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重要关头:推金改还是促增长?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朝金融改革的方向迈进,但现在这个目标却与另外一个更加紧迫的全国性目标相冲突,那就是促增长。

目前,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形势比不上之前的预期,政府的刺激性措施作用时间太短,无法扭转房地产市场下行和工业产出不振的局面。上周末,中国报告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大幅下降至6.9%,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

北京一直避免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手段,为的是不以牺牲长期改革努力来刺激短期增长。为了摆脱此前危机而进行的大规模放贷令银行、企业和地方政府至今仍背负着沉重的债务。 中国政府今年尝试了较为有限的刺激政策,将贷款导向保障房和铁路建设方面。但中国可能自1998年以来首次无法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今年的增长目标为7.5%)。经济学家们表示,北京现在必须决定,是采取更大幅度的措施、比如降息,还是干脆接受较低的增长率和较少的新增就业。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政府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有个底限。但目前这个底限还未被触及。

近期所面临的抉择表明金融改革可能轻易为政治领袖们满足经济增长目标的努力让路。

中国央行一直在推进改革以增强国有银行间的竞争并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好处,这是政府领导层希望达成的两个长期目标。

为此,中国央行制定了一项计划,向商业银行提供低成本贷款,并给予银行决定如何放贷的自由。此举是为了鼓励银行向商业企业提供更多贷款,而不是过分依赖低风险的政府主导项目。对于中国的另一个改革目标,即两年内取消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这一计划也能为银行提供缓冲保护。

但《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发现,该项目的首笔贷款人民币1万亿元批给了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与以往的做法没有多大不同。熟悉情况的中国官员和经济学家称,这家政策性银行说服政府高层为棚户区改造项目降低融资成本。这些官员称,为了刺激经济,国务院指示央行将这笔贷款的利率定在了4.5%,远低于当前银行贷款利率。

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简称:美联储)不同,中国被戏称为“央妈”的央行并不是独立决策实体,而且几十年以来一直在指导商业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

中国央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负责媒体关系的官员没有回复置评要求。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的领导人已经明确表示央行的首要任务是刺激经济,即便这是以推迟金融改革或者改革倒退为代价。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经济学家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表示,中国央行一方面在采取果断但明显矛盾的举措来维持金融市场的改革动力,另一方面也在通过针对性措施来缓解促增长的政治压力。普拉萨德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追踪中国的经济形势。

新的贷款工具,即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简称PSL)允许商业银行向央行申请一年期或期限更长的贷款。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5月曾向经济学家们表示,PSL利率意在最终充当中期基准利率。

虽然中国央行并未公开证实这一新型银行贷款项目,但是政府和银行业官员向《华尔街日报》描述了这一工具。官员们表示,对于该贷款工具央行希望保持低调,从而在来自政府领导人的压力有所缓解时可以完善该工具,并将其转变为金融自由化工具。

中国央行也担心,4月份出现的有关其发放了上千亿元人民币贷款的传闻会向市场传递出央行支持推出广泛的刺激计划来推动疲软的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号,这样一来可能会导致外界无视未完工住宅供应过剩的局面,进一步增加对房地产的投资。

推出上述新贷款工具与央行将取消政府对存款利率限制的目标相吻合。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已经承诺将在2016年春季前放开存款利率,这被外界视为一项重大改革。此举将促使商业银行通过提供最优惠的条件来争取客户。

目前银行的存款利率最高不超过3.3%,为银行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来源。经济学家们说,若升高利率,银行就会不得不优化风险分析,可能更愿意向那些肯拿出更高利息的私营借款人放贷,而非传统的中流砥柱客户–国有企业。经济学家指出,这种放贷的转变或拖累短期经济增速。

中国和西方官员都认为,反对改革的中资银行担心的是利润率缩水。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研究中国的学者拉迪(Nicholas Lardy)表示,那些从扭曲的经济形势中获益的既得利益者们最反对改革。

张晓慧在5月会议上勾勒出一个计划的轮廓,即坚持贯彻逐步放松存款利率的目标。据与会人士透露,张晓慧表示新的贷款项目正是该计划的中心。

《华尔街日报》所见到的张晓慧发言文字记录显示,她指出,中国央行左右市场利率的能力可能是决定利率自由化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习近平2012上台以来,中国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有所增强。虽然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已经到了65岁的退休年龄,但依然第三次获得连任。周小川一直都是改革的倡导者。

目前为止,周小川挡住了有关降息以及实施全面刺激措施的呼声,担心这样做会加重中国的债务负担。但由于领导层越来越担心经济增长的问题,因此未来几个月周小川抵挡这些要求的力量可能减弱。

中国央行的影响力仍然非常有限。目前该行的任务是提振经济增长。瑞银(UBS)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称,这是央行接到的命令。

经历第二季度的有力增长后,中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市场纷纷降低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持续了30年的高增长时代似乎已经结束。

研究公司Gavekal Dragonomics在一份报告中称,没人认为中国能再次实现10%的增速,但围绕中国经济将如何从投资引导型的增长模式转变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最近几周,经济前景变得愈发暗淡。因全年一直受到住宅建设过剩困扰的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收缩。8月份的数据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收缩的效应开始扩散。经济学家们估计,中国经济有大约四分之一和房地产有关,从建材到家用电器,几乎所有东西都成了这个市场的一部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8月份,钢铁、玻璃、水泥、家具和洗衣机等相关行业的形势有所恶化。

如果再有更多的坏消息,中国政府不实施大面积刺激的承诺将受到考验。瑞穗(Mizuho)经济学家沈建光说:他们认为现在政策制定者的当务之急是防止房地产市场的状况演变成一场经济危机。他说,现在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在北京南边一个破败、乱糟糟的院子里,现年40岁的孙素琼(音)说,他卖门窗护栏和管子已经10年了,现在是生意最糟糕的时候。他店里有四名雇员,都在打盹,店里一个顾客也没有。他发出了跟全世界的投资者一样的叹息:我说不准将来会怎样。(来源:华尔街日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