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說(1126):簡化生活是步入晚年的必經之路

十年前一場豪雨將住房的地庫在頃刻之間變成澤國,這是前所未有的災難性遭遇。善後工作使我感到筋疲力竭,很久才回復過來。我開始萌生將房子出售的意念,並向妻子吐露心聲。我告訴她很多人在到達某個年齡之後,就考慮改變居住環境,由獨立屋搬到共管大樓,這樣可以減少保養房子的很多煩瑣工作,也可避免上落樓梯對老人家帶來摔倒的風險。妻子雖然表示同意,但捨不得離開她親自在房子前後院培植了接近二十年的花草樹木。這是一個難以取捨的問題,不容易去決定。

既然妻子舉棋不定,我就以安全為首要因素讓她重新考慮,她才勉強接受了遷家的計劃。當年我倆都已屆「古來稀」之年,難得體力仍可應付搬遷的壓力,但再過多幾年,相信就力不從心了。

我們坐言起行,很快就找到心目中的理想住所,完成了生活簡化的第一步。新居接近地鉄,準備將來不開車時可以依賴它作為交通工具;新居也離開華人超市不遠,方便購買日常用品及食物;前往我所屬的網球會亦只有不到十分鐘的車程,真是求之不得;和兒女的住處相隔也比以前的路程縮短了一半,當有事要求助於他們時也便利很多。有這些條件的配合,我們大概可以放心在新居安享晚年。

時間過得很快,不經不覺在新居已度過了十個寒暑,我們又潻多了十歲。共管大樓的生活方式無可否認是最適合像我們這樣年齡的人,不須除草及鏟雪,室內有空調,冬暖夏涼,大樓有二十四小時保安。不過一切服務都不是免費的,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管理費每年都會向上調整,建築物的保養也十分昂貴,而且由大樓的業主委員會決定,個別業主除非加入這個團隊,否則就變得十分被動。

管理費與建築物維修支出成為了個別業主最關心的問題。我們的大樓約有一百一十個單元,屬於小型建築,好處是住客少,比較清靜,不好處是單位少,加重了平均分擔支出的壓力。管理費過高對售價會產生負面的影響,雖然我們沒有任何意圖出售這個物業。安居是老年人保持健康不可或缺的條件,所謂一動不如一靜,我們就決心堅持下去。

疫情期間,以鐘點計的清潔工為了避免感染病毒乘機向我們請辭,之後我們曾經找過其他人代替,但都不如理想,唯有親力親為。老骨頭真是不好看及更不中用,連家務也應付不來,「縮小規模」的念頭又再度出現,但如何付諸行動卻沒有具體的計劃。

「 斷、捨、離」看來是無可避免了。我們首先將兩個儲物室租出,將不需要的東西送到救世軍的搜集站去,將歷年來收藏的油畫及其他藝術作品準備拍賣或送出。這些工作對我來說是責無旁貸,而且相信可以勝任。

拍賣行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工作,分門別類,他們對自己所經營市場以外的東西都不感興趣。我們收藏的作品於是分成三類:華裔畫家的作品,加拿大及美國畫家的作品及東南亞具有知名度畫家的作品。三家都是規模比較小及私營的,其中兩家的華人老闆都是親力親為的。訪客,鑒定作品的拍賣價格及提取作品,一身兼數職。最後推出市場及安排拍賣的活動都包在他們身上。他們具有專業的知識及表現出敬業樂業的態度,令我感到放心由他們來負起這項任務。

少了雜物又少了藏畫,居住的空間突然顯得多出了一些,這對我們來說是意想不到的收穫。疫情期間足不出戶,不知不覺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也開始領略到在家千日好的生活方式。以前聽音樂或看歌劇是會購票入座的,如今卻安坐在家中看YouTube 上的演出;觀賞網球比賽也一樣,已經不願走到網球場被猛烈的陽光直射及在汗流浹背的情況下進行,看電視現場直播一點也沒有減輕我對網球運動的熱忱。

有朋友對著我說:「你變了,少了參加飯局,少了喝酒,足不出戶,省吃儉用⋯⋯你當然知道錢是帶不走的,將來千萬不要後悔!」我完全領略他的善意,但我的簡化生活方式正符合我目前的狀況,為什麼要改變呢?(2023/8/16)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