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政通-滑铁卢地区中华妇女联合会辉煌25年

[本报记者 滑铁卢采访报道]过去2个多月里,由于朋友的推介,记者有机会与滑铁卢地区中华妇女联合会(Chinese Canadian Women’s Federation,简称“妇女会”)接触,协助她们出版特辑《跨世纪的旋律》,庆祝其成立25周年。在交往过程中,记者对她们的团结、助人、敬业和合作精神感触很多,希望对她们有更多的了解,给社区发展提供正能量。与会长Wendy提出此要求之后,起初感觉丝丝不安,但再三考虑之后,她答应了但强调主题应该是妇女会本身。本文就是根据记者对Wendy的采访以及结合《跨世纪的旋律》资料而撰写,以飨读者。

缘由
对于妇女会的创设,Wendy当初的念头很简单,她回忆说,“40多年前,我来到加拿大!当初的华人群体非常小,大部分都处于打拼、奋斗阶段,无暇顾及社区公益活动。但我所在公司同事,茶余饭后的主题大部分是谈及自己的义工服务趣事。这些对我的促动很大,深深感受到义工服务是回报社区和社会的最佳途径,也是主流所推崇的公民精神!因此,寻找合适的机构提供义工服务是我的最初尝试。”

c1-1

例会合影

“还有一个方面,”Wendy补充说,“在那个时候,主流媒体经常有指责移民自私自利,只懂钻营趋利,不知回馈社会的恶评。另外,加拿大妇女社会地位仍处于男尊女卑的传统中,华人妇女地位就更糟糕了。在那时,我就有一个心愿,希望华人妇女能进入主流社会,与大家平起平坐。”

“之后几年,我效仿本地同事,利用空余时间加入义工行列。尽管我十分清楚,华人移民本身在生活、找工及提高生活质量上更需要帮助,但是当时尚无合适的机构存在。唯一的华人团体‘兰亭社’也主要是针对有相对体面专业工作的男士人群,推广中华文化,我曾积极参与其中,但逐步认识到其间的缺陷。在这种情况下,我一直在思索,新的社区服务机构的构架和运行。”

“记得有年参加‘日本妇女会’活动,这个活动给我的启发很大!”Wendy接着说,“经历这个活动之后,我心里潜藏为同胞服务的心愿再次浮现。我的想法是:假若华人妇女同胞团结起来,融合大家的智慧、经验与知识,相互传授技能与心得,同时以团体名义参与社区活动,必有所为。”

创立与发展
应该说,是机遇偏爱有心人吧!从“日本妇女会”活动得到启发之后,Wendy就开始马上行动。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Wendy拜访不同的朋友,最后找到11位认可她想法的人。Wendy解释说,“起初的想法远没有今天这么完善,唯一的目的就是组建一个机构,为华人妇女服务。试想想,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支持与认同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很幸运,当时就有11名姐妹不仅全盘接受我的理念,还决定参与其中。更为重要的是,我先生从最初开始,就表示支持,并予以行动上的积极配合。在这种情况下,中华妇女联合会在1988年6月12日正式成立。”

c1-2

节日庆祝

回想最初的成立,Wendy解释说,“在一开始,我将事情考虑得很简单。什么游戏规则都没有,凭着一股热情,我们就将妇女会成立了,甚至连简单的会章都没有制订。但是,侥幸的是,由于联邦政策的改善,联合会的发展也就赶上了好的发展机遇!”

“为何这么说呢?”记者插问道。Wendy解释说,“在过去几十年,政府提出了倡导多元文化的政策,在法律上制订了相应反种族、年龄与性别歧视的政策。对于移民本身来说,在人权上的保障有了突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华人移民的数量也剧增,表现也越来越优秀,社会认可度大有提高。在这25年间,通过会员推荐新会员的方式,妇女会吸收来自亚洲各国优秀的华人妇女入会。直至会员人数超过50之后,我们才暂停吸收新的会员。”

“这也是本人不是很好理解的地方!你们可能是唯一的限制会员人数的团体。”笔者评论说。对于这个问题,Wendy笑了笑说,“这个政策的由来有2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我所认识的主流社团Zonta的影响。该社团的会员仅仅26员,但是他们的服务和影响力已经覆盖全球,可见,并非人多力量大。第二,妇女会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个社区团体,稳定的核心团队是最为关键的。”

