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湖诗话:郑板桥“爱人”诗

世人都知道郑板桥诗书画“三绝”,但是具体好在哪里,往往见仁见智。徐悲鸿曾在郑板桥的一幅《兰竹》画上题跋 :“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徐悲鸿先生堪称郑板桥的真正知音,一句“寓仁悲于奇妙 ”,不但概括了郑板桥艺术人生的整体风貌,也道出了板桥诗词的特点、亮点。

“仁悲”即“仁爱之心”“慈悲为怀”,是人类道德精神的最高境界和人性中最闪光的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精华。先贤圣哲都高度赞扬这种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孟子将其总结为“仁者爱人”。

读板桥诗抄,读者不难发现,其字里行间充溢着一股浓郁、温馨、超越阶级等级的“爱人”之情。板桥坚信“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所以他爱父母,爱妻子,爱兄弟,爱子女,爱乡亲,爱生活中自己接触到的几乎所有人:农夫、渔夫、樵夫、和尚、道士、尼姑…… 甚至对入室行窃的小偷,板桥先生竟然也不恼怒呵斥,反而“赠诗一首”,并且细心叮嘱–

秋风瑟瑟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腹内诗书存万卷,囊中金银无分文。
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
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光奔豪门。

板桥在和家人商量买房时,大家都认为地点太偏僻的宅第不安全,容易失窃。板桥却说:“盗贼亦穷民耳,开门延入,商量分惠,有甚么便拿甚么去; 若一无所有,便王献之青毡,亦可携取质百钱救急也。”

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令时,乡绅捉来一对私通的年轻和尚尼姑,要求治他们的罪。但板桥通过讯问了解他们确实是真心相爱时,就当堂宣判二人无罪,立即释放,并特许他们还俗结婚。此事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板桥亦有诗记之–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桥。

实践证明,一个对社会和他人充满爱心的人,大多在童年时期享受到亲人的关心爱护。反之,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仇恨、斗争、猜疑、倾轧、诬陷、迫害……的氛围中,长大以后性格品质必定会带上相关阴影和烙印。板桥幼年丧母,家境贫寒,靠乳母费氏打零工抚养才得以活下来。饥荒年月,费氏坚持不离开郑家,宁可自己挨饿,也要省下钱给小板桥买吃的。每天清晨老人背着板桥到市场上,先用一文钱买一只饼放在他手上,然后才去干活……板桥做官后发自内心地怀念和感恩,在《乳母》诗中慨叹–

食禄千万钟,
不如饼在手。

板桥深爱的父母和前妻都因贫病过早谢世,没能看到他“金榜题名”。他在考中进士后作《得南闱捷音》一诗,对逝去的亲人深表哀痛–

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
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
他年纵有毛公檄,捧入华堂却慰谁?

板桥老年得子,欣喜之余,对儿子寄托了极大希望,在教育方面也付出很多心血。但五十多岁时独生爱子不幸夭折,他悲痛欲绝,含泪作《哭儿五首》,在诗中想象和担心孩子幼小的灵魂遭受到其他恶鬼的欺负–

坟草青青白水寒,孤魂小胆怯风湍。
荒涂野鬼诛求惯,为诉家贫楮镪难。

这类感情真挚的诗及背后的故事都令人唏嘘、不忍卒读。

板桥虽生活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却具有难能可贵的平等博爱精神,他曾借咏竹诗明志:“两枝竹竿冲云霄,几片新篁倒挂梢;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板桥在外客居或仕宦时,堂弟郑墨在兴化老家主持家计,弟兄常常互通音问,纵淡人生,讨论学问。在家书中板桥反复叮嘱堂弟,一定要善待穷苦乡亲,不能因为自己是“干部家属”就有优越感歧视别人,更不能仗势欺人。《板桥家书》中有一段话特别令人感动,抄录如下:“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

一碗热粥,一段家书,显示了板桥金子般的爱心。

清朝吏治腐败,官员几乎无人不贪,所谓“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但板桥绝不同流合污,他清廉刚正,同情怜悯底层劳苦大众,为官一方,想尽方法造福于民,甚至不怕得罪上级,堪称“爱民如子”的清官、好官,这些在他的诗词中都得到了生动反映。传世名作《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这类诗词的典型代表–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灾荒之年,板桥在没得到上级许可的情况下毅然自作主张,开仓放赈,救活了无数百姓,结果被迫罢官还乡。

《板桥家书》中有一句警世之言“读书明理,做个好人”。板桥严正指出,读书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

纵观历朝历代的大小官吏或“人民公仆”,许多人也许能够做到“读书破万卷”,也许具有“博士”、“专家”、“导师”、“领袖”等头衔,但是真正做到像郑板桥这样“仁悲”的去爱他人,首先是爱普通劳动人民,确实是凤毛麟角。(文/李珂)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