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龙的节日

–世态滔滔洋洋兮,龙凤蹈浪高举

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庞进,日前与王盛华、姜波、王即之等学者出席在西安培华学院举行的“国学公益·青春校园·端午专场”活动,同西安国学公益研习会会员及该校师生一起诵读《离骚》,接受礼赠精制端午香包,参与研讨,现场创作《乙未端午》骚体诗,曰:“诵《离骚》之声声兮,屈子啸叹如临。获香包之灿靓兮,邪晦却然远遁。水乡赛事正酣兮,似闻棹鼓骤急。沧桑变幻几多兮,古贤精魂不死。世态滔滔洋洋兮,龙凤蹈浪高举。”之后为培华学院题词“腾龙起凤”。

庞进指出,端午是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节日,即龙的节日。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很丰富,但主要是纪念屈原、吃粽子、龙舟竞渡三项。三项民俗都与龙有关。

p20-1

庞进说,屈原的行政职位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夫,而他更让人纪念的身份是诗人。屈原不但有忧国忧民的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有执着求索的精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还有浓郁的龙文化情结。《楚辞》中涉及龙文化(包括龙、蛟、虬、螭)的诗句共有二十三条,而屈原创作的就占了二十一条。如:“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驾驭带着玉饰的虬龙啊乘着凤车,快速地就着尘风向上飞升。)”“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驾起八条蛟龙拉的车蜿蜒地前行,载着画有祥云的旗帜顺路逶迤。)”“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驾着龙拉的车穿着天帝的服装,就这么翱翔以游历四方。)”“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乘着飞快的龙舟驶向北方,回过头我又来到洞庭湖上。)”“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石间的急流浅浅作响,飞快的龙舟翩翩冲浪。)”“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乘坐着龙车啊辚辚有声,高高地奔驰啊冲向天空。)”“应龙何画?河海何历?(应龙如何用尾巴画地?导河入海有哪些经历?)”“日安不到?烛龙何照?(难道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烛龙照亮的地方又在哪里?)”由这些诗句,可知屈原对上古至战国时期的龙文化是作了全面、深入研究的,他借助龙作为司水灵物、通天神兽的身份和功能,抒发情怀、表达理想、希冀超越;龙,当然还有凤,是屈原作品中显明、重要的两个意象。

关于吃粽子,庞进说,屈原投江后,人们怀念他,就投粽子于水中,希望屈原能够吃到。因为水中有蛟龙,就给粽子包上楝叶并缚以五色丝线,据说这样一处理,蛟龙便明白此食物是专供屈大夫的,就不去吞食了。

p20-2

关于龙舟竞渡,庞进指出,起因有多说,与屈原有关的说法是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自杀,百姓闻讯,纷纷开动船只赶往捞救。后来就演化成每年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至于为什么要划“龙舟”,庞进认为:一是屈原有浓郁的龙情结,其诗中写到的“飞龙”就指的是龙舟。二是龙因具备喜水、好飞、善变、显灵、征瑞、示威等神性和兴云布雨、司水理水等神职,而被生活在江渎四流、湖泊星罗的水乡各族人民所崇拜。崇拜需要通过形式来体现和外化,龙舟竞渡就是形式之一。人们相信,通过声势浩大的竞赛龙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龙心神感应大娱大悦,从而焕发神性,克尽神职,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稼渔丰成。同时,也使人们自身秉赋龙的神性,承膺龙的精神,像龙那样集结群英,容合多元,凝聚众力;像龙那样纳吉寓祥,和谐天地,嘉瑞四方;像龙那样强悍矫健,奋力拼搏,腾飞猛进。三是中国自古就有将杰出人物比龙、称龙的讲究,屈原品德高尚,才华横溢,堪称人间“善龙”、“美龙”、“刚烈、神奇之龙”,龙舟竞渡就是要竞出龙之善、龙之美、龙之刚烈、龙之神奇。四是人们常把逝去的人杰封为江水之神,屈原就有“江神即楚大夫屈原”之说;而龙本身就是江水之神的代表,这即是说,人们愿意让屈原等人杰转化成龙神,从而具备龙的诸种神性并担当起司水理水、保一方丰稔、一方平安的神职。

“屈原的精神就是龙的精神,龙的精神就是屈原的精神”。庞进总结说,“今天我们纪念屈原,就是要发扬龙的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尤其是龙舟竞渡所昭示和体现的团结合力、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