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秘籍之成为一个勤于思考的人

关于阅读,我首先想说明的是,它只是人生的一项选做题,就像唱歌、画画、跳舞一样。许多高学历的人在踏入职场之后没有外力压迫,一年也不主动读一本书,但是他们照样活得非常充实愉快;而有的人终日忙于奔波,也不会有心情去读一读古今中外学术大师们的深刻教诲。还有的人因为忙于别的兴趣爱好,比如旅游、烘培、健身等,也就顾不上广泛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很唬人,“气自华”来自富裕的生活、七分的打扮和刻意的训练,读书最多只占两成,不信你可以看看汤唯成名前后的模样,造成这种区别的并不是她读了很多书。哪怕你选择了读书,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书也好,是流行时髦接地气的书也罢,从短期和实用性来看,你也不知道你能从书中吸收多少知识或思想,又能将多少知识或思想用于实践并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更不知道你能不能长年累月地坚持阅读。

所以,要么就不读,接受现状,人生这样也挺好。要么,就读得深一点,久一点,再来谈读书的益处。

资讯发达的时代,人们常常不需要深度阅读,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天下事。但是,与这种信息的普及化相反的是,如果真的想将某种知识完全变成自己的,就需要对专业化的知识进入深度研究。而阅读,正是在我们离开学校之后可以采取的最好方式,去了解某一方面的更多的知识,从而加深思考。

其次,现在连最不爱读书的父母也知道“阅读点亮智慧”,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至关重要。这里的阅读,肯定不是指日本漫画、武侠小说、盗墓笔记、言情小说、耽美文学这些约等于娱乐产品的书,而是指能够帮助人进行思考、提高思维能力的经典图书。但是,我以为,一个人不会生来就喜欢读那些艰涩难懂的经典,都是从最肤浅的只满足感官需求或提供娱乐的书籍开始,慢慢众览群书,眼界升高,最后走向了主动阅读经典之路。一个人的一生之中,倘若他能坚持阅读,那么他在不同年龄、拥有不同社会地位和不同人生体验的情况下,阅读的书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而人生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小学和初中,绝大部分爱阅读的人都会喜欢情节紧凑、悬疑陈设的故事类书籍,或者像《青年文摘》、《读者》这类最单调的鸡汤文集锦杂志。有的人可能终生都只喜欢这类书籍,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能下意识地跨越这个初级阶段,或许更好。

最后,我认为,人们决定读一本书,一定是有实用性的目的,只是有的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而有的人却意识不到。我将这些目的分为三个方面:1) 想多了解一些知识;2) 为了娱乐,或者迎合自己当下的情感需求;3) 找一个方法。这三个目的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它们背后共同的驱动力是:兴趣。而个人到底会对什么感兴趣,要从他的成长历史和目前的琐碎生活中去找。

比如,小明家里有亲人得了胃病要去动手术,受当下严重的医患矛盾的影响,小王对医生说的治疗方案半信半疑,他就有可能会去买一本《标本兼治看胃病》,看看到底胃病要如何治。这时,小明就是在通过读书去找一个方法。如果小王在亲人动手术时一边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一边在脑补医生拿着手术刀划开肚皮的情境,他也许会突然对手术感兴趣,然后,他又买了一本《开膛史》,看看一位医生如何把医学上专业的“开刀”用最通俗的语言讲给大众听。这时,小明就是在通过阅读学习新的知识。如果小明在医院照顾亲人的过程中感觉时间很难打发,他就拿起一本六六的小说《心术》读了起来,这时,他就是在通过阅读消遣时光,顺便还能了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在浩如烟海的书市中,有非常非常多的书,它们既能让人涨知识,又能引人入胜,帮助打发时光,还能让人意外地爱上某一个认知领域,比如《明朝那些事》就是这类书,也许有人读了这本书之后,会爱上历史,进而打算研究下明朝的正史。

所以,选书的第一步,就是要能放纵好奇心,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兴趣,就隐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只看你遇到问题时有没有产生“想通过读书自己找答案”的条件反射。有的人一遇到疑点或兴奋点,就选择暂时放下,或者当个伸手党,希望别人给指个明路,这样,即使有人能给他们推荐好的书单,他们也未必会一本本读下来。选书不在于选了多少本这个数量,而在于有多少本被我选中的书能使我有兴趣读下去,激发了我的思考,我拓展了我的视野。

