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版泰坦尼克

经常看英语电视或收听英文广播的人可能注意到了,在进入了今年5月份以后,“皇家邮轮爱尔兰皇后号”(RMS Empress of Ireland)一词在节目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果仔细看(听)下去,便知道这是一艘100年前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圣劳伦斯河入海口处沉没的一艘船。这艘沉船为什么对加拿大那么重要?别说是移民了,就是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

“爱尔兰皇后号”的故事要从二十世纪初期说起了。在1890年代至1900年代,加拿大迎来了第三次经济大发展和电气化工业革命,劳动力的短缺令大量的欧洲人移居加拿大。为了满足移民迁徙的需要,加拿大太平洋蒸汽船只公司于1905年从苏格兰法尔菲尔德造船公司订购了排水量为1.4万吨的“爱尔兰皇后号”。

与其他同一时代的邮轮相比,“爱尔兰皇后号”算不上巨人,也称不上豪华大气上档次,这是因为当时来加拿大的欧洲移民普遍很穷,坐不起头等舱。不过,这艘船的利用率很高。从1906年建成下水开始,她就不停地在英国的利物浦和加拿大的魁北克城之间穿梭,扮演着载运欧洲移民迁居加拿大,以及移民回国探亲的角色,几乎每次都是满载。到了1914年,前后搭乘这艘邮轮来到加拿大的移民有大约12万之多。

1914年5月28日清晨,“爱尔兰皇后号”从魁北克城再次起航,踏上了前往利物浦的旅途。对船上的水手来说,这次的旅程和以往没有什么区别,一切都按部就班地按照程序进行。待一切准备工作就绪,船员开始登船,即将起锚的时候,船上的捕鼠猫艾米(Emmy)却忽然烦躁起来,不肯上船。

按说艾米也是“爱尔兰皇后号”号的“老员工”了,从1906年首航开始,每一次航行它都没有拉下过,不太会胆小临阵脱逃。船上的厨师长拍了拍艾米的后背:“老伙计,俺可从来没有亏待过你,别罢工啊!”说罢就要把它往甲板上拖。谁知艾米一幅惊恐的样子,弓起后背,脖子上的毛竖了起来,爪子紧紧抓住船板的边缘,死活不上去。看到这一幕,厨师长也没有办法了,于是把它托付给了码头上的工人,说好回航的时候再来领走它。

太阳升起来了,登船的人、送行的人挤满了码头。一声汽笛响起,邮轮渐渐离岸,船上的人纷纷向岸边挥手告别。厨师长从舷窗里往外一看,只见艾米正趴在的码头的铁皮屋顶上,目送着“爱尔兰皇后号”远去。

邮轮沿着圣劳伦斯河顺流而上,至5月29日凌晨2时到达了法瑟角(Pointe-au-Père)。这时,从魁北克市方向飘来了阵阵浓雾,邮轮很快就被笼罩住了。船长肯达尔(Henry Kendall)刚刚晋升船长不久,而且是第一次沿着圣劳伦斯河顺流而上,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他下令将时速从18节(海里小时)降到了15节。

就在此时,瞭望塔上的警钟响起,“前方7海里,发现货轮桅杆!”肯达尔下令鸣笛示警,并转舵以尽量擦着航道的边走。可是,对方一点没有看见“爱尔兰皇后号”的躲避,仍然高速冲来。到相距仅两海里时,仍然没有一丝减速的迹象。

肯达尔鼻尖有些冒汗了。他已经能清楚地看清对面船只的轮廓:那是一艘挂着挪威旗帜的万吨级运煤船,从吃水深度来看是满载。别说给它撞上了,就是擦一下那也得伤筋动骨。于是,肯达尔下令全速倒车,仍试图避开来船,而这正是他犯下的一个致命的错误。

由于巨大的惯性,蒸汽机全速倒车的“爱尔兰皇后号”仍然保持前进,两船的距离越来越近。对面的挪威船终于发现了险情,一边鸣笛警告,一边减速。然而,短短两海里的距离根本无法让两个庞然大物刹住车。在尖锐的警笛声中,挪威船的舰首向破冰船一样插入客轮右舷,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迸发阵阵火花,生生地拉开了一个大口子。

