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物关系之复杂,可以说是舞台表现的最大挑战。穆英子的父母亲都在文革中惨遭不幸,寄养在工人家庭。穆英子与秦田两小无猜,有过青梅竹马的情谊,小小的穆英子甚至就立志要嫁给秦田。但文革粉碎她的生活,她的父母为了保护秦清付出生命的代价,穆英子失去家庭。回国探亲的秦田发现穆英子已经出落成美丽的大姑娘,但却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这个他一直牵挂的少女已经堕落,这让他痛不欲生。
而与伍芳轰轰烈烈的英伦之恋,也非常特别。二人虽然同来自中华文化背景,但一个是国民党的后代,一个是共产党的子弟,他们成长的年代,经历了完全不同的社会经验和家庭经验。在他们热恋的二年多时间里,各自的历史,特别是秦田的背后的历史一点点涌动出来。对于伍芳来说,秦田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文化,那是共产文化培养熏陶出来的青年,而共产文化对于台湾人来说,无异于洪水猛兽。伍芳显然是怀着要了解那种文化中的人的冲动接近秦田,虽然二人一见钟情,但在进一步的交往中,都发现对方在内心深处文化和经验上的冲突或不协调。不适应的秦田,他从伍芳的虔诚信教的行为中,去反观自己的无神论者的心态。表现在舞台上,许多跳跃性画面与舞蹈就交错进行着。一边是美丽的伍芳,富有、成功、幸福都摆在他面前;另一面是堕落的穆英子,那是需要他拯救和超渡的。
第四,所涉及到的宗教信仰众多,在舞台上出现过佛教、天主教,甚至伊斯兰教的画面(这无疑是编剧和导演对原著的添加,因为从小说原著的内容介绍,以及本记者对原作者川沙的采访谈话里,小说并不涉及天主教以外的宗教。)。秦田迷恋的二个女性都向往天主教,梅姨与天主教神父沙圣焕偷情,由此带出了早在秦田少年时代他就接触到西方的天主教,小说不断地思考天主教表达的那些教义对人的精神救赎的意义。也写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导致沙神父自杀,这种描写显然也带有象征性,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西方的基督教对立起来,基督教讲述的仁慈博爱的最后一点火种在中国的文革期间熄灭了。小说的另一位女人伍芳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秦田经常随她参加礼拜活动。然而小说中的男主人翁秦田,却是莎士比亚中的哈姆雷特般徘徊于天主教门槛边缘,在信与不信中直到故事末尾,在小说结尾处,秦田最终在耶稣和毛泽东之间仿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