选书的第二步,就是同一类型的书,要能下意识地不断超越过去已读的书,并形成阅读体系。这方面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育儿书。我有一个朋友经常在朋友圈里晒她最近看的育儿书。这些育儿书五花八门,涉及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全部是讲方法论的。这类书一翻开就是通篇浅显的大道理,仿佛父母都可以成为圣人。要么就告诉你:教孩子理财可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你只要按照我的方法来做,你的孩子将来就可以成为理财高手;或者,我会教你一些游戏,你只要按照我的方法来做,你的孩子就能变得更聪明。很明显,这位妈妈很想通过外部力量找到一个教好孩子的方法,可以说,所有关注育儿并付诸行动的妈妈,都是从这些书入门的。但是,这类书只能入门而已,如果读了它们真的可以立即让孩子变成理财高手,变得更聪明更可爱,那它们的定价早就冲上云霄了。读育儿书一定要超越方法论,关注抽象的童年、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然后再结合方法论的书,通过不断实践,反复试错,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这个过程最应忌讳功利心太强。比如,在前几篇文章中,我推荐过的加德纳的《智能的结构》,它的定位就不是育儿书,但是它对人类与生俱来的智能的分析,特别适合父母阅读,帮助父母找到自己孩子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这类书之所以经典,就是作者已经抽象出一个结构严谨、论据充足的理论,而这个理论得到了学术专家的认可,能在一定范围之内可以延伸出很多种具体方法,哪一种方法最有效要靠你自己去找。所有的好书都得上升到一种价值观或者理论高度,才能帮助人深入思考。

选书的第三步是要能做到雅俗共享。看惯了果壳网的科普文就鄙视天涯论坛的八卦贴,这种态度不够英明。阅读的视野应该足够高,却也要足够广阔。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固然值得一读,但韩寒郭敬明之类也并非一无是处。崔永元和方舟子水火不容,但作为看客就好,切不能轻易站队。有时候,我们可以不喜欢某类作者,但是,要试着理解它们和它们的作品存在的价值,并尊重别人的喜欢。

下面是我个人选书的方法。

第一,充分利用网络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书评杂志或期刊,比如,凤凰书评、新京报书评、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等。豆瓣书评我通常不考虑,它与纸媒的书评相比,运作模式完全不同。而且它的范围太广,干扰信息太多(本来是查书评的,一不心就去看朋友的八卦去了),只适合刻意去找查找某类书,而不适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新书。

第二,找到自己非常喜欢的独立书评人,或者爱阅读的人,关注他们的微博或其他社交平台上的帐号。并不需要他们一定列个推荐书单,只要你真的认真关注过他们的碎言碎语,就能发现源源不断的书籍信息,而这些书籍却不一定是他们直接推荐的,只要他们提到了,就可以去查一查。我一般是去亚马逊中国或亚马逊美国查找,看看评论,然后把感兴趣的放到心愿单或者购物车。我很久以前推送的翻译文章《与孩子分床睡好还是合床睡好》就是来自“Parenting Without Borders”这本书的第一章,而这本书我是在《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的微博中看到的,他提到的书还有《虎妈战歌》和《法国妈妈育儿经》。不仅是新浪微博,我还追逐刘未鹏在网络上的其他足迹,从豆瓣到他的个人网站再到他在果壳网建的小组。有时候,他们会和别人在微博中展开讨论,这样就有机会关注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源。通过刘未鹏在果壳网和别人的讨论,我又认识了一位儿童心理学家陈忻。

第三,平时跟朋友或同事或领导聊天,甚至看新闻时,特别留意那些自己不知道的或者不了解的事情,然后根据关键词去找相应的书看。比如,我的同事说她是一个看匠,我就找来了《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这本书。还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她最近喜欢看世界名画,我就问她为什么突然有这个兴趣,她说她关注了一个小顾的人,他对名画的解释很接地气,非常有意思。我就下意识地去查了一下这个人,然后看见他出了一本书,叫做《小顾聊绘画》。这书虽然得到很多人力捧,但由于我对名画不感兴趣,就没有随大流也去买。

第四,一本好书的作者经常会引用很多别的好书里的文字或者某个关键名词,平时读书要注意看注释,这样也能牵引出很多好书来。比如“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的作者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他的另一本书“Creativity”的开头提到了“Meme”这个词,而这个词是由《自私的基因》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创造的,中文翻译为“模因”,如果你觉得模因这个词很生疏,稍微查一下就能找到《自私的基因》这本书。

第五,有时候我也听信一些所谓名人的推荐,结果却买回一堆垃圾书,但是这没有关系。选书的过程重在选,而只要是选就可能犯错。就像爱买衣服也非常会搭配衣服的人,他们也经常会买一些不好的衣服回来,但就是在反复地选择和试错的过程,他们才能成为一个穿衣达人。不舍得花钱、花时间买衣服研究衣服搭配的人,不可能成为时尚的宠儿。

