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仍然是印度人心中的英雄吗?

1931年,“圣雄”甘地来到伦敦时,他住在备受贫困折磨的伦敦东部,然后,他又去看望了兰开夏郡的纱厂工人。近日,为了纪念甘地,人们在伦敦的国会广场上树立起了一座他的雕像,他正张望着威斯敏斯特宫;在那里还有着许多其他著名的人物雕像,比如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以及甘地的老对手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在甘地雕像揭幕时,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说,甘地的“非暴力主张将被视为一个正能量遗产,人们将永远产生共鸣,这不仅是英国和印度的,更是全世界的”。建立这座雕像为了致敬甘地的美德:谦卑,热爱人类并用非暴力手段对抗一个强大的对手——大英帝国。许多人为建造这座雕像捐赠资金,他们把甘地作为子孙后代的榜样。

但事实上,这当中也有一些讽刺,即使甘地已被曾经嘲弄他的英国主流公众如此热情地景仰,他在印度的历史地位所存在的争议甚至更大。印度教的强硬派,可能是由于去年亲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人民党在全国大选胜出而底气越来越足,他们批评甘地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他们指责甘地背叛印度教徒,忽视新风印度教人士的利益,过于亲穆斯林,甚至还指责他造成了印度的分裂,以及印巴分治当中标志性的流血事件。

当然,在1948年1月刺杀甘地的纳图拉姆·戈德森(Nathuram Godse)就是这么看的;而戈德森的声誉也正在人们心中发生改变。今年甘地遇刺纪念日的标志事件,是右翼印度教分子试图建立寺庙来纪念戈德森,他们现在将戈德森视为一个英雄,为印度除掉了甘地。

1930年代,丘吉尔形容甘地是“反动的中殿学院(Middle Temple)律师,摆出一种在东方世界广为熟悉的苦行僧姿态”。但在如今的英国,甘地受到一整代人广泛的敬仰,他们为这个国家过去的殖民历史感到尴尬,将非暴力方式视作一种有效的变革方式来歌颂。

印度当然也有受甘地启发的政客,比如主张反腐败的新德里首席部长阿尔温德·凯杰里瓦尔(Arvind Kejriwal)。事实上,数十年来,印度的学生们已经学会将甘地称为“国父”。

但是印度主流社会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发生在强硬派中间。甘地所代表的价值信仰–一个自给自足的乡村式印度,没有商品化——对于今天城市化、工业化、高科技化的印度来说,显得太过时。

现在的年轻一代在飞速向前,令他们趋之若鹜的是奢侈品和出国旅游,而不是回到乡村生活和披上纺纱布的憧憬。这也引出了另一个真相:经济善在改变,态度也在改变。

上世纪的前半段,很多英国人认为自己在经济上优于印度;现在,英国政客都在争相对印度施殷勤,渴望吸引他们的学生在读书,请他们的商业巨头来投资。最终,这个昂贵的雕像应该带来另一个问题:“圣雄”甘地会如何看待它?

答案当然已经不可能知道,但他的其中一个孙子、在他遇刺时还是一个14岁学生的阿伦·甘地(Arun Gandhi)认为,祖父不会为此感到高兴。在美国居住的他在家里接受我的采访时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致敬。

“我祖父并不想人们立雕像,”他说。“他想让人们追随他的信念。”

甘地雕像
◾该项目耗资超过100万英镑
◾项目资金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由英国和印度人民共同捐赠
◾这座雕像是由甘地1931年在伦敦的照片为灵感而建造
◾雕像9英尺高(2.7米)高,由四分之三吨青铜铸成
◾甘地是议会广场雕像中的第一个印度人——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执掌过一国政权的人(来源: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