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如何用政府科研经费创业

硅谷人成功的标志之一是家居山顶,360度美景如画,风轻云淡中远眺山下车水马龙,当年上下班奔波的情景恍若隔世。

今天的云文斌博士就是这么一位成功人士,他于2013年6月将其创立的X光高分辨显微镜公司Xradia卖给了德国Carl Zeiss集团,完成了从科学家到创业者再到成功企业家的长征。如今他家占据了硅谷的一个山头,稀罕的是,他家后院是个物产丰富的菜园子,还养了一群四处溜达咕咕叫的鸡。更稀罕的是,他认为美国政府的科研经费的支持对Xradia的成长功不可没,这对很少得到企业家赞美的美国政府来说无疑是悦耳的音乐。细探他创业的经过,堪为成功利用美国政府经费的一个鲜活案例。

在云博士于2000年创立Xradia之前,他曾经先后在美国芝加哥的阿贡国家实验室和加州湾区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担任物理学家。芝加哥的国家实验室是经典的象牙塔,而加州湾区的国家实验室则洋溢着创业气息,不时有企业家和风险投资者穿梭其中,已成功创业的科学家的故事也在同事们饭桌上被口耳相传。他就是在听了一场风险投资人的讲座之后萌发了创业的想法。到目前为止,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创立了三十多家高科技企业。

对于一个优秀科学家,做出核心技术不是难事,云博士团队在创业头两年完成了一系列高分辨率X光显微镜的核心技术,该技术比市场现有产品技术上好数倍。难点在于为如此先进的技术找到合适的应用和商业市场。

Xradia的第一个目标行业是半导体制造业,很快得到了英特尔的赏识并承诺大量订单。然而,从2000年开始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浪潮,终于在2002年开始冲击半导体行业,英特尔的订单没了,其他行业应用又遥不可及。此时公司的初始投资消耗殆尽,云文斌团队开始申请美国政府的小企业创新研究经费(SBIR: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Grant)。

美国SBIR计划是由美国政府小企业局协调、多个政府部门支持的专门资助美国小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研究的计划,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由美国科学基金会(NSF)首先推出,目的是解决小企业在争取科研经费时经常处于不利境况的问题。该计划初步成功后,美国政府于1982年开始推广至其他机构,最近几年美国政府持续增加对该项目的投入比例,2013年度各机构科研经费的2.7%(约25亿美元)需要分配给SBIR计划的小企业,未来几年将逐步提高到总科研经费的3.2%。中国也有类似计划: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2014年该项目的规模约20亿人民币。

现在美国的SBIR分为第一期和第二期,一期是技术可行性研究,可申请约15万美元;二期是技术商业化研究,可申请最多一百五十万美元(每个政府部门上限不同)。 2003年,在Xradia濒临关门之际,云博士团队从美国科学基金会拿到了第一笔SBIR的科研经费。之后十年之中,Xradia从不同的政府部门(包括国家科学基金NSF,国家健康研究中心NIH,能源部DOE,国防部DOD,健康部HHS等),拿到的SBIR科研经费总额超过千万美元。云博士说,这些资金主要用来探索Xradia核心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在尝试了多个行业的产品原型之后,最终他们将该显微镜定位于科研实验室领域和能源行业,从而奠定了该公司成功的基础。

为了推动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科研,中国政府出台了不少科研计划,如科技部的863计划(主要由名牌大学、科学院和大企业参与),美国也有一些类似项目,专门支持小企业和大学合作的是“小企业技术转让项目”(STTR: Small Business Technology Transfer Program),Xradia也是这个计划的受益者。云博士说,由于公司和大学对知识产权的兴趣不尽一致,例如公司希望开发实用技术申请专利,而大学则更看重研究前沿科学课题去发表论文,因此要找到彼此双赢的东西不太容易。STTR提供了一些动力让大学把他们创造的部分科技商业化。云博士团队与斯坦福大学一个实验室的合作就是在STTR计划的资助下完成的。

政府资金是白给的吗?根据SBIR和STTR的条例,政府资助的科研产生的知识产权完全属于企业,而美国政府对受资助的企业唯一要求就是如果将来政府需要使用这些技术可以不用支付技术授权费,没有任何其他限制或商业回报要求。

那么,美国的纳税人从投资这些科研项目中得到什么回报呢?云博士说,Xradia在2013年雇佣了一百多位员工,另外每一个高科技职位还可以创造2-3个合同和服务类工作,该公司2013年销售额超过4千万美元,其中超过一半来自美国之外的国际市场,员工和公司缴纳的税收可观。仅去年公司被出售之后,就缴纳了至少4千万美元的资本利得和收入税。这些贡献已经远远超出了政府向该公司的科研经费投入。更重要的是,Xradia为世界创造了一项最先进的高分辨率X光显微镜,推动了人类科技产品的前沿。

笔者向云博士仔细询问了关于SBIR的申请过程,试图了解该“体制”如何运作。大致来说,小公司的定义是员工必须少于5百人,而申请该科研经费的项目必须具备科技领先性。申请过程有两步评审,首先是科技评审,由相关政府机构组织专家对所收到的项目申报书的科技先进性打分,这个过程会淘汰近90%的项目;然后是商务评审专家组对科技入围的项目进行商业可行性评审,这个过程会再淘汰一小部分项目。最后能够得到SBIR资助的成功率小于10%。项目申请书需要包括预算,项目完成后,政府会抽查审计。

无论是科技评审还是商业评审都是政府从全国的相关领域的专家中邀请的,评审专家会得到很少的评审费(每次评审报酬是200美元)。有些政府机构(例如NSF),评审专家是匿名的,而有些机构(例如NIH),评审专家是公开的。无论匿名还是公开,评审者需要声明是否与被评审项目有利益冲突(竞争对手或有过合作关系)。

中国和美国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有一个显著不同,中国政府提供的科研资金只能用来购买设备和支付与科研活动相关的直接费用,但不能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而美国SBIR和STTR资金大部分用来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有限制条件,例如NIH规定科研人员年薪不能超过18万美元)。就规则的其他部分来说,中、美差别不大,事实上美国比中国往往更为简单,而简单的规则能够被大家遵守,这无疑值得腐败频发的中国科研界深思。在一个社会机体健康、执法严密的环境,少量的违规者,违规风险大,个人成本很高。而在一个很多人不遵守规则的环境,循规蹈矩的人则可能一事无成而被淘汰出局,也即所谓“逆淘汰”。

云博士现在也已成为SBIR项目科技评审专家,他说在自己数次申请SBIR项目、以及后来担任评审人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当事人发生违规、甚至腐败的情况。一份于2008年出版的针对NSF主管的SBIR项目的评估报告(An Assessment of the SBIR Program at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对该项目数年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主要建议是要求该项目加强对女性和少数族裔的支持力度,并未指出任何违规或腐败现象。

出售了Xradia、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云博士家的菜园子黄瓜西红柿硕果累累,鸡也养得健硕肥美,他准备把卖公司的资金投入到新的创业之中。最让他自豪的是,这次创业他多了个美丽的伙伴: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大女儿Sylvia加入了创业团队!(来源:华尔街日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