第六,选书的范围不能太大。去西单图书大厦逛一圈,如果没有明确的书要买,就很容易出现选择障碍,没读过的、想读的真是太多了,这个翻翻那个瞧瞧,最后一本也没有买。我通常会缩小范围,在亚马逊的Kindle首页选书,这里每周发布十本不同风格、不同领域的特价书,每天再发布两本特价书。这样,每天都花几分钟看看,时间一久就挑到不少好的电子书,也不贵。自从用了Kindle,买书我首选电子书,又便宜又方便携带,特别是电子书没有纸质书的厚度,字数再多的书也不会被它的“厚度”吓到。

第七,选书要形成体系,最好一段时间只阅读某一类型的书。比如,我最早接触前额叶皮层这个词时感觉很陌生,我只知道它是神经科学中常用的词,但它具体是干什么的我就不太清楚了。然后我就下意识地找了一些与神经科学相关的书看,而这些书的内容大多也与心理学相关。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就集中阅读许多心理学的书,进而扩展到想了解儿童心理学及许多儿童心理学试验,于是又去找与儿童相关的心理学方面的书,这样才找到了《智能的结构》这本书。

第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利器,读书和选书需要常备便捷的工具。Kindle和iPad是不可少的。Kindle可以用于在亚马逊上买书,iPad可以用于从其他阅读平台买书,或者自己导入一些电子书、PDF文件。智能手机当然也可以用于阅读,但我个人的体会是,用手机阅读短文比较适合,但阅读书籍还是太累眼睛。但是,智能手机也可以充分利用。我的手机上装有三大电商的APP,方便随时查书。同时,还装有各大阅读平台的APP,比如,百度阅读、豆瓣阅读、凤凰开卷,中信飞书,多看阅读、果壳网等。此外,我也没有取消各大新闻客户端的自动推送新闻的功能,我不觉得它们很吵,反而觉得它们非常便捷,扫一眼就知道刚刚世界发生了什么,非常节省时间。平时,除了用电商的购物车和亚马逊的心愿单收藏想读而暂时不买的书之外,也会用豆瓣购书单这个APP。有时候,仅仅是在亚马逊和豆瓣上查找图书,系统就能推荐一系列相关的好书。

第八,心里装着书,装着问题,就能时时接收书讯,而不必非得等着别人来推荐。哪怕是看看一些书商的网站首页,微博,也能找到当下流行的讯号。再来判断下,自己要不要接受流行。而这些看似很无形的东西,还可以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要将读书进行到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记忆强化,就像练习弹钢琴,需要不断产生成就感,才能渐渐成为一个自觉的习惯,进而内化成一种思维方式。记忆强化的过程如果进展得顺利,就有持续读下去的欲望,否则就容易被别的诱惑(新闻资讯、娱乐八卦、电影、游戏等)吸引,放弃读书。强化的手段有三种。第一,反复阅读。第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聊一聊,把书里的观点说出来,或者利用演讲、辨论的机会将读过的知识与自己的观点结合起来。第三,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如果不能下意识地去做其中某一件,读书过程中偶发的灵感和思考之光很快就会熄灭。没有成就感或形成刺激体验的读书,不会让人想继续进行下去。有太多的人,只读书不动笔,也有太多的人,只动笔不深度阅读,这些如果只是当成心血来潮的爱好,那也没什么,但是如果打算做出点现实的成就,或者想改变自己,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心里装着什么,眼睛就会看到什么。当你是一名学生时,你满眼看到的都是年轻学生;当你是一位妈妈时,你发现孕妇随处可见;当你是一个想娶媳妇的单身汉时,别人的只言片语都会让你想到这位美女是不是也单身;当你信仰悲观主义时,你看到的都是悲伤的故事;当你热爱抱怨时,就特别容易认同别人的抱怨;当你崇尚积极乐观时,厚重的阴霾也无法遮蔽你心头的阳光。爱好读书也是这样,给孩子挑绘本也是这样,完全不需要某个具体的人给你推荐一张具体的书单,你只需要用心去审视自己,观察孩子,再去细心地寻找兴趣点,有用的信息将无处不在。如果你能妥善处理这些信息,把它变成现实的行动,也许很久很久之后,你的人生会变得比现在更好。

不要感慨过去的十年我如何如何,而要憧憬,未来的十年我会如何如何。(来源:养育之道)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