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品位

我是饿着饭长大的,可是八零后、九零后的人没有饿饭的经历,不知道长期在饥饿线上挣扎,那种对食物的渴望是什么感觉。都说过去愁还有什么可吃的,现在却愁有什么更香的可以吃。

我血糖偏高,有一次听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大夫说:“我们这一代人,过去日子太苦,缺吃少喝,普遍营养不良,现在条件好了,营养过盛,高血糖就出现了,这是我们的肌体对高营养的不适应。下一代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高血糖了,他们从出生开始,一直营养丰盛,肌体完全适应了这种常态。”

可我发现,下一代人的饥体里记住了上辈人缺吃少喝的信息,爱吃、贪吃已经渗透到他们骨子里去。为什么这么说呢?每到吃饭的点,大小餐馆,食客暴满,这可以理解,“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解决人体之需嘛。

可是有两种现象令我费解:一是大小景点,全成了卖食品的场所,游客是来看人文、自然景观的,不是来参观食物“大观园”的。如媒体报道的北京南锣鼓巷,游客本是去欣赏老北京传统文化街景,游人如织,可渐渐地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全是搞餐饮服务的了。再如咸阳礼泉袁家村也是一个很热的景点,游人应该去欣赏关中民俗文化、新农村建设,让游人在这里能望得见乡愁,结果,映入眼帘的全是各种小吃店,其它景观还真没看着。难道说,出发去旅游时都饿着肚子,就是冲着这些诱人的小吃去的不成?我们过去把一些副食品称“吃货”,现在把爱吃食物的人称为“吃货”,旅游的人中“吃货”这么多,很难想象。

二是每到春、夏、秋季,夜幕降临,大街两旁卖吃食的小摊点都支起了简易的锅灶、火炉和就餐桌凳,生意还出奇的好,串串香、烧烤、小火锅、手擀面、馄饨、热面皮……个个摊位前都坐着“吃货”。我仔细观察,卫生状况堪忧,如刚收了钱找零的手又去揉面,都知道流通的纸币上细菌多,怎么吃得下去呢?刚吃过的碗,揭下塑料膜也不清洗,放在脏兮兮的水里浪一下就取出,又铺上塑料膜装食物给了另一顾客。吃完的小火锅,倒掉汤汁,锅也不洗又盛着火锅汤给另外的客人端上去了。拿了其它物品的手又去抓熟食。我没有洁僻,可看到这些不卫生的现象,我是没了胃口,你还能吃得下去吗?难到这些“吃货”都没吃晚餐,还是在夜摊上请客呢?这些夜摊上的“吃货”大都是年轻一代。

习近平主席访美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私人庄园接待,米歇尔夫人还亲自下厨,那是一种最高规格的礼遇。家里来了客人,我也喜欢在家里做上几样家常菜招待客人,不是说怕花钱,尽管家里的菜没有酒店那么多的花色品种,这种家常菜能体现主人的一份情谊和用心。说真的,酒店请客实际上很简单,主人少了许多麻烦,可给人的感觉就是为了吃顿饭,成为一种应酬。“有饭吃的人吃请是给面子;没饭吃的人吃请是叫花子。”

既然现在年轻人,不爱亲自动手烧菜、做饭,喜欢在外面吃饭或请客,那就应该到正儿八经吃饭的地方去,而不是街头巷尾、旅游景点去吃饭。要找干净卫生、环境整洁的地方,吃出品位、吃出情趣、吃出健康来。(2016年5月1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