“运用这个政策之后,至目前为止,大家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妇女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一,在前期,入会规则相对比较严格,不仅要求有会员推荐,而且一般让潜在会员亲自参与我们的活动之后,才做出最后决定是否加入妇女会。第二,由于会员人数的限制,新增会员脚步放缓,只有老会员由于其他原因,不得不放弃妇女会资格之后,才有候补会员。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会员都得知会员身份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第三,因为人数有限,会员之间的关系要更密切一些,相互了解要更多一些,干起事来能更齐心协力一些,所以就没有扯皮的机会。”

c1-3

精心打造“华语频道”团队

“妇女会还有什么特色呢?”记者还继续问道。Wendy回答说,“借鉴日本妇女会的形式,我们每两个月聚会一次,这是雷打不动的例行安排!与之配套的妇女会双月刊,‘写尽春花秋月,道尽会内讯息’,成为深受会友喜爱的交流园地,现已出刊123期。这些聚会和这个园地是会员互相学习、交换心得,积极为自己成长努力,同时借各种活动将爱心和关心推展至社会。比方说,每年妇女会都会找到一个对口的Charity组织,如Food Bank、妇女避难所等,为其募捐。”

可以说,妇女会不但注重个人成长和心理建设,更时刻不忘回馈社区、奉献社会的大目标。据25周年特刊上介绍,经妇女会捐赠和筹集的善款为$608,683。在教育方面,Wendy为滑铁卢大学的Renison University College募款和个人捐款高达$380,000,这是当时该校收到的最大捐款数目。会友陈玛琍捐赠Dr. Derick Wood Graduate Scholarship (奖学金)$200,000。妇女会为中国大陆水灾募款赈灾$2,824,为台湾九二一大地震与本地华人募款赈灾$15,345;为医院癌症中心(Grand River Regional Cancer Centre)筹款 $2,197;曾捐款$2,217襄助本地广播电台CKWR。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 年 8 月 23 日,妇女会为安善美妇女庇护所(Anselma House)举办的健行募款活动,共筹得$3,000 ,被本地报刊以 “Chinese-Canadian women making a difference”为题专访报导,刊登于The Record头版。

为Food Bank和House of Friendship捐赠食品、衣物也是妇女会义不容辞的贡献,而捐赠中文书 刊,让华夏文化在北美小城奠基,倒是鲜为人知的义举。早在1998年5月,会友涂淑爱主讲“好书介绍及图书会构想”,“图书会”便应运而生。随着会友们的读书热,2002年12月由妇女会“图书会”倡议,将为人熟知的200本中文图书、95 本中文杂志赠予滑铁卢公共图书馆。2004年1月再赠130本图书。随后陆续捐赠,数目近千册。不仅如此,会友们还义务为该图书馆担任翻译、分类和登记等工作,积极弘扬中华文化、丰富社区生活。所以,会员们历年来的善举,为妇女会在社区树立了良好形象,并在主流得到广泛的认可与推崇。

展望和感言
回顾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Wendy说,“妇女会一直在成长!比方说,我们在1998年3月,完成妇女会会旗的设计与制作。而在2002年3月17日,经会章起草委员罗文玓、萧秀慧、周从容、王耀辉和吴美慧共同拟定、撰写完成,在3月大会由全体会员通过的会章正式生效。也就是说,至此妇女会在形式上才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构架。”

c1-4

为Renison University College捐款后合影

对于妇女会的未来发展,Wendy很谦虚地说,“我真的没有详情的计划,究竟妇女会也不可能永远在我带领下往前走。新的领导人肯定有新的思想,能够得到全体会员的认可的话,一定会有全新的模式或者在此基础上有大的改革。”

妇女会坚持走过25年,Wendy感到非常的踏实,觉得付出很值得!尽管期间她也经历过一些折磨,也有放弃的念头,但最终她还是坚持到了今天,还将继续走下去。对于这份体验,Wendy非常珍惜。她说,“对于移民来说,无论来自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参与社团活动,甚至组建新的社团是大家最容易走出的一步,值得推崇。因为在社团里,你一定可以遇到比你知识更丰富、经验更多或技能更全的人,也就是说为你交流、学习提供了方便。”

“还有,经过众多姐妹长时间的努力,我们成了真正的贴心姐妹,成为一个大家庭。由于大家的背景、资质迥异,相互之间的帮助是非常之大的,这又超越了一个家庭的功效!”对于这些,Wendy觉得很欣慰妇女会的成长。也许正是她们这种崇高的思想与理念,在风风雨雨的岁月里,妇女会一直能顽强地生存,并默默无闻地为社区做贡献!

记者相信,由妇女会谱写的“智与美的乐章”将会延续下去,明天会更辉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