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从2022年11月初将银行基准利率大幅抬升,这会对普通人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个人理财有何启示?英国央行2022年11月3日把基准利率从2.25%上调至3%,以遏止通货膨胀飙升。这是自2021年12月以来连续第8次加息,将英国利率推至14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也是自1989年以来英国最大的一次性利率增长,并可能对生活成本和人们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英国的利率大幅上升,又能给世界其它地区的人们对经济的预期和理财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英国利率能涨到什么程度?
此前,9月22日,英国央行将利率上调0.5个百分点至2.25%。分析师认为,英国明年利率有可能达到4.75%。然而,这一峰值低于数周前的预测,当时特拉斯(Liz Truss)政府在其迷你预算引发市场不良反应后陷入动荡,在执政44天后迅速下台。
英国央行是独立于政府的机构,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每年召开8次会议,以决定利率政策。它面临着加息的压力,因为它的目标是将英国通胀率保持在2%,但目前英国物价上涨幅度约为该水平的5倍。围绕政府的经济政策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英国财政大臣将于11月17日发表一份关键的秋季声明。
利率对普通人有何影响?
房屋抵押贷款/按揭
根据官方的“英格兰地区住房调查”,大约不到1/3的家庭有抵押贷款。经过一段时间的超低利率,许多房主现在面临着每月还款费用更高的可能性。利率上升时,选择追踪利率(tracker rate) 和浮动利率(variable rate)的大约160万房主通常会立即看到他们每个月还款额增加。利率从2.25%上升到3%,借有典型的追踪利率抵押贷款的人(通常每月支付大约800英镑房贷还款)每月将多支付约73.50英镑。那些有标准浮动利率抵押贷款的人将面临每月还款增加46英镑的涨幅。
这是在近几个月已经加息之后的计算数字。与2021年12月之前相比,追踪利率抵押贷款客户平均每月多支付约284英镑,浮动利率抵押贷款持有人每月多支付约 179 英镑。基准利率上涨对固定利率的房贷借款人也有影响,英国大约3/4的抵押贷款客户现有定期固定利率按揭。他们每月给银行的还款额可能不会立即改变,但随着贷方现在预计未来利率会更高,任何在市场上有的新借款条件的交易都将更加昂贵。这意味着新购房者,或任何要再重新做房屋抵押贷款的人也必须支付更多费用。自9月份英国特拉斯政府推出迷你预算案以来,房贷市场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动荡,尽管政府原来宣布的大多数政策现在已经被放弃。2021年11月的平均两年期房贷固定利率为2.29%,现在则猛升到6.47%。这对于一个典型的普通借款人来说,每月需要付的还款额相差数百英镑。
信用卡和其它类型贷款
英格兰银行的利率也会影响信用卡、银行贷款和汽车贷款等收费。即使在英国央行做出最新升息决定之前,9月份对银行透支收费的平均年利率为20.83%,信用卡的平均年利率为18.96%。贷款方因为预计未来借贷市场利率更高,可以决定进一步提高价格。个别银行和提供房贷或储蓄业务的建筑协会通常会将加息转嫁给客户。现在提供的储蓄交易条件比多年来有过的任何交易条件都要好。但是,尽管这意味着储户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息回报,但利率并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这意味着现金储蓄的实际价值正在下降。
为什么提高利率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
作为央行,英格兰银行一直在提高利率以应对商品价格上涨,即通货膨胀。随着各国新冠防疫限制的放松和消费者消费的增加,全球商品价格一直在迅速上涨。许多公司难以获得足够的商品来销售。随着市场上买家越来越多,而商品太少,价格自然上涨。石油和天然气成本也急剧上升,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使这个问题变得更糟。提高利率有助于通过提高借钱成本来控制通货膨胀。这鼓励人们少借钱,少花钱,多存钱。然而,这是一个艰难的平衡行为,因为央行不想让经济过度放缓。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英国利率一直处于历史低位。2021年的央行基准利率仅为0.1%。
其他国家是否也在提高利率?
英国受到全球价格上涨的影响。因此,英国加息的有效性也是有限的。然而,其他国家央行也在采取类似的方法,并且也在提高利率。美国央行宣布大幅加息,将其关键利率升至近15年来的最高水平。世界各国的多数其他央行也提高了利率,因为通货膨胀继续在许多主要经济体造成问题。
决定英格兰银行基准利率的委员会的9名成员揭示了利率将上涨多少,这对许多抵押贷款和商业贷款产生直接影响。市场也早已经预计到了基准利率大幅上涨0.75个百分点。这是自1989年以来的最大单次增幅。英国央行在9月份回避了这一举措,选择温和地加息半个百分点。自那之后,发生了很多事情,包括现在已经臭名昭著的迷你预算,英镑跌至历史低点,以及政府借贷成本创纪录的上升,在英国经济史上最大的政策转向以及财政大臣和首相换人。自9月份的动荡以来,市场已经有所平静。但真正的问题是,随着英国央行试图遏制两位数的通胀,利率最终会涨到多高,以及高利率会保持多久。(转载自BBC中文网)