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非凡的安省省选尘埃落定,结果竟然是以Kathleen Wynne为领导的自由党大获全胜,获得58个席位,成为权力满满的多数政府。Tim Hudak领导的保守党丢失10个席位,仅有28个,尽管在自己选区获得连任,但当晚宣布辞去安省保守党党魁一职。而Andrea Horwath领导的新民主党获得21个席位,在2011年选举结果(17个)上有相当改观。其余党派,包括有些民望的绿党至今没有零的突破,看来革命事业任重而道远。
值得可贺的是华人参政结出硕果,四人参选,三人胜出。政坛老将陈国治(Michael Chan)不出悬念,再次赢得万锦于人村议席。在士嘉堡-爱静阁选区,自由党代表华裔黄素梅(Soo Wong)击败同样是华裔的保守党陈俍璇(Lang Chen),成功连任。圣三一-士巴丹拿选区华裔候选人董晗鹏(Han Dong)击败新民主党候选人马基斯,顺利当选,成为首名当选省议员的大陆移民。康山华裔杨士濠(Sandra Yeung Racco)在今年2月补选短票之差落选后,敢于承担,本次省选再次出战,在反复领先多次后,但最后以100余张票落选,实乃憾事,但勇气可嘉,值得称颂。
以上四人都是自由党成员,而其他党派的华裔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在Willowdale选区,代表绿党出战的华裔候选人Teresa Pun,在4名候选人中得票最少落败。在Windsor West选区,商界华裔精英刘雄赐(Henry Lau)代表保守党决战,但不敌新民主党Lisa Gretzky(14,998票),仅获得5,260票。
省选结果与此前的所有民调差距较大,因为几乎所有民调显示三党选票旗鼓相当,绝有可能是“短命”的少数政府。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这个结果呢?华裔参政取得如此骄人战绩,又意味着什么呢?这还得回过头去看看。
当自由党在一个多月前抛出2014-2015年度财政预算案时,新民主党出人意料,不再支持自由党,让预算案胎死腹中,Kathleen Wynne向省督要求,获得批准,解散政府,一周后进入选举。据媒体爆料,在此之前,安省保守党与自由党都已经为竞选做了充分准备,连他们的宣传大巴早已安排妥当,但没有提到新民主党是否已经提前做好准备。至于后来,政评家认为新民主党当时处在两难境地:虽然预算案中几乎囊括了新民主党的各项要求,理应支持;但是,从自由党上台,新民主党一直处于支持状态,假若继续支持,让人感觉新民主党被自由党同化之疑。在这种情况下,Andrea Horwath断然拒绝这次合作,可以说是引发本次省选的根本。对于安省选民来说,过去几年的选举实在太多,大部分人有些厌倦这劳民伤财的事情。所以,从这里看到,新民主党失去了丁点优势,得罪了一小批选民。
应该说,在过去一年多的执政过程中,Kathleen Wynne表现是相当不错的,小编形容她是“走在路上”的省长。无论是探访社区,与民众交流,还是支持商业,创造就业方面,她都非常出色,值得敬佩。但是有两块鸡肋让她无法改变,第一,前任省长,同样是自由党Dalton McGuinty所留下的停建电厂丑闻,花费了纳税人大量的钱财,至今还没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解释。第二,自由党本身是贴有标签的,那就是喜欢花钱,很难做到量入为出,平衡预算。在经济不是十分景气的情况下,选民对于第二点更担心,更可怕!
