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点年纪的中国人都知道什么是“批斗会”。这种一群人以某种正义的名目在公开场合攻击羞辱一个人的做法虽然是某个特定时期的中国产品,但是背后的心理却并不是中国人所独有,而网络的便利似乎使这种心理变本加厉。加拿大广播公司星期二晚播出记者内尔-麦克唐纳(Neil Macdonald)的特别报道:“网络羞辱:暴民习气的回归”。
报道说,一种古老的、甚至是野蛮的惩罚方式正在虚拟世界里卷土重来。 如果你不小心开了一个品味粗俗的玩笑,发表了一段冲动的评论,或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后果可能远远不止一时的尴尬和懊悔。你可能会遭到网络羞辱,如同古 时候那些在广场上戴枷示众、被人吐口水扔石头的人一样。这种羞辱残忍而有效,对受害者的伤害可能是毁灭性的。
从事电脑技术开发的阿德里亚.理查兹(Adria Richards)是麦克唐纳采访到的受害者之一。两年前,她去弗罗里达参加一个专业研讨会。坐在她后面的几个男子故意讲色情笑话。她拍了一张他们正在调笑的照片放到推特上并写了一条推文。研讨会的主办者看到这条推文后,把那几个人叫去警告了一番,随后在推特上感谢理查兹指出他们的不当言论。理查兹在推特上回应后,又在自己的博客上讲述了事情的始末,表示她这样做是为了让研讨会成为一个对女性来说更安全的地方。
更多的人加入了讨论,有的骂那几个男人,有的支持他们。但是一条匿名推文让这件事发生了大转弯。这条推文的作者自称是开玩笑的男子之一,说自己因此丢掉了工作,而他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理查兹立刻变成了新的攻击目标。她被说成是一个“怒气冲天的黑女人”、“制造麻烦”、“报复心重”。网民蜂拥而至,说的话越来越不堪入耳,而且开始攻击她的雇主。公司赶快发表声明,与她“划清界限”。理查兹被解雇了。但是网民仍然不放过她。理查兹搬了家。她说,这件事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方式。她在家里安装了警报系统和摄像头。只有很少几个亲友知道她的住址。她会从不同的站下车,而且会留意是否有人跟踪。
现在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但是理查兹的名誉仍然受这件事困扰。讲起这段经历,这个干练自信的IT职业女性一度无法忍住眼泪。
英国记者和作家乔恩-龙森最近刚刚出版了一本关于羞辱的专著:《So You’ve Been Publicly Shamed》。他说,羞辱的力量极其强大,你会觉得它潜入你的皮肤,侵入你的身体,让你饱受折磨却无处可逃。龙森说,在网上被骂,大部分人的反应是试图沟通和解释,或者表达歉意。但他的建议是:你这个时候所能做的最有效的回应是沉默,在网上销声匿迹至少一年。
常见的是,羞辱的受害者往往先做了错事或说了错话。例如在自己的著作中篡改引言的乔纳-莱勒(Jonah Lehrer),去非洲前发推文说自己是白人因此不必担心得艾滋病的贾丝汀-萨科(Justine Sacco)。这种情况下,自认正义在手的网民会更加凶猛。他们也会原谅,但是通常是在彻底摧毁目标之后。这是一场恶毒的游戏。但是龙森说,参与这场游戏的网民并不认为自己心怀恶意。他们只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批评那些滥用自己的特权的人。至于毁灭性的后果,一片雪花是不会认为是自己造成了一场雪崩的。(来源:R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