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說(963):中國在過去六十多年的變化

1958年初我還不足十六歲,未讀完初中,完全是個不懂事的少年,也心無大志,跟著一個比我年長四歲半的哥哥,由越南西貢乘坐一輛私家車,天還未亮就出發,穿越柬越邊界,抵達柬埔寨首都金邊。這是一個逃亡行動,我是一個臨時才加入的「偷渡客」。

當年南越由吳廷琰執政,親美,排華。有辦法的華人都將接近服役年齡的子女送出國,以防萬一。父親決定先送走我兩個哥哥。但在起程的前幾天,其中一個哥哥臨陣退出,由我補上。

回國升學是我們原來的計劃,但事與願違,華僑補校拒絕我們入學。由廣州折返東莞的農村,和同父異母的姐弟會合,再另行打算。當年的中國農村,非常貧困,糧食短缺,白米和蕃薯混合做主糧才勉強填飽肚子,肉類和魚,簡直是珍品。除此之外,我們不習慣農村的生活環境,天氣又冷,有饑寒交迫的感覺。幾經周折,我們最終離開家鄉,來到香港定居。

大陸與香港只是一水之隔,大陸發生的事香港會最快知道。我在香港生活期間,最觸目的是六十年代的逃亡潮,新界接近邊境都是大陸偷渡客出没的地方,其中有我們認識的人,他們伺機越過九龍的界限街,取得香港居留權。繼之而來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大陸成為人間地獄,逃亡潮再起。逃不出的人要依賴香港親戚的接濟,才可勉強度過艱難的歲月。我曾經將食物,藥品,衣物郵寄給鄉下的親人。1989年在北京爆發的民運,經過西方傳媒的廣泛報導,猛烈批評,使我對北京政權完全失去信心。如今才知道這是一場經過精心設計的「顏色革命」,裡應外合,目的在推翻中共政權。

經過數次災難性的打擊,中國沒有倒下來,而且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在過去的五十年,中國最顯著的成就是來自脫貧運動,幫助了十四億人民脫離貧窮,實現中產階級的理想。這是史前無例的突破,舉世矚目。

其實一切成果都得來不易。筆者在1979年代表加拿大公司,在上海和中國國營紡織公司合作,以「補償貿易」方式生產領襯布:外資公司提供技術及設備,中方提供廠房及人力,賺取加工費,以此償還設備的成本。產品大部分外銷,小部分内銷。以這種方式合作的項目非常多,中國人以低微的工資換取技術及經驗,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工業體系。中國的成就並非不勞而獲,而且願意吃虧。

以前去中國旅遊或探親,受到諸多限制。香港人拿著回鄉証只能去一些指定的地方,抵達目的地之後要申報戶口,行動受到監視。有個時期,旅客在內地使用的是人民幣代用券,用剩了,出境時可以帶走,是外匯管制措施之一。未有代用券之前,旅客只允許攜帶小額人民幣出境。我記得在離開羅湖邊境之前,要將超額的人民幣花掉,「雲片糕」成為最熱門的「手信」。

有一段頗長的時間,「友誼商店」是專門為外國人、華僑及港澳同胞服務的。這些商店只接受人民幣代用券來付款,本地人只有望門興嘆。曾經有人要求我代買一些入品商品,但我只能婉拒,因為這樣做可能會犯法。今天友誼商店的歷史任務完成了,但迎來各式各樣的品牌名店,歡迎所有顧客光臨。

以前中國人出國受到很多限制,很多國家對中國旅客也處處設防,恐怕他們留下不走。但根據統計,2019年走遍全球的中國遊客就一共有一億五千萬人,名列世界之冠,他們在旅途結束之後紛紛離開,沒有人願意做黑市居民。中國遊客的消費也十分驚人,一共花去四萬億美元。

中國在基建方面的投資,將中國最原始的地理面貌改變成最具現代化的特徵:高速公路、高速火車、跨海大橋、機場、港口設施、通訊系統,多得不可勝數,將經濟運作效率及人民的生活質素大大提升了。相信還有更多有利於民生的建設會接踵而至,中國的進步一日千里。

我對中國的觀感完全改變了,由失望變成對她充滿信心。當然有很多曾經身受其害的人,難忘過往的痛苦,對中共政權仍然耿耿於懷。但無論過去的遭遇是怎樣,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在內,都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因為祖國的命運與我們息息相關,甘苦與共。令人遺憾的是,中國近年的改變不但沒有受到西方國家的認同,並以他們的標準來批評中國的政治制度,指責中國為一個「極權,專制」的社會。

今天對中國仍然存有偏見的人及對她仍然存有怨氣的人,不妨走去中國看看,中國會歡迎你的。中國公民對政府的支持度會令你震驚。(2023年3月16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