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說(1141):文化活動與族裔和諧

美國、澳洲加拿大和歐洲,是華人移民的熱門地點。移居地是否宜居,族裔之間的相處和諧融洽與否,至關重要。關於歐、美、澳三個地方的種族問題,我想舉三個例子,讓事實告訴我們答案。

「九七」前夕,在英國倫敦一個富人住宅區,從香港移民到當地的華人女子在自己房子門口洗車,一中年英國男子經過,看了心中不爽,對華人女子言出不遜,說這裹不是她該住的地方。女子不服,與他理論,高大的英國男人乾脆把體型嬌小的華人女子抱起來,再把她放到滿是污水的車頂上,然後揚長而去。

我一位新加坡的畫家朋友,應邀到澳洲雪梨開畫展。有一天,他在街上排隊購物,輪到他了,售貨的澳洲人竟不做他的生意,只把東西繼續賣給後面的顧客,原因就只是他的臉孔是黃的。

在美國,每隔一段日子就會有一宗黑人或其他有色人種遭到不公平對待的事件發行,然後就是遊行示威的抗議,甚至引發暴力衢突。什麼時候這種新聞不再出現呢?誰也不曉得。

相對於歐、美、澳,加拿大的種族問題輕微得多,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在多元文化的國策下,加拿大各族裔國民大多能和諧共處,相安無事。當然,加拿大也曾經是一個有種族歧視的國家,但今天已是當今世上族裔之間最和諧融洽的國家。不同族裔要相處得好,國策固然重要,民間的作用也絕不可缺。文化是國家民族重要的軟實力,同樣的,也是族裔和諧不可少的有效潤滑劑。毋容置疑,文化交流可以促進族裔之間的相互瞭解,達致尊重包容,和諧共處。

在加拿大,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同族裔共同參與的節慶、文化活動,如春節、端午、中秋,還有一些音樂會、朗誦會、畫展等等,都有不同族裔人士的身影,這些活動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也是在族裔和諧的這座可貴的加國現代文明建築上添磚加瓦,這些民間的努力與貢獻,其意義與重要性實不容低估。

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主辦的「秋之韻」中英詩歌朗誦會就是上述的活動之一。這個朗誦會已舉辦了六屆,近幾年都在溫哥華中山公園舉行。中山公園古色古香、環境幽雅的蘇州園林景色,配上古琴的樂韻情思,再加上意境遄飛的中外詩詞,確是一場洋溢著詩情畫意、美妙浪漫的詩與樂的盛宴。「加華作協」的中英詩歌朗誦會一向有不同族裔詩人的參與,過去有卑詩大學教授布邁恪(Michael Bullock),西門菲沙大學數授王健(Jan Walls)和李盈夫婦則一直是朗誦會的常 客了。近年應邀參加朗誦會不同族裔的詩人有先後在卑詩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的姜安道(Andrew Parkin)教授,智利裔的世界詩人 朗誦協會主持人邵阿妮(Ariadne Sawye),活躍於本地英語詩壇的石克凡(Kevin Spenst),UBC教授史焯煒(Jack Stewart)等。今年的朗誦會加入行列的包括,法裔和印第安人混血的安祖恩(Joanne Arnott),曾在加國多間大學任教的越南裔的Thuong Riddick(王錦裳),印度裔的大學理科教授Ajay Garg,和曾尋求政冶庇護後在聯合國任職翻譯的伊拉克裔的Lozanne Yamolky,所屬的族裔更多。朗誦以中英雙語進行,而中文朗誦又有國、粵語,「兩文三語」,更顯出了本地社區多元文化的特色。那天朗誦會的觀眾也華洋夾雜,是溫哥華社會的縮影。

每一個加拿大國民都應該珍惜我們和諧融洽的多族裔的多元文化社會,也應為維護這個難得的和諧社會而盡自己的一分努力。不久前,曾出現廢止加國多元文化政策的奇怪言論,這無疑地會受到大多數有識之士的反對,其道孤矣!(文/陳浩泉)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