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词造句

我不是学中文专业的人,文字功底也不厚实,对遣词造句更是没有研究。一个学数学的人,尽管遣词造句都不过关,却喜欢写点小文章。

记得文革期间上小学三年级时,遇到一位水平不怎么高的语文老师,他姓张,听他讲课人没精神,就像听催眠曲一样,让人昏昏欲睡。有一节课的课文里有“心甘情愿”一词,他讲解时,我就没有好好听,他让我们用这个词造句,还要提问,结果抽到了我。我在黑板上写出:“心甘情愿——美帝国主义应心甘情愿地滚出台湾!”看到我造出这样一个句子,张老师愤怒了,让我站在教室前面,并指着我的鼻子非常严厉地说:“美帝国主义霸占了我国的美丽宝岛——台湾,他能心甘情愿地滚出去吗?你把他们想象得太好了。你这样说美帝国主义,你的阶级立场站哪去了?你出身地主家庭,难道还想让我们回到旧社会去吗?你给我好好写检讨,深刻认识你的错误,要在全班同学前作检讨。”当时,把我给搞懵了,我还真不知错在哪儿了,县上到处写着“打倒美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必须滚出台湾!”的标语。这个检讨我怎么写,怎样去认识自己的错误?这给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中午放学回家闷闷不乐,心事重重,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吃饭时,父亲发现我有心事,就问起缘由,开始,我还不说,三问四问地,我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说了老师让我造句造错了事。父亲先批评我上课不专心听讲,接着叹了口气,对母亲说:“造错了句子纠正一下就行了,对一个才十岁的小孩咋能这样上纲上线呢!”母亲对我说:“不哭了,先吃饭,下午我去找张老师给他解释一下。”母亲到学校见了张老师,给他承认错误,可他态度依然很强硬,三言两语便与母亲发生了争执。校长听见后,走过来劝母亲先回去,他来处理这件事。过了两天,学校放了夏忙假,收了忙假,张老师再没回学校上班,同学们传言张老师出车祸死了,实际上他是有了大病,请了长假。我们语文老师换成了一位受学生爱戴的姓曲的女老师。从那以后,语文课成了我最爱上的课,那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现在我觉得,常用的词,它是中性词、贬义词、褒义词,还是谦词、敬词……要搞清楚,遣词造句还是要力求准确。特别是电视新闻里,更是要反复推敲、斟酌一下。比如,前几天南方部分地区遭大暴雨、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的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央视新闻主持人在播报时,常用“××地区,今天迎来了大暴雨、大风和冰雹强对流天气,造成××灾害。”我认为用“迎来”一词似有不妥。遭受自然灾害,是件很不幸的事,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怎能用“迎来”呢?似乎给人一种“等待”、“盼望”、“欢迎”、“迫不及待”的感觉。观众们也知道主持人不会是这种心态,但遣出这样的词,客观上是这样的效果呢。如果把“迎来”换成“遭遇”,就给人一种不同的感受。还有,时常听到“迎来”了“××台风……这是前方记者发回的报道。”“前方”这样的词,是针对战争而言的,何不用“现场”来替代“前方”呢!

再次强调,我不是搞文字工作的,我在上小学时就吃过不当遣词的亏,现在所写文章里也往往有遣词造句上的错误,像我等之辈遣词时,词不达意,让人听了笑笑,说我水平有些低而已。可是,那些搞文字语言工作的人,特别是新闻媒体工作者,在遣词造句上那便是马虎不得,写在纸上是个人问题,播报出来就成社会问题了呀!(2016年4月20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