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
爱尔兰女士弗雷达领养了四个中国女儿。她们现在住在英国南部的Kingston。一见到BBC中文网记者,弗雷达就迫不及待地介绍,“我有四个好女儿,Hannah-May(16岁),Anna-Lee(8岁), Lia-Nora(11岁)和Mary Kate(13岁)”。
在四个女儿都用中文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弗雷达表示,我们刚开始在1997年或者1998年决定领养。然后就开始了有关的程序。我们先是和地方政府进行申请,然后他们对家庭进行评估,这就长达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然后档案会被送到中国。
领养一个孩子可能在一般人的眼中看来没有什么奇怪,但是领养四个中国孩子,而且似乎并不是简单之举。弗雷达解释了领养四个女儿的原因。“我认为养育一个孩子已经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四个并不是太多。我先生和我都是爱尔兰人,我们两人都来自八个子女的大家庭。所有四个孩子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太多。我们之前总是说,如果我们要自己生育的话,希望有四个孩子,所以为什么不领养四个孩子呢?”
弗雷达表示,四个孩子完全来自中国不同的四个省份,江西、湖北、广州和广西,之间相隔千里。她说,“孩子来自哪里,你没有选择权。当你的材料交给中国,你就只能等。虽然你可以在材料中表示自己的希望在那个省份,但是实际情况是我们在四个不同的省份领养了四个孩子。”
弗雷达指出,“我们等待的时间挺长,特别是Anna-Lee。但是从那以后,在中国领养儿童可能需要等待长达七八年的时间。不过这也是件好事,因为这反映了中国领养体系在产生变化。独生子女制度可能有些松动,另外中国的很多父母也在领养,而他们也应该比外国父母更有优先权。”
对于很多西方家长喜欢领养中国儿童的做法,国际领养指导组织的Cecile Trijssenaar表示,“我认为在英国的种族非常多元化,希望领养儿童的家庭也非常多元化。他们其中很多人是有少数族裔的背景,有人本身是华裔的背景,有人可能有华裔的配偶,有人对中国的文化非常感兴趣,等等。”
她指出,“总的来说,有一种趋势,那就是当人们想到要领养的时候,就会想到中国的儿童。这可能人们都知道中国从1970年代开始施行独生子女政策,而很多女孩子被抛弃吧。当然现在情况都已经改变了。但是很多人仍然还存在这种想法。”
中国文化
那么领养了中国儿童之后,保持中国文化的传承有多重要呢?弗雷达表示,“保持中国文化传承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星期六的中文学校也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女儿们在这么多年来经常会错过很多生日聚会、同学出游等等。但这真是重点所在,她们每周只有一次机会来学习中文,和那些学中文的同学们见面。”她说,“虽然孩子们有时候觉得学习中文很难,但是我希望有朝一日她们如果需要回到中国,她们不会觉得因为语言而无法融入。”
五个孩子当中,Hannah-May五年前开始在中文学校读中文,现在已经通过了自己的GCSE中文考试并获得了A,现在开始就读更高程度的Alevel。她说学习中文对于自己非常重要。“有时候我也会觉得不想再学了,但是我知道自己是被从中国领养的,学习中文是为了掌握中国的文化。另外我认为这对于我的未来也非常重要,因为中文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外语。”
就连年龄最小的Anna-Lee也已经学习了两年的中文。在采访的时候,Lia-Nora 和Mary-Kate还表示她们为中文学校春节联欢准备的表演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
回访孤儿院
对于是否经常回中国,Frida表示每次前往领养的时候,都会去中国一趟,这就是四次。2012年她们全家都回了一趟中国。在三个星期中坐了长时间的火车走访了四个孩子的孤儿院,每到一个孤儿院都受到了很大的欢迎。
Mary-Kate表示,自己的孤儿院打出了标语欢迎她们。Lia- Nora说虽然自己有些记不清了,但是自己感到被当作VIP对待,孤儿院为自己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当他们全家回到Anna-Lee的孤儿院时,见到了当年在孤儿院门口捡到她的保安。Hannah May表示在自己的孤儿院外张贴着横幅标语,还有烟火表演欢迎她的到来。
Frida表示,如今这些孤儿院几乎都没有什么孤儿了,除了几个孩子,而这些孩子大多是有严重智障的。能看到这些我们感到高兴,因为有更多的中国父母来领养儿童。孩子们高兴地说,非常享受回到中国的时光。除了孤儿院之外,他们还去了上海,莫干山。她们都对这次旅行记忆犹新。(来源: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