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于1954年10月的西安市华侨商店(原名中山百货大楼)是建国后西安市第二座新建的大型百货商店(第一座为1952年1月3日建立的解放商场)。不仅修建的时间早,而且地理位置处于西安市黄金地段的东大街,北望陕西省人民政府,西望钟楼,东望东门,南望文昌门;当时又是繁华的东大街上最高的一座著名的建筑物,因此身份显赫,地位特殊,被称作“西安市的窗口单位”、“城市的符号”。
80年代以前她一直是西安城内三大百货大楼之一,另外两座大楼分别是民生大楼和解放大楼。80年代后,更名为“华侨商店。”这座位于东大街黄金地段的大型百货商场与2011年8月份因街区改造走完了56年的风风雨雨。曾经的辉煌,曾经的萧条,都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
华侨商店曾经是西安市商业界一颗璀璨夺目,光华四射的明珠。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年代这座大楼每天都有上万人进进出出,拥拥挤挤,人头攒动。每逢周末这座大楼门前的街道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好像蒸锅里的沸水时时刻刻都翻腾着滚滚热潮。同西安市其他几座百货大楼一样是大大小小商品的聚集地和集中营,大到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小到针头线脑、扣子、拉锁……人们生活中必须的日常用品在这座大楼里都能买到,尤其是新上市的紧俏商品,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经常缺货,断货供不应求。我的父亲为了买一台落地风扇曾经排过5个小时的长龙队。那些年代商业鼎盛,能在这座大楼里工作是一种荣耀和骄傲。
然而九十年代初,我在这座大楼里工作的时候,因为新型民营仓储式购物商厦、连锁超市的兴起,国营经济就开始下滑了。虽然1993年后企业推行租赁联营模式曾经出现一反常态,回光返照的景象。但1996年后,国有经济被市场经济冲击的行将末路。华侨商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萧条,冷清,很少有人光顾,即便是星期天顾客也是寥寥无几能够数得清的。这座大楼也因商业凋敝而打不起一点精气神来!就连楼上保安喂的几只鸽子都无精打采不想到云天里搏击,整天在房檐下忧伤郁闷。楼上的门窗、桌椅也是东倒西歪,缺胳膊少腿,残破不全。为了美化市容,98年左右西安市政府扶持了一面电视广告墙遮挡住了灰暗的水泥墙面,积满灰尘的玻璃窗,破破烂烂的门面。可是不知何时这面靓丽的现代化电视墙从华侨商店大楼上悄悄的隐去了,那些令人心酸的破败景色又都凸现出来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中。位于西安市黄金地段东大街的华侨商店曾经的风光和辉煌已是荡然无存。原本坚固雄伟的百货大楼也被四周新盖起的豪华前卫的高楼大厦比的矮人半截!
企业经济效益不好,起死回生的最好办法就是寻找商机和减轻负担。1998年商店大批大批的青工离开商场自谋生路,我也从营业部主任职位上卸任随波逐流到广阔的天地中寻觅属于自己的空间。最终以文字为生,在文字中痛苦,在文字中心悦。浮浮沉沉,起起落落都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使得日后的我变的宽容起来,谦卑起来,坚强起来,成熟起来。
回忆过去,往事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华侨商店毕竟是我工作的第一个单位。商店老了,走过了56个年头的的风风雨雨了;我也老了,我陪她走过19年一个漫长的岁月,也人到中年了。可是飘扬的长发,飞起的裙角青春时代的故事依旧在梦中舞蹈,虽然逝去的时光无论如何都追不回来了。到如今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熙熙攘攘的世界里心满了又空,空了又满。有时伏案哭泣,有时对酒当歌,有时临床听雨,有时对月怀人……总而言之生活越来越美好,心里更多的是知足和幸福,喜悦和温馨。回首华侨商店的历史,回首西安四条大街的历史也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早在2011年东大街改造之前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都已旧貌换新颜。西大街的风格是仿唐建筑一条街。古香古色、大气豪迈;南大街的风采是现代豪华。琼楼玉宇,大商店,大银行遍布其中;北大街的风格是宽阔明朗。道路宽阔,地铁施工,一幅幅欣欣向荣的图景。东大街是最后一个改造的工程了,改造前的东大街道路狭窄逼仄。公路上自行车、三轮车、机动车,路上行人你争我抢,天天堵塞。改造后的东大街实现了六行道,道路宽阔,设施规范。机动车、公交车各行其道,交通安全,畅通无阻。我怀宽慰,高兴满意。在华侨商店旧址上一座6层高的焕然一新的现代化大型商场——群光商场拔地而起,辉映古城。
路在脚下,全面改造后的东大街前景无比辉煌,据说一个堪比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南京路的西北第一商业金街不久将会出现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