纵观前面两点来看,保守党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却落个惨败,是否有些方面可以点评呢?确实在省选之初,大家看好由保守党来当家,即使到最后的民调也显示保守党与自由党平分秋色,最有可能是自由党或保守党组建少数政府。但结果却远远不是这样,原因有两点,都与Tim Hudak的竞选纲领或技巧相关。第一,在竞选之初,为平衡预算,减少政府开支,Tim Hudak宣布将裁员10万公职人员,应该说这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但这种事情不能在竞选,拉选票的时候说。小编不知道Tim Hudak是否算过一笔帐:当喊出裁员10万公职人员时,估计现有的120万公职人员马上对保守党有意见。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假若你想要革掉我饭碗的话,我能做的就是不给你这个机会。想想,120万公职人员,加上他们身后的家庭与朋友,该是一个多大的人群!第二,Tim Hudak所提出的创造百万就业的计划,也让选民觉得云里雾里的,都觉得他的很不现实。其实,这一点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Tim Hudak在这个时候倒没有勇气去说个明白,那就是打破工会垄断,开放就业市场,让原来需要$30/小时以上的工作,让新移民去竞争合同,这样就业人口可以大增(小时工资大大减少,可以雇佣更多的人),同时大大减少政府支出。
上面罗列了三大党派的状况,但是在竞选过程中,三党领袖的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前面已经提及保守党Tim Hudak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让优势变为劣势,最后导致惨败。而新民主党Andrea Horwath打的是保守牌,不轻易主动进攻型,所以她所领导的新民主党基本保留原来的阵线。对于自由党自身的短处及前任所留下的烂摊子,Kathleen Wynne没有回避,在竞争对手出牌的时候,沉着应付,且不犯大错,不卑不亢,不愧是一个出色的领袖人物。还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自由党是相对能更好地友善对待少数族裔的,所以他们打少数族裔牌也强化了基层的选民,获得了民意,最后赢得票仓。所有这些方面可能是自由党最后能够反败为胜之根本。
三大党派的情形如此,在华裔参政的层面上与整体一致,华裔自由党大胜,三位成功当选,而其他党派的华裔候选人全部落选。这个结果可能会影响将来参政的华裔,如何选边站的问题?在这里不再展开讨论。下面谈谈本次华裔自由党大胜,是不是意味着华裔参政的春天到来了呢?
由于本次市选、省选以及联邦大选都比较接近,从华裔参选人数以及选民对他们的呼声,小编认为华裔参政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高度!政治是一场游戏,但参政并不是一场游戏。人们参政都是有发展阶段的,可以概括为愿不愿、能不能和会不会参政。作为移民,当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人们参政的意愿不会太强烈,因为即使有强烈的意愿,也可能无能为力。从早期的粤语移民看,他们参政也是差不多20年前才有的,而不是刚移民就考虑到进入政界。大批国语移民的涌入发生在10年前,经过10多年的努力,这批移民大部分已经有了舒适的生活,政治诉求就成为他们所乐道的,而且越来越强烈。
既然大家有了参政的强烈意愿,那下一步就是能不能够了?这可能要从多个方面来看。第一,候选人的素质。从本次成功当选的自由党新秀董含鹏来说,他出生在上海,尽管年轻,但移民到加拿大时间早,参与社区活动多,经验十分老到,得到自由党内各级支持,成为自由党的新秀。而正在竞选联邦选取提名的谭耕博士和汤友志博士,无论从专业,还是从社区服务经验,都是顶呱呱的。所以,经过10多年的成长,华人社区能够推出有能力有影响的候选人。
第二,竞选的能力。前面说到,竞选不是一场游戏,相反,是一场刀枪相见的战场。而在战场上,大家拼的是实力!那么实力,又体现在哪个方面呢?不外乎两点,人力与财力,而这两点又大大取决于参选人本身,也就是说你必须有能力团结和发动一批人,去宣传,去推广,并予以资金上的支持。上面提及的谭耕博士和汤友志博士都是社区的精英人物,服务社区多年,早就有一大批“粉丝”,可以说,人力、资金丰富,无需担心。
第三,选民的基础。随着华人参政热情的高涨,普通华裔参政也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就是说华裔投票率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在大多伦多地区,华裔群体所占比例还是相当大的,可以说,只要大部分华裔能够运用公民的权利的话,其份量自然会与人口比例匹配。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当社区精英能够站出来积极参政的话,我们还急需华裔民众的支持。只有这样,我们的精英才能接地气,达到参政议政,为华裔发声。
值得指出的是,华裔参政在大多伦多地区可以大行其道,一定会出现全新的局面。但是这种局面很难在其他小城市出现与复制,因为受到所罗列因素的制约。最后,还有一点需要简单说明,华裔会不会参政的问题。确实,对于国语华人来说,民主是一个熟悉但不熟练的主题,好在华人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摸着石头过河”,将成为华裔精英在仕途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征途!
选举结果与民调相去甚远,虽然出乎意料,结果本身却不算很意外。想当初极有远见的太阳能发电计划多么令人振奋,被保守党接手后果然搞得面目全非,看了气不打一处来。这件事虽然一时不能给政府挣甚么钱,却明明白白深切关系到一个政党的远见与未来性!
国语族群新移民的增加,对于华人政治参与或许有个潜在的影响:中国内地知识分子对于民主机制的倾慕,是台面上不能端出来,桌布下却真实存在的心情吧!这种心情,与来自其他地区的华裔移民的心情,说起来是有相当大差异性的。这个族群如果来加,一旦生活安稳,他们对于投票及参选的心理动力,比之前的华裔移民来得高涨,或许是理所当然的?
无论这个论点是否成立,华裔移民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究竟证实了时代在进步的道理,终究是令人感到欣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