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臆想

今天是愚人节,这是西方人过的节日。近些年,国人中的年轻人也过开了。外甥这人实诚,昨晚单位同事发给他一条微信,让他明天早晨提前半小时到公司,全体员工参加升旗仪式。开始他还信以为真,忽然想起明日是愚人节,这是不是愚弄他的?他又发了条微信,意思有点纠结。我在他发的微信下的评论里写了:“明日只是西方人的愚人节,既不是我国重大节日,又不是星期一升旗日,不可能举行升旗仪式。”发给了他。

我这个年纪的人,从不过洋节,也没兴趣探究“愚人节”的来历,凭我臆想,西方人的文明程度也是蛮高的,决不会设立一个愚弄人的节日吧!能上当受骗,搏他人一笑的人,都是实诚人,也是相信人性本善的人,这样的人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对这样的人,若设立一个专门的节日,让人去愚弄、讥讽、嘲笑他们,那简直是对人类道德、良知的愚弄和嘲笑。

愚人是愚昧、愚钝、固执的人。这个层面的人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的弱势群体。按照我的理解,过去妇女地位低,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受社会歧视,设立了“三八”国际妇女节;儿童在战争年代受伤害最大,贪穷、饥饿、疾病、贩卖人口往往他们是受害的最大群体,为此,设立了“六一”国际儿童节。过去我国教师地位低,时常遭到不法分子的伤害,还常常领不到微薄的工资,福利代遇更是少得可怜,许多优秀教师和不优秀,但有好的人脉关系的教师都纷纷跳槽,跑到行政单位高就。国家为了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九月十日被确定为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无一不是为了提高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员的社会地位,改变他们生活现状,引起全社会对这些群体的关注而设立的节日。照这一思维方式,设立愚人节,理应成为提高全社会对愚人的关爱程度,举社会之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条件,弘扬扶弱济困的善举才对呀!

我上小学时,文革开始不久,学习任务是背涌毛主席所著的《老三篇》,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思”和“愚公移山”。在那时,我知道了,“愚公”要立志祖祖孙孙坚持不懈地移走挡住他家出路的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智叟就耻笑愚公。最后愚公感动天人,背走了两座大山。任何事没有发生之前,都是有可能出现期望的结果。智讥笑愚,事实却讥笑了智。

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欺骗和讥讽、嘲笑,再说愚和智也是相对的,我们欺骗别人,愚弄他人时,也可能被别人欺骗和愚弄。那种感觉很不爽!如果是这个意义上的节,还是不过为好。(2016年4月1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