个圆桶式铁铃,铃声清脆,有穿透力,我家离学校有半公里远,学校的铃声在家里都听得清清楚楚,每次放学铃声一响,母亲就把饭菜摆在桌子上,我们回家书包放下就开始吃饭。在县中上中学时,进校门第一排平房前有棵碗粗的柏树,上面挂了一个口径有品碗口大的铜铃,铃内有一铃锤,下面系着一根长长的细线绳,下端绑在树干上。有一专门打铃的老校工,这棵树正对他住的房门,他常坐在门前的藤椅上,窗台上放着一个马蹄钟,一到点他就起声去打铃,有次看错时间把铃打错了,学校领导批评他,他不接受,背过身就骂人。他敲着铃一直到他退休,他是一个独人,就由外甥顶班继续打铃。

上师范期间到一所九年制学校实习,也是在校园中心位置平房檐下,用铁丝吊着一个两尺长的钢轨型的铁件,两端各有一个刀把粗的圆孔,上端那个孔系铁丝,下端那个孔正好把打铃的小榔头把插进去。铃离地面有五六尺高,取放榔头都很方便,铃的音质有脆脆的钢音。尽管早已听惯了学校的铃声,都习以为常了,可真正了解铃声含义还是从实习开始的。刚参加工作也是在一所九年制学校,全校十七名教师,轮流值日,谁值日谁就负责敲从起床到熄灯的铃。放学集合整队,总结一天生活和学习,填写值日志,把夹有值日志的讲义夹、马蹄钟交给第二天值班的教师。由于是刚参加工作,校长给我讲了如何打铃的知识,并了解了学校这个铃的历史。原来,六十年代初,一架小飞机失事后,有人拣回一个零件,一指厚三指宽、小脸盆大小一个圆圈,上面有多个小螺丝孔,边缘还有向一侧弯曲螺杆。这个铃敲响后非常悦耳,像件打击乐器发出声音。打铃很重要,指挥全校师生的行动,必须认真负责做好这一天的值日工作。

八十年代中期,我到县中工作,这是我的母校,当年我上中学时的那个铜铃早已不用了,在学校教学楼、实验楼、生活区等多处装了电铃。打铃的校工到点按一下开关就行了。再过了几年,有了电子自动打铃仪,到了点电铃就自动响了,只是从电铃声上无法区分是什么铃。有了这套装置,无需打铃的校工,他便改作其他工作了。我当了校长后,一次问保管:“学校那个铜铃还在不在?”他说:“在库房放着的。”我让他取出来交给教务主任,并对教务主任说:“把这个铃放你们教务处,若遇停电、考试需要区分时段时,就把它挂在门前的雪松树上,由教务干事来打。”我还把不同指令如何敲铃都给他们讲了。这几年县上大工程多,常常因改线路而停电,这个铃还是发挥了作用,只是他们用的时候少,预备铃打成下课铃,下课铃打成上课铃的事时有发生。

听说外县有所名校高中,现在把三十年没有用过的大铜铃又重新挂起来,恢复过去的铜铃声。这种铃声的指令效果的确实比电铃好。

五年前,我们学校也不用电铃了,用了更先进的校园广播系统,用音乐代替了单调的电铃声,广播系统在关键时段还有温馨的提示话语。这正是:

铃声铛铛响学堂,指挥师生教学忙。
继承传统育英才,聚精会神为图强。(2016年2月9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