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晩年生活的期望,各人都不同,以下是我列舉的數項指標,對象是中產階級的小康之家,希望有所幫助。曾經有人問我,要具備什麼條件才可以退休。我的答案很簡單:退休後的生活方式可以保持不變,如果具有這種信心的話,就可以隨時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
如果退休後生活方式有太大的改變,你是不會活得開心的。基於這個假設,我大膽地作出如下的推斷。
老有所養:這表示自己養得起自己,不需要依靠兒女,更不需要依賴政府的福利。先決條件是身邊必須有點儲蓄,可以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儲蓄不需有很多,能夠維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就很好了。還須考慮的是:過去很喜歡和朋友一起出外旅遊,旅費不是問題(當然非太空旅遊的那一類),今天仍然做得到;汽車到期要換了(本來就擁房及擁車),銀行存款也可以足夠支付新車的售價;假設不想再擁有汽車,又不想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以計程車代步,也不須考慮車資的問題。這樣你肯定會活得開心。
老了仍需要保持社交活動,不能離開人群獨處。很多社會資訊都是從群體交流得來的,這樣才不會變得孤陋寡聞。社交活動會花錢及花時間,你應該不會吝嗇這份付出。
老有所為:這並非叫你永遠不退休,幹到最後的一天。一般人到了六十歲左右,就開始計劃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其實退休後,你仍可運用你的知識與經驗,為一些社團及慈善機構服務。有人選擇到圖書館做「諮詢員」,協助借書的人找尋他們想要的書籍或其他項目;有人走到醫院去擔任「交通督導員」,為求診者及探病的人指點醫院各部門的位置及路線;有人到「食物銀行」分派食物,為需要的人服務;有人擔任司機接送一些不良於行的老人家去看病或購物,這都是十分有意義的工作。與其在家安閒度日, 無所事事,不如積極投入社會,發揮你的力量,展示你的愛心。
老有所好:退休後,可以選擇一些有益身心的文藝項目來學習。如琴棋書畫,每一樣都可以佔據了你大部分的空閒時間。在學上手之後,樂趣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起勁,欲罷不能,直到廢寢忘餐。由於手腦並用,有助於防止「老人痴呆症」的發作,這是根據醫學統計得來的結論。培養愛好很重要,愛好多的人,生活才會多姿多采。只有缺乏愛好的人,才會感到度日如年。如果退休前已經是練就了一身本領的話,就隨時可以展示你的強項,又可以為人師表,培訓人才。老人興趣班在很多社區都有舉辦,其中總會有一些適合你的興趣。參加這些興趣班可以結識很多朋友,一舉兩得。
老有所樂:是能夠做到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不受體力限制,走起路來,健步如飛,打起網球或羽毛球來,揮拍強而有力。這就必須具備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技術才能達到的。很多人打算在退休後才選擇一些球類運動來練習,但等到這時才開始可能為時已晩。不可不知,「初哥」在球場上是很難找到願意和你切磋的對手的,這是經驗之談。除了體力活動之外,我們也需一些腦力活動來充實生活:如閱讀、寫作、唱歌、繪畫、彈奏樂器、欣賞音樂、看電影、追劇集、追新聞,上網和朋友聊天等等。這時良好的視力、聽覺,觸覺及思維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
如果要擁有一個如意的晚年生活,事前必須有所準備,坐言起行,宜早不宜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