甲板上的肯达尔被震得失去了平衡,一面死死地抓住栏杆,一面大喊“切勿后退,继续顶着我船行驶!”因为只要挪威船一旦后退,河水将立即涌进舱中。谁知,对方的船长在撞击前也是下达了全速倒车的命令,当两船对撞静止后,强劲的蒸汽机立刻把船往回抽,冰冷的河水顿时从32平方米的窟窿里涌入了“爱尔兰皇后号”的船舱,片刻间就有几千吨河水在舱里咆哮回旋。

肯达尔亲自掌舵,试图冲往岸边搁浅,但是由于他先前下达过的全速倒车的命令,蒸汽机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马力。更糟糕的是,手动的水密舱也失灵了。短短几分钟过去,船体开始倾斜。

“爱尔兰皇后号”本有36条救生艇,足可放下所有的乘客,但是由于船体倾斜得太过迅速,只有6条放落水中。好几百在邮轮底部三等舱的乘客来不及逃命,甚至还在睡梦中,就被淹没了。

一些先前被警笛惊醒、并登上了甲板的乘客慌不择路,跳水求生。还有一些则抓紧了栏杆,等待救援。撞击后10分钟,“爱尔兰皇后号”彻底倾翻,撞击产生的窟窿露出了水面,令至少700人得以爬出船舱,露出水面的一侧船舷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趴着喘息的人。

可是,就在人们庆幸自己“成功”逃命的时候,邮轮忽然头朝下扎向河底,将船舷上的人全部甩在了水里。沉船还产生了巨大的漩涡,无论是先前跳水求生的,还是后来被甩到水里的,都被吸到了河底。当时虽然已经5月,但是夜间温度并不高,水温只有5度,人在水下只要几分钟就会因体温过低而丧命。

等到救护船赶到时,“爱尔兰皇后号”已沉没15分钟。全船只有465人获救(包括船长),绝大多数是老弱和妇女,死难人数则高达1,014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幸存者中有一个名叫弗朗克-塔沃的幸运儿。他曾成功地从1912年4月12日泰坦尼克号船难中逃生,而短短的一年后,也就是1915年5月7日,他又从另一起死亡人数过千的皇家邮轮路西塔尼亚号(RMS Lusitania)船难中逃脱。

“爱尔兰皇后号”沉没之后,当局展开了调查,认为挪威运煤轮的船长和大副对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后,两家船运公司打起了口水官司,双方都要求对方赔偿损失。最终,以加拿大太平洋蒸汽船只公司扣押、变卖了肇事的挪威运煤轮而告终。

“爱尔兰皇后号”的遇难人数不比1912年“泰坦尼克号”事故少多少,但是与后者轰动全球的影响相比,它的影响小多了。其中一个原因是“爱尔兰皇后号”的乘客主要是移民,影响力较小,而“泰坦尼克号”上有很多富人;另一个原因则是欧洲各国关系紧张,一战爆发在即,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

可在加拿大的历史上,“爱尔兰皇后号”海难事件具有重大地位,因为很多加拿大人的祖先就是乘坐这艘邮轮,从欧洲漂洋过海,来到加拿大开始新生活。它曾经是满载了的新移民对加拿大新生活向往的“梦想之船”。联邦政府推算,目前大约有100万加拿大人(约合加拿大总人口的三十五分之一)的祖先是乘坐“爱尔兰皇后号”来到加拿大。

鉴于这一历史意义,联邦政府准备大举纪念“爱尔兰皇后号”沉没事件100周年,加拿大邮政局将发行纪念邮票,皇家铸币厂也要发行一套两枚的纪念银币,渥太华的加拿大历史博物馆将举办爱尔兰皇后号遗物展览,一些地方的相关纪念碑也随之揭幕。喜欢搜藏或历史的网友,可以关注一下相关的信息,相信会有不少收获。(来源:51周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