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缺树

现代城市从物质、精神文明层面看都十分发达,也很完备,但缺少的东西也很多,如宁静、淡定、富含氧离子的空气、蓝天白云……尽管街道两旁、小区空地、道路绿化带都栽植了不少的树,甚至有移来的大树,可我认为城市最缺的依然是树。

我是生长在群山之中,也可以说和树木有种特殊的情感。这么多的树,山里人还是不嫌多,房前屋后还要栽上树,家家院子里都要有几棵或果或花或材的树。有了树家里就有了生气,孩子们就有了童年的回忆和自己的故事。有了这些树,家里就有收获的喜悦,丹桂飘香时节,满室生香,绕梁数日。屋后的椿树、柏树长大后成可用之材。人死后,葬在青山之上,树丛之中,家人仍然不忘在墓周围植几株松柏去陪伴,看见这些松柏似见着故人一般亲切。

人类本就是从树上走下来的,在基因里对树存有依恋,就因为依恋程度太高,对树木砍伐过度。在几十年前,住的房子、用的家具、走的桥、取暖烤火、烧火做饭、劳动工具,就连人死后用的棺材,哪一样能离得开树木?人们总以为森林里的树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这样的错误的认识,早已让我们吞下了苦果。

实际上大量砍伐树木,在历史上就造成了灾难。过去就有八水绕长安之说。长安这块厚土曾有八个朝代在这儿建都,最后为何迁都去了别处?我在一个资料上了解,迁都的原因是当时长安缺水。那时长安皇城已有百万市民。缺水,对一个百万人的城市来说就是灾难。八水绕长安怎么会缺水呢?原因就是秦岭北麓的树砍完了。没有了树的山脉哪儿能蕴藏唅养的住水呀!改朝换代,破坏性衱大,都把旧宫殿一把火烧了,重新建规模更大的皇宫。修养生息久了,有了财力又去建更奢华的宫殿,那要砍伐多少大树呀!百万人的城市,平日烧水做饭、冬日取暖烧炭,又要用去多少树木呀!今日,我在渭河边见了一处古码头遗迹,几百米宽的河道上,露出水面的木桩一人多高,顶部是被火烧过的痕迹,脸盆粗的树桩,一排达二十多个,三米多远一排,要用多少棵大树呀?当时木桩上必定还有密密的木梁,木梁上铺一层厚厚的木板,又要砍多少棵大树呀?八水之上又建了多少个这样的码头,哪又要砍多少裸大树?水运这么发达,水面上行驶的船有多少条,造这些船要砍多少大树呀?这个迁都的原因我相信。

现在城市的骨架越拉越大,生话在城市的人越来越多。有了钢筋、水泥、塑料以后木材用量减少了,可耕地上没有了树,取而代之是高楼大厦这样水泥森林和水泥地面。都知道树木晚上吸入二氧化炭,白天释放氧气,还能吸附灰尘,树木少了空气质量就不好。目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没有哪座城市能逃过雾霾的祸害,于其说是雾霾祸害人,不如说是人自己祸害了自己,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我们把树砍多了造成的。

现在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城市里也在植树绿化,可又有两个问题:栽小树吧,长得太慢,都想让它一夜之间成大树,可毕竟十年树木啊。栽大树吧,只能从森林中去移植,所谓的大树进城,小树下乡。可大树的总数并没有增加,城里多一棵,森林里就少一棵,在搬运中甚至要破坏若干棵。刚栽下的大树,为保证它能成活,要裁掉树上的枝枝桠桠,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桩,要它长得枝繁叶茂还要好几年。

城市里树少了,只有在街道两旁的人行道上栽绿化树。人行道本来地方就小,还要给路灯杆、电线杆、网线杆让路,都希望看到更多的绿色,于是就有了楼房立面做的水泥假树、把电杆伪装成冷杉树的钢筋水泥假树,远远地看着像树,可它们没有真树的功能,再多也只能是让我们享受一下树的美丽和动人之处,不过有总比没有好。可城市缺树怎么办呢?(2016年5月2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