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过春节眼下还是凑热闹,下一代人领略了深层的文化蕴涵,过得会更有味道。农历春节转眼就到了,周末我把衣柜里的一套唐装翻出来穿上,给那些对中国新年感兴趣却又记不准日子的洋街坊们提个醒。
这套唐装是一位老同学特意从北京寄来的。2012年,老同学来伦敦时正赶上春节。面对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上万头攒动的中国春节“庙会”,老同学感慨万千。老同学是南京人,他说,如今南京夫子庙的春节庙会都难与特拉法加广场上的人气PK。
老同学说,没想到在伦敦重温了一把逛庙会的热闹,回国后特意给我寄来了这套唐装,说我在伦敦兴许用得着。还真让他说中了,转年的农历新年,BBC组织的中文团队在伦敦中国城里搭起的舞台上亮相,吹拉弹唱了一个多小时,我穿着唐装台上主持,感觉正宗了不少。
最近跟我的老朋友郝曦聊起这件事,郝曦对英国人过春节的“历史进程”的回顾又让我好生感慨一番。郝曦(Stephen Hallett)是英国人、中国通,因其对中英文化交流、特别是盲人教育的贡献,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OBE大英帝国勋章,查尔斯王储亲自把勋章挂在胸前,是响当当的“英国劳模”。
郝曦常年往中国跑,春节或在北京或在伦敦,赶上哪儿在哪儿过。眼下郝曦人正在北京,今年的春节要在北京过了。郝曦说,北京城的春节,是越来越冷清没气氛了。一是传统的放鞭炮虽然解除了禁令,但禁了10年,许多北京人已经习惯甚至喜欢上了不放鞭炮的清静,让放也不放了。有些人则是觉得雾霾已经够呛人的了,别再燃放烟花“添堵”。
二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提高,早已不需要借过年打牙祭大“撮”一顿解馋,对过年的向往期待自然大打折扣。三是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过年,单位还兴个团拜,街坊邻居也会串个门、敬棵烟吃块糖。现在,大家呆在商品房高楼里,互相不认识,老死不相往来。
相比之下,郝曦说,“春节风”倒是已经吹遍了英伦三岛。在英国过中国的春节是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当回事儿了。英国人过春节的特点,郝曦总结起来也是一二三。一是从特定群体逐渐扩散到普通人家;二是从摆摊儿叫卖到展示文化;三是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郝曦回忆说,他80年代在利兹大学学习中文时第一次接触春节,那时候也就是几个学中文的洋学生跟着教中文的中国老师学包饺子。出了这个特定的圈子,没有人会注意到中国的春节。到了90年代初,郝曦到了伦敦,春节时到中国城看看,舞狮子讨红包吃年饭,基本上是当地华人自己过,也不出中国城的一条主街。英国人和国际游客一样,是抱着猎奇心态旁观。
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的大批到岸、中国商品进入英国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到英国从买名牌到买房子买地建厂房,过春节已经不再是小商小贩摆个摊儿卖个灯笼剪纸之类的趁机赚点小钱。由中国政府资助的中国一流艺术家现在每年都在春节期间来到伦敦、伯明翰、曼城等地演出,把过春节变成了一个展示中国文化,辐射中国实力的机会。春节风吹进普通英国家庭,风源是人人感觉得到的中国实力。
郝曦这番回顾,我有亲身感受。记得90年代早期初到英国的时候,因为没有气氛,连我自己都不止一次地忘了过春节。记得结婚头一年,一天早上,冷不丁接到洋岳母的电话,劈头一句“空黑花材”。搞了半天才闹明白,这是一句她从当地小镇上的中餐外卖老板那里学来的贺岁语,“恭喜发财”,正宗的粤语发音。
英国与前殖民地香港的渊源,使得普通英国人的概念里,中国话就是粤语,中国菜就是粤菜。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随着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打开国门,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坐在火车上,可以听到中国各地的方言。非高峰期时碰巧了,一车厢里能有半车厢的人说东北话,让人恍然间不知身在何处。
最近十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中国公司财大气粗,投资收购,软硬通吃;中国游客财大气粗,精品店里买东西像买萝卜白菜;中国学生财大气粗,学费恨不得从小学开始交起。
1985年,伦敦中国城华埠商会首次主办中国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到了2002年,在唐人街上已经施展不开手脚,庆祝场地挪到了伦敦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广场,特拉法加广场上。此后,特拉法加广场也不够大了,附近的莱斯特广场、摄政街都成了庆祝春节的场地。伦敦的春节庆祝活动,已成为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春节庙会。
不过,在郝曦看来,英国人过春节,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看热闹、凑热闹的水平。对更深层次的文化蕴涵,仅从到特拉法加广场看看舞龙舞狮,体会是有限的。郝曦说,比如与中国新年紧密联系的生肖以及生肖背后对中国人心理影响巨大的流年运程、吉凶祸福等等,要让英国人理解就有很大难度。所以,中国各地农历马年年末出现抢生潮,不惜剖腹产也要赶在羊年到来之前把孩子生出来,就让英国人“莫名其妙”。
但郝曦认为,即便是看热闹,也很重要。很多英国人都是带着孩子来中国城过春节的,这种文化接触、启蒙的影响力不能小看。郝曦说,随着来自中国的汉语教师直接进入英国的中小学、越来越多的英国中学甚至小学把汉语列为必修外语之一,相信下一代英国人的中国春节过得会更有味道。(来源: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