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柯文哲谈两岸

柯文哲3月30日接受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中评社等大陆媒体联合采访,在被问及“如何看待‘九二共识’”的问题时,柯文哲表示,“事实上,在当今世界上并没有人认为有‘两个中国’,所以一个中国并不是问题。”

柯文哲表示,以台湾的现况,不少人对“九二共识”的内容仍不太清楚,“包括过去的我”。他指出,“一个中国”的内容是什么?这才是整个世界比较关心的。

在谈到今年初接受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专访发表的“两国一制”和“殖民文化论”以及所引发的争议时,柯文哲说,“所有刺激或无益于两岸善意增加的言论都是不必要,必须克制,这也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领导人应该要做的。”

柯文哲说,两岸交流的目的应当是促进交流,增加善意,前提是互爱、互信、互谅。互爱就是两岸一家亲;互信是在互相相信的基础上,共同追求两岸人民更好的未来,而不是做一些破坏两岸互信的事情;互谅是能够互相体谅对方的为难之处。

关于“殖民文化论”,柯文哲表示, “我的原话是‘我们发现被殖民愈久的地区,他的文明程度比较高,这还蛮丢脸的’。事实上,我是在表达对殖民历史的负面看法,但是被断章取义以后,造成我赞扬殖民历史的误解。

谈及自己愿当两岸关系新突破口的具体考虑时,柯文哲表示,过去两岸交流有成功的地方,但也有缺点。日后两岸应该采取多面向、多元化的交流方式。

柯文哲指出,国民党跟中国大陆交往,让台湾人民感觉是一种复杂的政商关系,认为利益都被权贵和财团独享,一般人民并未受惠,而民进党又受限于意识形态,对中国大陆充满不信任甚至敌意,造成两岸关系停滞不前。

柯文哲说,“我既不是国民党也不是民进党,没有这两个政党的包袱,因此我的出现,甚至我带领的台北市和大陆的来往,会是突破两岸僵局的机会,使大陆和台湾有更好的交流和发展。”

柯文哲表示,他这样做,肯定有些人有不同看法,但不去做,就不会有突破。“为了两岸的和平和民众福祉,我愿担当,就像外科医师治病一样,让结果来证明。”

针对陆媒专访他有关“九二共识”的报导中强调“一个中国并不是问题”,被认为是对“九二共识”已退让,柯文哲31日接受台湾媒体访问时说,这是断章取义。

柯文哲表示,他当时对大陆媒体说,“你们老是说一个中国,对我们来讲,要不要先说一个中国内容是什么”。

柯文哲说,两岸是否是一个中国,重点是要看内容是什么,而非看符号。两岸来往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符号。他的一贯想法就是,重点是内容,不是符号,“断章取义,我就完蛋了”。

台北市政府发言人林鹤明特别将柯文哲发言内容完整重念一遍,柯文哲发言的原文是﹕“事实上,当今世界上并没有人认为有‘两个中国’,所以一个中国并不是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所谓一个中国,它的内容是什么?这才是整个世界比较关心的”。

针对两岸关系,柯文哲曾提出“一五(2015年)共识”取代“九二共识”,但他在这次专访中改称“一五共识”为“一五新观点”。

在联合专访中,柯文哲表示,尊重两岸过去已经签署的协议和互动的历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础上,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精神,促进交流、增加善意,让两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来。

柯文哲说,“这是我目前想法,可以简称为‘一五新观点’, 大家可以来讨论,如果有共识就变成‘一五共识’”。

“九二共识”是台湾陆委会前主委苏起在2000年提出,是国民党目前主要的中国大陆政策方针。

国民党认为,“九二共识”即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概括。但是,中国大陆只承认“一个中国”,反对“各自表述”,并认为“九二共识”即是“双方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不但两岸对“九二共识”解读不同,台湾内部同样争论不休。

民进党认为,“九二共识”是国民党与中国大陆当局私下形成的默契,并未经由民主的法定程序认可,不予承认。

根据台湾部分媒体的解读,相较之下,柯文哲的说法似乎在创造一个模糊空间,以迥避“九二共识”或“一个中国”,台北仍可与大陆保持交流。柯文哲“两岸一家亲”之说,就是一种试探性的做法。这是否会给最大反对党民进党带来启发或是压力,值得观察。(来源: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