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春,我师范毕业到山区一所九年制学校任教,那时全校有两块钢板和两个钢针,一套在校长那儿放着,另一套在教导主任那儿,哪位教师需要用就到教导主任那儿去取。若遇期中、期终考试,钢板、钢针忙不过来时,也可以把校长那套借出来。这所学校很小,一个年级一个班,学生三十名左右,我代了五年级、七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命好试题后,我从校长那儿借出了钢板和铁笔,校长知道我要刻制两套试卷,便从装蜡纸的纸简给我数了六张蜡纸,并说:“你第一次刻蜡板,容易出错,我多给你取两张。刻字时手法轻重要一致,学刻仿宋字,晚上静下心来,慢慢刻吧,纸不够了再来取。”那时乡上的电不正常,电压又低,再大旳灯泡挂上去也是一个红砣砣。那天晚上,我把学校发的罩子灯添满煤油,上面有电灯,下面办公桌上点着煤油灯。先把办公桌清理干净,沏一杯茶,把椅子面垫高,为避免别人打扰,门也闩了。
第一次刻蜡版,既兴奋、激动,还有点紧张。我就先打量钢板来,它是一块二寸宽、十六开纸长、筷子头厚的钢板,两端各用一小螺丝钉固定在一个六寸宽、一尺二寸长、小指头厚的木板镶嵌在钢板四周。钢板两面都可以用,一面是细细、浅浅的斜纹,另一面是细细的布纹,刻仿宋体通常都用布纹这一面,时间长了,铁笔就把细密的布纹刻平了,这时就不能再用了,要更换一块新钢板。而铁笔是由钢针头和笔杆两部分构成,钢针头用一段时间,被钢板磨损得太粗了也要换新钢针头,一般一个笔杆有备用的好几个钢针头。一张蜡纸为八开白纸那么大,上面有与方格稿纸一样的黑线方格,薄薄的透明纸,正反两面都有一层薄薄折,非常均匀的蜡,三样东西配套使用。
我是上小学五年级时,从读小说《红岩》中知道,中共地下党员陈岗是用钢板、铁笔刻蜡版,编印《挺进报》的故事,当时就想像钢板、铁笔和蜡纸的样子,现在这几样东西就在我面前,并且我将亲自动手刻制蜡版。当我在钢板上铺好蜡纸,拿起铁笔刻字时,手还有些微微颤抖,拇指、食指、中指握住铁笔,用力刻下了“五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卷)”字样,看了看比我的平时写的钢笔字要好看一点,一鼓作气把试卷的蜡版制好。因无制作蜡版的经验,怕浪费了蜡纸,没敢刻制七年级试卷,等到第二天在油印机上印出来看看效果再说。第二天早读时间就去油印,刚印了三张拿起来一看,顿时有些沮丧。原来刻字时,劲用得太大,无名指和小指本应悬起来,我却用它们支撑手掌,这两指在蜡版上画出了一串、一串的指甲痕,也印在了试卷上。制好的蜡版不能用了,要重新刻制。可两手指不支撑手掌,落笔时位置总拿不准,还得用它们来支撑,那又如何不留下指痕呢?我想到用薄纸板压在蜡纸上,垫在手指和掌跟处,果然这一问题解决了。一段时间后,刻蜡版就自如起来,刻出的仿宋字体也越来越像了。
八十年代中期,进修毕业后分配我去县中任教高中数学。县中条件好多了,每个教研组有几副钢板、铁笔,蜡纸放了几筒在那儿,用时想取多少取多少,高三毕业班的教师人手一套钢板、钢针和一筒蜡纸,刻制检测题的时候非常多,个个都是刻蜡版的高手,字刻得好看,轻重合适,制作速度快,印制几百张,蜡版都不会出问题。
九十年代初,我校五位同仁创办了一份油印小报《五味园》,黄、李两位语文老师写散文,索老师是物理老师,善写随笔,教生物的周老师写科普文章,我是教数学的,就写点指导学生学数学的文章。这份八开四版的小油印报全是我们五人利用星期天编写、刻印,出了三期后,学校购置了一台誊印机,用碳素墨水笔直接写到白纸上,机器扫描制版,印多少份,只需把数字输入就印出来了。《五味园》办了八期后,李、周两位老师离开学校到外地去了,报纸也就停办了。
到了世纪末,电脑普及了,教师都用电脑制作试题(卷),很快钢板、铁笔和蜡纸淡出了教师们的视野,成了远去的教具。钢板是好钢制成的,有人拿它去铁匠铺打菜刀,据说好用得很。我保存的钢板、铁笔直到四年前,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建校史室,放在了展柜里,现在一些八零后教师在校史室里看见它,还不知那是干什么用的。
钢板铁笔刻蜡版,油印试卷不简单;
试题常练不畏难,桃李满园出才贤。(2016年2月8日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