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邦移民部公布了一份报告,随即再加上香港南华早报驻温哥华记者的评论,一时令得社会上议论纷纷。联邦政府在实行对企业移民和投资移民“一刀切”的时候,官员为其辩解的理由是“投资移民贡献不如居家保姆”。如今,政府的愿望也许达到了,他们再次向社会种植一个传说——这些百万富翁的“投资移民贡献不如难民”!所以对这一计划“一刀切”的决定,更显得“英明伟大”。
正如CBC电台采访一位律师所言,在此之前,似乎从来没有政府利用数据报告的形式,以“谁交的所得税越多,谁就是好公民”的方式来评比。联邦政府的舆论宣传,却做到了这一点。
计算贡献的误区
首先,以申报个人收入所得税的方式,试图证明“投资移民贡献不如居家保姆”,这样的出发点是不全面的。顾名思义,投资移民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他们的投资。这些投资,不论是加入政府基金或是申请者自己投在创办的企业上,都为本地经济注入新的资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创造新的营收。一个经济体如果没有企业家和政府持续投入新的资金进行开发或再生产,经济就会陷入停滞。因为有了这些投资,才使得社会上有更多的人得到就业,或者有的已就业人士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而向政府交纳更多的所得税,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消费。这部分经济贡献,报告并没有计入其内。总而言之,投资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至关重要。
在另一层面上,投资者自己也为加国带来消费和地产税。投资者除了向本地经济注入一定数量以上的投资之外,还在本地购置房产和消费品。这些都是把海外挣得的钱,带到本地来消费,带动了本地经济,为本地创造或保护了很多就业机会。社会服务业的所得税贡献,就有这些投资人的消费贡献。不仅如此,政府从这些人身上获得的GST、地产税等等,本身就已经是个相当大的数目。
在大洋的另一边,回顾中国数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搞活经济是重要的促进因素。而“搞活”经济的动力,一方面来自体制的改革,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就是当局充分、智慧地吸引并利用了外资。中国经济的腾飞,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贡献,是分不开的。
在加国联邦政府部门公布投资移民所得税这笔账的同时,其他国家也在算着一笔账,然而这个算法和结论却与加国政府大不相同。美国的一份报告统计,投资移民一年为国家吸引18亿美元的投资,对国民经济GDP贡献33.9亿美元,支持的就业岗位超过4万2千个。澳大利亚官方也表示,澳洲重大投资者签证为该国带来30亿澳元投资,极大促进了澳洲经济发展。
中国政府部门也在计算着另外一笔账:2014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 1,20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在同一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29亿,加上中资海外机构的再融资,中国对外投资达到1,400亿元。中国吸引外资和向外投资的势头,相互持平,这是中国经济活跃的一个重要体现。2015年1月,中国对外投资的同比增长高达41%。中国经济为世界投资展现了巨大的商机,而中国投资同样也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展现了巨大的商机。有的人偏偏不愿意看到这一点。
政策及服务的盲区
报告所披露的现象,却反映了加国移民政策的另外一个问题。投资移民没有长时间停留在加国,因为他们在海外还有生意需要照看。投资移民在本地的收入不多,也许是他们隐瞒收入,也许是他们大多靠以往企业营收的积蓄而没有新的收入,也许他们在本地寻找不到较好的商机……
技术移民在本地会遇到水土不服、找工作难、获得本地企业雇主的资历认同难……等等问题。以此类推,再成功的海外企业家,在本地也有可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他们会碰到创业难、寻找商机难等等问题。政府应该做的,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寻找办法帮助千里之外送钱来的投资人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本地创业成功。
投资移民、企业移民、技术移民等等,都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国家经济做出贡献。本届加国政府的很多决定,不是在促进社会不同族裔、不同种类移民的相互尊重和共同进步,而是屡屡分化社区,让一部分人恐惧另外一部分人,前天诋毁技术移民,为一刀切提供依据,昨天说投资移民贡献不如保姆,为二刀切提供理论,今天又说投资移民贡献不如难民。投资移民的计划不是没有问题,政府应该予以改进,堵住漏洞,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但不应该成为污名化投资移民的理由。(文/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