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土地稀缺之殇

请比较一下在伦敦赚到相同数额的钱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工作。在伦敦蓬勃发展的行业找一份工作,平均薪水约为3.5万英镑。第二种是在伦敦西区(West End)拥有一套足够放几张桌子的办公用房。按照最近的行情,只要拥有17平米就能赚到差不多相同数额的钱。

尽管英国刚出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通缩,但其首都仍然是一个昂贵的经商地点。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昂的房地产价格。即使是与全球其他几个中心相比,在伦敦租赁一间办公室或住房的成本也相当高昂。

表面上看来,这是成功的标志。底特律等濒临破产边缘的城市中,通常布满了木板房和空荡荡的商业区。伦敦的租金之所以能收那么高,是因为这里是绝佳的工作地点。除了金融服务,伦敦还是创意产业、法律、甚至高附加值制造业的全球中心。

不过,这种在英国首都工作和居住的高需求,只是使它无法提供足够空间的问题显得更加令人遗憾。更重要的是,用于开发的土地稀缺是人为造成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政治。

保守党(Conservatives)借着提振房地产需求的承诺执掌了权力,比如遗产税优惠和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想法——出售公屋。自大选以来,地产开发商的股价一路上涨,房地产经纪人的电话被来电咨询的海外买家打得发烫。惊讶于此次大获全胜的保守党政府,此前也许没有预料到其要将竞选时提出的很多措施付诸实施。

如今,为了避免价格进一步攀升至遥不可及的高度,政府必须在民粹主义之外拿出适当的策略来弥合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差距,从伦敦开始。它可以从其他国家过去的失败中学到教训:瑞典央行(Swedish National Bank)曾尝试通过货币政策给斯德哥尔摩飙涨的房地产市场降温,但损害了经济的其他部分。还有些工具是英国没有的:新加坡有80%人口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里。再比如香港,那里限制外国人买房,而伦敦应该无法坦然接受这种做法。

与曼哈顿或新加坡相比,伦敦并不是一个岛屿,并没有必须限制土地供应的客观原因。但是,释放更多土地用于开发需要勇气。很多亟需的土地都是荒地但却被标记为“绿地”。这激起了大批被误导的环保团体的热情,它们决心保护每一寸仅存的绿地。即使没有此类机构,现有的房地产业主也构成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政治障碍。很多伦敦市民已变得富有,他们拥有的房产总价值达到1.5万亿英镑。他们还青睐那些旨在减轻拥堵、保持城市景观和谐以及阻止城市出现无序扩张常见病的规定。许多政治游说都源于反对土地开发。

相比这些人,承受土地开发不足之痛的人发不出声音,也缺乏组织:住所狭小的家庭、长途通勤的工人、以及因为没有富有的亲戚而无法拥有前途光明的职业的年轻人。这些也转化为商业成本。

怀着“为着同一个国家执政”(Govern for one nation)和竭尽全力促进营商的抱负,保守党已经开始新一届任期。就前一个抱负而言,他们需要修复伦敦高昂生活成本在英国社会中造成的裂缝。就营商而言,没有哪一项措施能比降低首都的租金成本更能拯救企业。(来源:FT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